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与政府晋升考核机制背景,分析地方政府间竞争对地方债务增长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5-2013年我国省级城投债面板数据,从税收竞争与引资竞争两个维度刻画地方政府竞争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竞争对地方债务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与地方债务规模存在全域范围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其局域性的空间集聚特征也尤为明显;不论是税收竞争还是引资竞争,均显著地促进了地方债务规模的增长;相邻地区的地方政府竞争对本地区地方债务规模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如果忽略这种影响,会低估地方政府竞争对地方债务增长的作用。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地方政府竞争、空间关联、金融发展及财政缺口等方面提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债务作为一把典型的“双刃剑”,其相互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学术界的重视。以2013年和2016年30个省市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其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性进行理论探讨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地方政府债务之间存在正向空间关联性,并且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财政收入汲取率、财政自给率以及财政收入稳定率与负债率呈正相关,而GDP增长率和城镇化率与负债率呈负相关。结论丰富了地方政府债务空间相关性的影响因素,同时对中央政府实行省域间的政府债务区域差异政策和监督管理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分权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多的事权责任,面对收支失衡的财政状况,地方政府不得不依靠债务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受地方政府不合理的投资行为的影响,地方债务问题日益突出。运用Moran指数等空间分析工具,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式分权与引资竞争对地方债务规模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式分权、引资竞争及地方债务规模均呈现出空间相关性,在省域间形成了较强的空间依赖性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中国式分权与引资竞争是造成地方债务规模扩大的重要原因,在考虑要素空间流动的关联效应后,中国式分权与引资竞争的空间相关性进一步强化了地方债务规模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应从合理匹配财权与事权、完善政绩考核与监督机制、配套推进债务重组入手,将地方债务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金融风险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是落实中国金融安全战略的关键。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描述了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时空演化特征,并通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溢出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呈现波动上升的时序演化特征,且省际差异逐渐缩小;全局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局部空间格局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为主;(2)房地产金融风险在时间、空间和时空维度上分别表现出雪球效应、溢出效应和警示效应;(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房地产金融风险存在正向直接影响和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信贷扩张对其存在正向直接影响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应统筹省际政策联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监控房地产信贷规模,以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存在的地方政府债务高风险问题,界定了地方政府债务的范围,从市场经济的因素和中国经济发展自身的特点两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并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财政分权改革为制度背景,结合财政制度环境因素,深度探讨财政分权、财政透明度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作用机制,并利用2009—2017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检验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较低的财政分权水平会刺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上升,随着财政分权水平扩大,达到一定的临界值后,财政分权反而会有助于改善地方政府债务水平;财政透明度是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拐点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地区财政透明度越高,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抑制效应越容易挤出刺激效应,更早出现两者的拐点效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债务风险水平下,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表现。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四大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是对风险的成因做出系统、合理的分析,以便"对症下药"。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做了初步的系统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财政体制的转换、现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改革的滞后以及市场经济风险性的逐步显现等四大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我国30个省份2013年的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了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整体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和规模以及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是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要切实解决债务风险问题,关键在于明确债务责任,合理举债,完善债务信息披露制度并建立科学的债务风险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9.
政府举债是当今各国的通行做法,但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必须有节制.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政府债务信息严重不透明和政府大量举债容易导致财政金融风险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财政体制因素造成地方政府举债,现有的银行运行机制与金融市场造成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政府举债形式呈现多头进行的态势.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建立正确的财政赤字观,科学把握好财政赤字的度,扩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规模,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法律法规,加强金融监督管理等.  相似文献   

10.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增强了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性和发展地区经济的积极性,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关系成为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课题。结合中国国情实际,提出了中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特点具有空间策略互动性和门槛效应的假设。基于中国280个地级市工业企业数据,利用一类新的空间滞后门槛回归面板模型的估计技术,对中国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机制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税收政策存在显著的空间策略互动性,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劳均资本、市场流动性、对外开放度等因素对平均税负的影响程度各异,门槛效应突显。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滞后门槛回归面板模型,构建了其估计方法;研究了地区政府税收的空间策略互动性和门槛效应,解决了东、中、西部区域划分方法存在的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4—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使用系统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及金融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与金融发展水平三者之间存在动态耦合关系.在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受到约束的情况下,影子银行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多元的融资方式,在增加政府融资能力的同时提升了政府债务水平;而地方政府债务需求显著推动了影子银行规模的快速发展.同时,影子银行过度扩张危害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降低金融发展水平,继而使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受到约束.但金融发展并不能有效约束影子银行规模,原因在于,政府融资需求是影子银行的主要动力,若不能控制地方政府的借贷行为则无法从源头解决问题.监管机构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影子银行与地方政府债务、金融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如此才能够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2.
秉持底线思维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冲击,是新时代重大风险防御攻坚的重要任务。本文考虑经济、财政、债务、体制四类因素,构建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进而手工整理33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样本,综合运用TOPSIS-熵值法和K-均值聚类法展开量化评估,从时、空维度识别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演化趋势、分布规律和集聚特征。研究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可控,但风险在流动性和结构性层面凸显,东部和中部、东北和西部两大区域在风险程度、高险频次与空间集聚等方面的“俱乐部”分异现象非常显著。本文为防范债务风险凝聚扩散,提供了统筹推进治理转型、密切监测风险态势、设计区域差异化防范策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宏观经济理论构建新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因素多元分析框架,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从城市化水平、政府财政干预、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地理位置特征等维度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新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呈现高高—低低聚集的空间特征,南疆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略高于北疆地区,而北疆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区域带动效应要优于南疆地区;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利于促进本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却会抑制邻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强政府财政干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都有利于促进本地区与邻近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公司化倾向是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制度安排的产物,也是我国泡沫经济产生的基础性因素。地方政府公司化引发的日趋严重的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与地方政府竞争的制度安排之间只有事实上的联系,而没有逻辑的、必然的对应联系。未来应该维持中国这个特有的竞争制度优势,同时也要通过中央地方就财权和事权的改革以及财政金融体制的改革,继续为中国经济增长创造强大的动力。在中国地方政府目前特殊的举债融资机制下,即使偿债率、债务负担率等指标不高,也可能因泡沫经济破裂而直接导致经济危机。为了守住不发生金融危机的底线,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管理好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尽早斩断可能引起泡沫破裂与经济危机之间的联系纽带,事先排除隐藏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中的各种"隐形地雷"。  相似文献   

15.
通过灰色聚类分析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检测近年来我国各省份债务风险及预警等级,实证分析影子银行利率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而作出的研究表明: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影子银行利率提高显著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人均GDP、债务比率、财政分权程度和晋升激励强度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经济增长水平提高、财政分权程度提高、晋升激励强度提高、影子银行利率变动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程度提高。预警模型预测各省份的风险预警等级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实证检验结果稳健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债务的急剧累积和迅猛增长,已成为普遍性、全局性的问题,并已严重影响了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恶化了社会信用环境,埋下了巨大的社会危机隐患.究其根源,既有地方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又有现行体制下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的因素;既有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又有地方"政绩工程"和管理缺位的促动.要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必须切实做大地方财政"蛋糕",合理界定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范围,规范财政管理,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防范体系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基于"资产组合效应",选取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城投债视角考察了地方政府举债对本地区上市公司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举债推高了当地上市公司债务资本成本;地区国有上市公司债务与地方政府债务具有更强的替代性,受地方政府举债影响更明显;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相比,中央国有上市公司受地方政府举债的影响更大,承担了更高的债务资本成本。因而,地方政府需统筹考虑地区企业融资、合理、科学举债,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创新债务融资方式;国有上市公司应关注地方政府举债,做好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己经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介绍中国地方政府负债的总体情况;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的表现;分析形成地方政府负债风险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原因;通过对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经验借鉴,提出对中国地方政府负债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近些年的现实来看,土地财政和债务问题是地方政府避之不去的两大难题。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及政府债务问题的存在无论对本级财政还是对整个经济体系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形成财政风险,影响财政的稳定和健康。本文以全面认识并规范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为主题,以剖析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因素为突破点,以辽宁省本级政府债务为研究对象,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均衡误差修正模型,以揭示影响辽宁省地方债务规模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缓解地方政府债务膨胀趋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主权债务寒流侵袭世界经济,其中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就中国而言,当前多地财政债台高筑,使得很多经济政策和措施在执行中难以首尾兼顾,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压力和掣肘。可以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动态的累积中若得不到及时化解,很有可能在某个临界点爆发,成为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不可小觑的隐患。所以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深思。在深入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成因及特征等基础上提出了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