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面前,认清了清王朝的反动实质,提出通过暴力革命推翻专制统治,以美国为榜样,建立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使中国走向近代化。这一救国方案的悲剧命运已为实践所证明。而且,从理论上说,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制也不是中国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要求。木文力图通过对资产阶级革命派议会政治主张的背景、具体内容的历史回顾,提出较为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史中,辛亥革命时期、国民革命时期、抗战胜利初期先后产生过三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三个方案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三次努力追求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历程。三个方案的实施与实践均未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究其根本原因是它们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能彻底完成近代以来两大历史任务。三个方案的失败,充分说明了旧民主主义不适合中国实际,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能救中国。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它以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其它国家几百年所走过的历程。这种飞速发展及由此产生的矛盾组合,使整个近代中国出现了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要素的表面的虚假变化,在某种形式上改变了社会形态演化的理论图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未能看到这一虚假变化现象,而沉浸在救亡的躁急之中及对资本主义理论的陶醉之中,盲目宣传和实践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导致了跨越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基础及历史生态结构,而出现了形式与内容、资产阶级代表者与资产阶级本身的离异。这种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追求,内部就隐含着破产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我国近代资产阶级多次试图建立资本主义统治的史实进行论证后认为:由于时代的变化,首先是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其次是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也坚决反对;第三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太软弱;最后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人民也决不同意。因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在近代中国的破产乃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进化论在中国近代经历了由进化历史观到进化政治观再到进化世界观的发展历程,它不仅进入社会历史领域,成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理论基石,而且引起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对中国近代的思维方式、启蒙思想、学术方法以及道德观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也是近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前期(“五四”运动以前)的进化论唯物主义,既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进化哲学的继承发展.又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概括.它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无产阶级哲学的诞生准备了思想土壤,从而成为我国古代气一无论的朴素唯物主义向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过渡的一个环节.本文仅就孙中山进化论唯物主义的这一历史地位作些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论《新民丛报》在中国近代文化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丛报>是中国近代介绍和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刊物,它在中国近代报刊界、教育界和文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和推动中国近代文化向前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论近代中国的戒缠足思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鸦片战争后 ,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输入 ,戒缠足思潮萌发了。它形成于戊戌维新时期 ,至辛亥革命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戒缠足思潮不仅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而且在近代中国具有不可抹煞的历史地位 ,但该思潮又在某些方面也有其无法掩饰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步入近代社会。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是时代的中心。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的近代化,其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以及社会心理、价值观念、文化结构的更新等等。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化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戊戌变法是首次全面推进中国近代化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康有为提出的变法方案,是首次全面推进中国近代化的纲领。因此,康有为在中华民族图谋实现近代化的历史长河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近代化意识,具有承先启后的历史地位。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图书馆发展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图书馆是在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西方式的图书馆的影响之下,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刺激之下,在中国资产阶级逐步发展、壮大和从西方移植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虽然由于当时历史的局限与资产阶级的局限,近代图书馆还不可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但它在普及文化、社会启蒙、破除封建旧文化、建立新文化以及迎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  相似文献   

11.
发生在本世纪初的拒俄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由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作出了贡献。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旧式农民革命风暴的结束。戊戌变法付出了血的代价,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近代中国发展的道路,回顾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学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转变到学习马克思主义,从幻想走资本主义道路到认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漫长历程,对前几年学术界流行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和澄清.文章指出,接受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运动的上限是洋务运动,下限是国民革命的失败.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运动的线索有两条:一是资产阶级本身的活动;二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活动.运动的主角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4.
自近代以来,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先进分子的不懈探索和推动下,中国文化相继实现了从传统文化到近代资产阶级文化、从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到新民主主义文化、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转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通过领导文化建设,不断开辟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局面。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变革和转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文化建设事业的胜利发展,不仅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5.
1840年以来,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之一是清政府日益衰落,传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严重削弱。按照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封建王朝的解体,是因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中央集权制的崩溃,自然是资产阶级民主的登台。在中国,近代封建制度的解体虽然也伴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但中央集权制崩溃的结果却是军阀政治的出现,资产阶级发动的辛亥革命成了封建王朝崩溃和军阀割据出现的契机,民主共和成了军阀政治的遮羞布。  相似文献   

16.
纵观建国五十余年的经济与人权发展历史 ,不难看出 ,经济的发展与人权的发展密不可分。近代中国在人权发展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建国前连生存权也无法保证 ;建国初至上世纪 70年代 ,以生存权建设为主 ;上世纪 70年代末至今 ,生存权得到全面保障 ,以发展权建设为主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传入,作为资产阶级代表的商会组织渐次步入中国大地,并得到迅速发展.温州作为东南商业重镇,早在上世纪初就成立了自己的商会组织,广泛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在近代历史上勾划出自己的图线.通过对永嘉县商会组织的梳理,探讨其由来、初步发展及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卢梭的政治合法性思想昭示了从传统专制社会向现代民主社会转型的正当性,其传人中国后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直接以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为旗帜,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回应了卢梭关于合理社会秩序的所谓“政治民主”和“经济平等”两大基本问题.在近代中国面临列强侵略和反国内政治专制的背景下,卢梭构想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但是他的政治合法性思想经由马克思主义的中介作用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而产生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资产阶级的改革在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资产阶级政权巩固及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在我们一般的近代世界历史著作中,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特别是革命结束以后的资产阶级改革则往往注意不够,研究不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家和宣传家,同时又是个史学家,是中国从地主阶级封建主义史学向资产阶级史学转变的第一人,是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拓荒者、创始人.梁启超竭力提倡历史进化论,竭力推崇并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大胆地批判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旧史学,号召史学界革命,以新思想界的陈涉自居.由于毕生致力于史学研究,并撰述了大量的史学著作,梁启超对于史学领域中的一些重要命题,如史学思想、史学体系,进行了相当广泛的探讨,而对史学方法,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总之,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对史学建设作出了相当的贡献.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在这里专门介绍梁启超的论史家四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