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两极     
在镜头的“偶拾”中,生活变得更加让人不可捉摸。快乐与烦恼,和谐与矛盾,是永远难以违背的自然规律。欢迎来稿:xuetaophoto@163.com请注明“定格”字样。  相似文献   

2.
高尔基的“文学是人学”的命题至今仍不失为一个具有巨大生命活力的命题。然而由于它严重忽略了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社会生活的美的方式 ,存在着较大的理论缺陷 ,十分不利于该命题巨大的社会作用的发挥。与其说“文学是人学” ,不如说它是“美的人学”。主要依据在于 :第一 ,文学写的是人 ,写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极富诗意的社会生活 ,是“神”在人的心灵里点燃的美丽的人性的火光。第二 ,文学创作本身作为一种美的创造为的是人———文学的崇高使命就是为了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第三 ,文学通过美的方式探索、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和一切自然科学都无法很好地解决的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人生难题和生命困惑 ,也是为了人。“文学是人类文明最高尚的花朵。”古今中外一切文学形态的基本主题无不是为了怎样引导人类走向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生活在此处     
李愚 《社区》2013,(20):64-64
19世纪,法国天才诗人兰波创造了“生活在别处”这句话:20世纪,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把这句话弄得世人皆知了。“生活在别处”是一种虚妄的追寻。“别处”的生活永远值得我们去追寻,然而,它却是不真实的。每个人都向往着“别处”的生活。其实,“别处”仅仅是用来调剂“此处”的,真正的生活不在“别处”.而在“此处”。  相似文献   

4.
海因里希·伯尔,作为战后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作家,在他一系列的作品中,贯穿着“废墟文学”强烈的自觉意识。他早期作品往往把人的个性自由与战前法西斯主义、战后极权主义对立起来,以警惕德国再次被化为“废墟”,而这一主题竟成了他中后期作品的一贯基调。伯尔作品系列的“互生性”表述手法更是将这种主题在现得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5.
学界当前关于“诗性正义”“审美正义”、文学道德价值等问题的探讨,或隐或显存在着关于文学介入公共生活的路径、方式及原则等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地方.沈从文、梁实秋在其文学思想中穿越式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们都赞成文学参与公共生活,都采取了包含当下学者观点在内的文学介入公共生活的两种基本路径;他们都通过书写健康人性的方式使文学产生正能量,但对人性的界定及侧重点不同;他们都主张在坚持文学自主性的原则下,依靠文学特质实现文学的功用目的,但他们所关注的文学特质不同.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一门艺术,它来自生活,描写生活,这是自古以来无争的事实。文学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又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对人的某一方面的描写。自古至今的西方文学亦如此。对人的主题的描写与揭示构成西方文学整个发展过程中较为突出的一面。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的感性、理性、主体性有不同的影响,反映到文学中对人的主题的探讨也有其不同侧重面,反映了与此相关的各种问题。因而,对西方文学中“人”的主题的分析与评述有着现实的文学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欲望是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一个重要主题。剖析文学中欲望这一主题时易过于注重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等外部因素的作用,而忽略了作家创作和小说中人物言行的心理动因。后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欲望理论提出“人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不仅揭示了人类生存困境的根本原因,也有利于挖掘其社会言行潜在的心理动力。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打通了文学研究与精神分析学之间的学科界限,符合文学研究“内倾向”转变的大趋势,为跨学科的外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大批发表于一九五七年前后以“干予生活”和反映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作品,经过二十多年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检验,以《重放的鲜花》为集名,重新和读者见面了。同时,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新长征以来,又有许多勇敢干予生活的作品如朵朵新花竞相开放在社会主义文坛的花苑。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文艺干予生活,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和斗争,揭露和战胜我们生活中的阴暗面,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同时,对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也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文学内容的变化和发展,各种文学思潮和艺术流派的更替,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和产物。作为“干予生活”口号的提出以及一大批“干予生活”作品的问世,是由于文学发展的这个基本规律决定的。所以,我们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现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当代中国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革,而“人学”思潮始终是导引文学进行这一运演的主流形态,“人的觉醒”与“人的文学”既是五四文学未竟的主题,也是新时期文学在一个新的文化起点上掀起的一次对于未来中国具有深远影响和伟大意义的文化革命,作为一个具有不断再生功能的永恒主题,新时期文学的“人学”思潮以超越时间与空间、超越历史与现实、超越他者与自身的方式完成了它沟通历史、链接世界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0.
略说主题学     
主题学属比较文学研究的范畴,是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然而,“主题学跟比较文学结合还是近一、二十年的事”,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大多数学者还不能接受“主题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部分。其原因有三:一,对“主题学”定义、范围的界定不清晰。二,认为这类研究“会永远不完整”而且未涉及文学的相互影响;三,认为“这种探原工作本身并没有真正的连贯性或辩证性它并未提出单一的问题,当然也就未提出批判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文学制度的角度,对文学评奖这一范畴做出了一种历史性的研究。论文提出,文学评奖作为文学制度的一个面向,它本身也是社会现代化和文学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产物。一方面“制度”与“文学”的关系,以及“评奖”与“文学”的关系必然会投射于文学评奖之上。同时,作为具有某种独特性的文学评奖的出现是与社会现代化和文学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特定因素紧密相联,而这些特定因素在相当程度上界定了文学评奖。在这两个方面的制约下相应地形成了文学评奖及评奖策略上的某种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人”的主题被切换为“阶级”主题,这种主题的转换并不意味着人的主题的淡化,而恰是人的主题的深化及具体化。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了儿童文学本位观的转向,革命现代性的注入阻滞了纯化儿童观的延展,扭转了儿童与成人绝对“二分”的导向,彰显了儿童文学“生活教科书”的社会功用性。叶圣陶“稻草人主义”所开创的体式被张天翼模式取代,新儿童文学范型消泯了“为儿童”还是“为成人”的两歧性,夯实了现实型文学体系与文类秩序。  相似文献   

13.
进入二十一世纪 ,随着“以人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 ,建构“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生活方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追求。现代生活方式作为“人的生产方式” ,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调适和对生活资源的有效配置 ,满足人的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活方式通过“人的生产”而生产“生产”的作用可以形成一种“生活力” ,特别是在以知识和创造性为主要动力的现代社会 ,“生活力”是一种强大的“发展力” ,对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爱国者的丰碑苟安者的明鉴─—罗佐夫《永远活着的人》主题及人物形象论析王新长期以来,卫国战争一直是苏联作家创作的热门题材。从战争期间到70年代末,前苏联文艺界曾掀起过三次大的“战争文学浪潮”,产生了一批又一批卓有成就的军事文学作家和大量优秀的战争文学作...  相似文献   

15.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独特而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心主题。加拿大文学,乃至于加拿大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主题即是“存活”。作为当代加拿大文学的经典作家之一,艾丽丝·门罗将她的视角聚焦于平凡小镇上普通人的情感体验和心路历程,尤其是处于生存困境中的女性。这些女性以顽强的意志和忍耐力在各种生存困境中得以幸存。通过描写女性的生存状态,门罗建构了一个又一个独具特色的“她”的生存故事。  相似文献   

16.
哲学与生活     
“哲学就是生活”。这是古希腊人为哲学下的“定义”,也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作为“类”存在的本质特征。诚然,就人类来说,首先是生存,然后才是生活。可这并不意味着生存等于生活甚至高于生活。动物也要生存,而其摄食、繁殖、延续、死亡就构成了它的整个生命过程和“生活”内容。人类不同于动物之处在于:“人并不仅仅是为了面包才活着”。这个众所周知的老生常谈,说明了生活是一个比生存更大更丰富的概念。人类的生活固然是以生存为前提,但我们却不能因此得出这样的结论:生活是为了生存。如果把人类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生活流”作为艺术创作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电影理论中,此后在文学创作中也有越来越多的运用。它是创作者以冷静、客观的态度真实地展现生活原生态的创作方式。对这种创作方式进行全面的阐释,对其艺术特征进行总结和概括,并且对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生活流”的构成方式和审美意义进行分析具有特定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理想世界即人们对最美好的生活的设想,是文学和宗教的一个永恒主题.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关于理想世界的设想不同,在古代西方是天堂和乐园,在中国是仙境和乐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摧毁了西方和中国人的理想世界,上帝死了,纵欲无度生活的结果是环境恶化,精神堕落,世界变成了荒原--痛苦中又开始重新呼唤神圣,呼唤重建精神家园.理想世界不是实在是虚在,它作为精神目标永远指引人类上升和前行.人类永远走在追求理想世界的路途上.  相似文献   

19.
徐訏创作是“反思文学”与哲理的“艺术直观”,其精神聚焦在于人性自由与存在自由、对必然性的追寻、拓展生命与求索宇宙本体,归根结底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徐訏创作中求索自由的两条路向是由康德指示的,但徐訏以多重自由观打破了康德局限,且有极其先锋的表现。此外,徐訏文学话语空间呈现出“揭批系统—创化系统”的构型,系统中出现复调主题、“我—你”模式、“跨国生存空间”结构与“宇宙空间”,是“有自由意味的宇宙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主题学研究的是主题跨文学之间的流变,"欲望"主题及"理性"与"原欲"的矛盾是文学的基本母题之一。19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人的物欲的膨胀直接催生了人类心底的欲望,失去了理性规约的欲望往往导致人格的扭曲和心理的分裂。然则,人之为人关键在于人有理性,"欲望"下的"堕落"表现了本真的人性,"欲望"深渊中的"理性"之火又彰显了人作为理性动物的存在,"理性"之光永远昭示着人对完美人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