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我国文化产业化大环境下,为了改善内蒙古蒙古文图书出版业的现状,有必要进行一次大改革。本文提出的内蒙古蒙古文图书出版业产业化经营管理思路如下:内蒙古蒙古文图书出版与汉文图书出版分开管理;蒙古文图书出版积累经验和资本,待条件成熟后再全面转企改制;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与内蒙古出版集团联合经营,开发蒙古文图书市场;使蒙古文图书出版选题以社会效益为准则;发行渠道以实体书店为主、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出版产业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出版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已不可逆转,因此,出版业的产业化管理已成为不争的现实。出版业的产业化,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与出版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政府及出版行政管理机构当务之急是:完善出版市场体系建设,以及完善法律、经济及行政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出版业转企改制的全面完成,中小型出版单位处在一个变幻莫测的拐点,针对这一现状,阐述了亟需关注与解决的核心问题:中小型出版社如何在竞争中获得持续发展。进而从出版主体的准确定位、出版内容的理性选择等方面分析,得出了用现代企业的发展理念促进中小型出版社均衡发展这一结论。研究结果为中小出版单位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出版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 ,目前我国出版产业总体上说仍处于传统出版产业阶段 :媒介单一 ,产业集中度低 ,市场化程度低 ,社会化大生产水平不高。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 ,世界范围的出版产业竞争将更加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既要守得住我国国内出版市场 ,又要积极参与国际出版市场的角逐 ,并拥有一席之地 ,我国出版产业必须要加快由传统出版产业向现代出版产业的转变 ,做大做强 ,提高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而加快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应该是市场化、企业化、国际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5.
现行图书出版体制下,仍存在着行政垄断、政企不分、产权单一、条块分割等弊端,限制着出版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创新体制,使出版管理法治化,出版经营企业化,出版运行市场化。  相似文献   

6.
从2011年以来我国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改革背景入手,立足科技期刊,提出科技期刊坚持"为人民出版,替科研服务"的职责与出版精品期刊的质量目标、强化经营意识与服务意识、打造学习型期刊社等对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方向,分析路径,提供思路,加强非时政类期刊转企改制的应对探讨,从而推进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网络化与我国出版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版业与网络有着天然的联系。现代出版业必须借助网络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出版网络化包括出版截体网络化、编辑工作网络化、发行工作网络化以及销售网络化等。目前,我国出版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必须在思想认识、人才储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保护上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2000年9月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传媒产业整体遭受到巨大冲击,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我国出版业.一方面,图书销量萎缩直接造成出版社经济效益下滑;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也使得我国现行出版管理体制与出版产业化、市场化要求间的矛盾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并引发了我们对当前出版社改制的方向、力度是否能够适应市场化发要求的进一步反思.  相似文献   

9.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5年2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西北工业大学主办,是以科技、教育类图书以及音像电子制品与互联网出版为主的中央级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社全面完成转企改制工作,标志着一个全新的现代出版企业——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扬帆起航了!  相似文献   

10.
自21世纪初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以来,出版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有些出版单位在如何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占领市场与文化使命的关系上发生了一些偏离。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形势下,出版人应该有些什么样的责任与担当,这是当前我国出版业面临并且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从为什么要讲出版人的责任与担当、出版人应该有怎样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出版人应该如何践行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等三个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起步于文化启蒙与民族诉求的时空大背景中,以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等的崛起为代表。有别于当时清政府主导的公营出版和教会主办的教会出版,近代民营出版业通过嫁接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进西方先进生产工具与设备,翻译国外出版物、整理传统文化、出版大型工具书和新课程教材而得到快速成长,成为民族工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固然与出版企业制度、内部管理、经营者出版理念等内生条件有密切关系,但同样不可忽视中国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时局变化、近代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商业氛围的浓郁、启蒙和新文化运动、新教育改革以及出版法规、同业公会等外在社会生态环境的支撑效应。  相似文献   

12.
人类出版经历了从硬质出版、软质出版到虚拟出版的三大历史阶段。拟对虚拟出版进行概念的辨析和界定,认为,虚拟出版分为早期声光电磁的萌芽阶段、计算机革命的发展阶段、数字出版的当下阶段、人工智能出版和大脑意识出版的未来阶段等四个阶段。借助两条线索及其双向互动,来考察虚拟出版时代出版与阅读之间的新型关系:一条就是技术驱动下出版载体和出版技术的不断革新;另一条就是出版接受者即人在阅读场景、阅读行为上的流变。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单向不变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在虚拟出版时代,从人类阅读“姿态”、人类与出版符号之间的关系,去发现人与出版二重变奏的特殊景观。这一特殊景观的探索发现,将为未来人类文创事业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有效的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出版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出版安全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出版安全问题产生的外因是中国文化的不安全,内因是中国出版体制改革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出版安全问题的实质是文化安全问题,进而上升为国家安全问题,其具体表现为出版体制安全、出版机制安全、出版内容安全、出版媒介安全、出版贸易安全.出版安全问题的战略就是要从战略高度制定出版安全目标、从体制高度审视出版安全机制、从观念高度增强出版安全意识、从民族文化角度营造出版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4.
网络出版的兴起与出版的范式转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网络出版是伴随着现代电子通讯技术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兴起的 ,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电子网络出版的探索阶段 ;电子出版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与网络技术的结合阶段 ;网络出版与多种媒体大融合形成所谓“大媒体”的阶段。网络出版和传统出版在载体、传播型式、传播工具和手段、功能、商业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范式 ,目前出版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5.
社会形态的转型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当物态的现代交通、现代邮政、现代通信、现代印刷在鸦片战争以后纷纷出现,同时,在精神文化领域的报纸、印书馆、高等教育、文学期刊乃至国家政体也迅速转型的时期,文学领域的变化不可能迟缓到“五四”,迟缓到《狂人日记》。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应该有更早的时间点。  相似文献   

16.
出版生态学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健康的出版生态对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出版生态入手,提出了出版生态学的概念,认为出版生态学就是研究出版媒介与其环境,以及互为环境的出版媒介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探讨了出版生态学的相关学科和分支学科,以及出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出版生态学应当从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层次研究出版生态规律,而以出版生态系统为研究重点,探索优化出版生态系统、保护出版生态平衡、保证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概述了中国编辑出版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了业界与编辑出版教育界之间的供需矛盾,提出数字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挑战,并对有关数字化与编辑出版教育的研究做了综述。数字传播技术为出版赋予了新的内涵,同时出版业对编辑出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符合数字时代出版业所需的杰出人才中的归纳,文章探讨了编辑出版教育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观念创新在数字出版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着力探究数字出版观念创新的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以及路径和方法。研究认为,数字出版观念创新是数字出版转型的动力和保证,传统出版机构必须遵循数字出版观念创新的内在逻辑,认清数字出版观念创新的动力机制,选择正确的路径和方法,扬弃不适应数字出版的旧观念,建构指导数字出版实践的系统的、全新的出版观念:突破思维定势,以从产品中心到服务中心的转变为突破口,以专业出版平台建设为核心进行协同创新,不断探索数字出版创新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学报出版活动效率,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对高校学报出版活动进行研究。分析了高校学报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针对高校学报出版发行活动,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计划,运用WBS方法对学报出版项目工作进行层层分解,项目责任矩阵图将所分解的工作落实到有关部门或个人。为确保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期刊出版项目的目标,编制了学报出版项目的甘特图,利用Project软件对现有人力资源和进度进行调配,使学报出版工期在原来50天的基础上缩短了16天。可见通过运用科学的项目管理工具对高校学报出版发行活动进行管理,使得高校学报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演变中的中日出版与教育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出版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是中日两国早就共同形成的优秀的历史传统,这一传统符合传播学中视觉接受与听觉接受结合互动、强化传播效果的规律.中日两国出版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于中国的出版文化生发较早,历史上形成的顺序是编辑著作-出版印制-发行销售;日本的出版文化形成的历史顺序是市场交换-刻印出版-编辑著作.中日出版文化与教育,近20年来交流充分,发展很快.编辑、出版、发行,已开始形成交互循环型的现代多元化经营模式.两国出版教育的交流还应提高层次,扩大范围,完善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