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现有混合式认知无线电网络频谱共享模型进行改进,解决了现有路由算法在干扰与时延处理方面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Overlay-Underlay频谱共享的路由算法。该算法以着色图为路由分析模型,以最短路径和链路状态作为路由指标,以最小累积干扰为信道分配指标,优先接入空闲授权信道,否则利用功率冗余接入,发展了一种具有功率控制的端到端路径选择和信道分配方法。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与现有路由算法相比,提高了网络吞吐量,降低了丢包率和端到端时延。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混合关键系统中当前任务调度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正反向时间分割和关键因子优先的调度算法,该方法将所有混合关键任务按照不同级别进行时间正反向分割得出空闲时间窗口,并根据关键因子的大小决定优先级别。为了减少在关键级别转化过程中优先级低的任务丢失死限的工作数量,将空闲窗口分配给由于关键级别转化而使得优先级落后的任务。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降低任务丢失死限率和完成任务的数量方面比按照关键级别进行优先级指派算法(CAPA)和OCBP方法较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PTDS软件仿真平台上半导体光放大器交叉相位调制(SOA-XPM)波长变换器的变换特性分析了运用波长转换器时输入信号光功率输入探测光功率偏置电流等对变换信号的消光比ExQ值及误码率BER的影响并对该波长转换器的变换特性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对优化设计SOA-XPM波长变换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多小区间联合的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为了降低系统复杂度,子信道分配和功率分配在不同的层次上分步执行,在小区内部采用改进的Max C/I算法进行动态子信道分配,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禁忌搜索算法(TS)寻求多小区同频子信道发送功率的最优分配解。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在满足用户的最小速率要求下充分利用无线频谱资源,提高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IPv4协议的容错解码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易错网络中传输IP(因特网协议)数据包时,除了网络拥塞之外,信道误码也容易导致数据包丢失。丢包对信源恢复会造成较大影响。为了降低误码导致的丢包率,该文研究了IPv4协议解码的可靠性问题,分析了IPv4(因特网协议版本4)协议各字段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IPv4协议容错解码的理论模型,利用最大后验概率推导出容错解码的准则。在该基础上提出一种以分段方式估计协议字段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大增强了IPv4协议解码的纠错能力。  相似文献   

6.
提前预留模式是保障网格计算QoS的重要手段,但提前预留引起的资源碎片对资源利用率影响很大。该文分析了当前光网格中支持提前预留RWA算法存在的问题,即没有考虑资源碎片量及其对后来到达业务请求的影响。基于分层图模型,提出了最少资源碎片波长分配算法(即LG-LRF)。该算法将资源碎片作为分层图中波长平面的链路权值,尝试在分层图模型中对路由子问题和波长分配子问题一并解决,较大限度地避免波长连续性限制与资源碎片对后续业务的影响。通过仿真证明了其阻塞率、资源碎片率等性能有一定提高,适合工作于提前预留模式。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能耗均衡的自适应数据存储算法,将数据尽量存储在适合查询的位置。首先建立基于网格的网络模型,然后分析采集节点与初始存储节点、查询节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存储模式可在集中存储和分布存储之间切换。算法引入了虚拟扩展网格和能量分级消耗的机制,可有效均衡网络能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节点能耗、生命周期和丢包率相比于GHT算法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针对自适应OFDM系统中满足用户QoS(这里主要指用户带宽及误码率这两个指标)要求的资源(比特功率)分配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该算法以每次比特分配时,使得每比特(一次可分配多比特信息)的功率代价最小为原则,获得了良好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满足用户QoS要求的情况下,其发射总功率比现有的同类算法小,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9.
将拉格朗日松弛算法与最优求解算法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将该算法应用于求解3-D分配问题,分析与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大幅度降低3-D分配问题的求解计算量,是求解3-D分配问题的一种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原始数据库中增加数据时如何更新规则的问题,提出并应用了一种基于权值的序列模式更新算法UW IUA。该算法利用权值来归约子序列集和利用知识数据库中保留的最小非大序列集产生新的候选序列集,避免了重复遍历原始信息库而造成数据量太大的问题,从而缩短程序运行时间和节约数据存储空间,较好地改进了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证明UW IUA算法的效率高于IUA算法。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内部无阻塞输入/输出排队反压型ATM交换机在突发性业务下信元丢失、交换机最大吞吐量等性能。输入端口信元的到达过程是ONOFF突发流,且ON态以概率p发送信元,OFF态的逗留时间可认为0,ONOFF长度为指数分布的随机变量;属于同一突发流的信元输往同一个输出端口,不同突发流的信元等概率输往不同的输出端口;输入/输出缓冲器长度有限,交换机加速因子S任意;其中结论对实际设计一种输入/输出排队反压型ATM交换机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机早期检测(RED)是IETF推荐的一种基于路由器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但是不同的分组大小是损害RED算法公平性的进,提出一种能有效保障公平性的改进算法,即EF-RED算法,并通过仿真证实此方法能有效避免分组大小原因之一,使网络带宽被一些数据流量很大的连接大量占用。本文根据TCP的最大发送速率公式,对RED算法进行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与实时任务的可调度分析不同,实时DVS调度在保证任务截止时间限制同时,还要关注任务执行的处理器功耗。功耗研究一段时间的累积效果,传统基于最坏执行时间的任务调度模型不能满足实时DVS调度需要。该文采用实际执行时间(AET)概率分布建立实时任务调度模型,利用随机分析的方法分析AET分布对实时DVS调度算法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平均执行时间的实时DVS动态调度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任务具有不同AET分布情况下可保持稳定的功耗性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小波包变换和混沌理论提出了一种股票市场建模及其预测的新方法,既能刻划时间序列的规律,又能捕捉混沌状态的特征。首先,应用小波包变换对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日收益率序列进行三层分解,分别得到第三层从低频到高频八个频率成分的时序,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存在混沌特性;然后,应用混沌理论分别建立从低频到高频八个时序的预测模型,分别对八个时序进行预测;最后,基于小波包理论对混沌模型预测的结果予以重构,实现对原始收益率序列的预测。与现有方法比较,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大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现有OBS长度自适应组装算法的突发数据长度门限的选择虽然随着业务流的变化而变化,克服了固定长度门限算法输出的突发数据的突发性,但仍然没有考虑业务流的自相似特性,因此不能有效降低输出突发数据的自相似程度和分组阻塞率。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OBS长度自适应门限组装算法,能根据到达的网络业务流的自相似特性自适应地调整长度门限值。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调度算法下,更能降低业务流的自相似性,分组阻塞率降低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6.
应用小波包变换对股市预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股市预测的小波包方法。首先将股指时序进行小波包分解,并对分解后得到的各部分进行混沌判别,以确定其混沌特性;然后对各部分分别建立混沌模型进行预测;再将混沌模型预测的结果进行小波包重构,则得到原始时序的预测结果。对上证综指日收益率进行了单步预测和多步预测研究,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ATM网络中突发源可用间断贝努里过程(IBP)描述。用稀疏过程理论得到IBP的概率母函数,提出了一种递代方法计算IBP的概率分布,就突发源的平滑机理进行了讨论。采用流体流法可近似计算成形器输出过程的方差。提出了用IBP可近似描述成形器的输出过程,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这种近似是比较精确的,如何用IBP更加精确地描述成形器的输出过程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利用计算机来设计制作衍射光学元件的方法 .首先利用Y—G算法计算所需的衍射光学元件的位相分布 ,并利用计算机把它转化成灰度分布图 ,然后缩微制成胶片 ,最后利用胶片作为模版进行大批量制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河口坝储层内部结构,提高剩余油描述的精度,指导油藏开发调整,以胜坨油田沙二段8 砂组三角 洲前缘储层为例,利用密井网条件下的构型分析方法,对河口坝储层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河口坝储层中发育的沉 积界面可分为5 级:第5 级界面限定河口坝复合体,为稳定分布的泥岩,厚度较大,顶界呈水平产状,底界呈S 形产状; 第4 级界面限定单一河口坝,主要为泥质或钙质非渗透层,在坡折带呈倾斜产状,在湖底平原呈近水平产状,单一河口 坝具有S 型前积结构和“同期不同体”分布特征;第3 级界面限定单一河口坝内部的增生体,主要为薄泥质夹层,与第 4 级界面有斜交和平行两种产状,增生体具有S 型和斜交型两种前积结构。特高含水后期,河口坝储层内部结构特征 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明显,普遍分布的S 型前积结构主导了剩余油的低饱和度均匀分布,局部存在的斜交型前积 结构主导了剩余油的差异分布,同期不同体结构主导了剩余油的局部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