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懿 《经营管理者》2009,(20):136-136
内幕交易一直以来困扰着各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正处于发展阶段,内幕交易的负面影响尤为巨大,所以我国十分注重对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禁止证券内幕交易法律制度尚不完善,规制效果亦不理想。因此,认真研究我国禁止证券内幕交易的立法现状和存在缺陷,有助于加深对我国禁止证券内幕交易立法的清晰认识和理解,并为禁止证券内幕交易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信凯 《决策与信息》2011,(5):114-114
内幕交易是—种严重的交易欺诈行为,这种行为只能使小部分掌握内幕信息者非法获利,广大股民却因此受损,更重要的是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害。我国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对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则,证券立法几科已经形成一个典型的控制内幕交易的制度要求的所有条件。但是关于认定内幕交易的立法还存着相当大的不足之处,有必要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黎莉  单秀梅 《经营管理者》2013,(26):162-162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证券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暴露出来不少的问题,证券欺诈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通过对证券欺诈行为的表现形式及成因的分析,对证券欺诈行为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期望能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内幕交易行为预测: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幕交易行为的复杂性、难以甄别性和处罚滞后性,是各国证券监管当局面临的"执法困境"。针对内幕交易监管难题,论文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构建了一个内幕交易行为"预测模型—概率测度—行为甄别"的分析框架,试图通过市场微观结构机制和数据挖掘方法,对我国股市存在的内幕交易及时进行预测和甄别。实证检验表明,"股改"后的全流通市场中,上市公司重大事件背后隐藏着基于私人信息的内幕交易行为概率;应用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对内幕交易行为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从而为证券监管部门及时制止内幕交易行为和打击内幕交易犯罪提供金融学支持。  相似文献   

5.
内幕交易长久以来影响着证券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我国的证券交易市场,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因而内幕交易产生的负面影响更是十分明显。为此,我国十分重视对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法律制度并不十分完善,规制的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6.
作为证券市场的一种不正当的交易手段,内幕交易在大多数国家的立法中均持否定态度而予以处罚。但是理论上,是否禁止内幕交易仍有争论,而且,就我国立法而言,对内幕交易的处罚也多是行政上的,缺乏对内幕交易中受害的向对方的民事上的保护。因此,本文拟遵循理论探讨到实践操作的思路,在借鉴各国先进立法的基础上,对内幕交易是否应当禁止、内幕交易民事归责的理论、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构成及涉及的各方当事人等方面对我国证券立法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7.
不论是对证券市场还是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都有着非常大的危害,所以,防范内幕交易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对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危害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从多个方面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防范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由于市场因素、制度建设以及市场监管等多方面原因,中国股市也像许多成熟证券市场早期所经历的那样存在市场操纵现象,个别操纵行为危害严重。有关市场操纵问题的研究起源于国外发达资本市场。众多研究表明,实践中基于交易和基于行为的操纵手段获利的可能性很小,而基于信息特别是内幕消息的市场操纵在证券市场中更为普遍。证券投资主体的市场操纵行为主要是掌握内幕信息的人,利用信息而进行的证券交易,目的是以个人特有的优势在证券市场榨取暴利。由于市场操纵行为利用了大部分投资主体并不了解的消息而获取实际利益,所以,它是一种不公平的证券交易。同时,这种行为十分危害证券市场的信息效率功能,直接使得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失效,由于这种行为不利于证券交易市场的正常运作,因此,建立和完善有效防范操纵行为的机制是保证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对我国证券市场具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信息不对称:股票市场内幕交易规制优化实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内幕交易导致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对其进行规制可以减小造市者的逆向选择问题。实施内幕交易规制涉及到规制成本,优化实施就是要在规制收益与实施成本间进行权衡,谋取最优实施方案。本文探讨在规制者目标为以调整资产组合为目的而交易的不知情投资者期望效用最大化的情况下,实施政策的优化组合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广欣 《经营管理者》2013,(1X):278-278
内幕交易作为一种证券交易行为,伴随着证券市场交易的产生而出现,随着证券交易的发展,人们对内幕交易行为的处理态度,也经历了由最初的仿效羡慕或容忍,到当前各国法律普遍禁止的发展过程。本文由理论界对内幕交易应否禁止的争议话题引入,进而探讨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并从民事侵权构成的角度对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认定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信息含量及与操纵市场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1993-2000年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和操纵行为事件,采用事件研究、修正的Meulbroek(1992)模型和横截面检验,同时比较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信息含量,发现事件研究中,内幕交易的信息含量总合计量结果与字样本结果并不一致,Meulbroek(1992)存在对内幕交易信息含量高估的现象,而操纵市场信息含量是明显显著的。更进一步,论文采用事件期中与前述不同的数据和具体的交易细节研究基于内幕信息的操纵行为。发现,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买进不能取得异常收益,而卖出向市场发出错误的信号。纯粹操纵、基于内幕信息操纵买进的市场反应异常显著,信息含量相比于纯粹内幕交易要大很多。最后,给出国内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与操纵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羊群效应与内幕信息的揭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金融市场微观结构模型的序贯交易框架分析了证券市场上的多维不确定性怎样引起投资者的羊群交易行为。结论表明当市场上存在事件不确定和信息精度不确定时,投资者之间可能发生羊群行为,这种行为会导致内幕信息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揭示。做市商在发生羊群效应期间虽然只能判断出事件的存在性,而无法学习到内幕信息的好坏和精度,但他仍会继续调整资产的价格并最终结束羊群效应。  相似文献   

13.
宋晓芳 《经营管理者》2013,(21):255-255
《证券法》的颁布与实施,为规范证券市场,使证券市场走向公开、公平和公正,减少股市运作的为风险,为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我国却对有关证券交易中民事侵权的赔偿的规定却不够完善,因此,应该建立完善证券市场法律责任制度,在制定后续相应的证券法规和司法解释特别是在制定《证券法》实施细则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证券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补充和完善《证券法》规定的不足和欠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证券法》中民事责任的类型,应包括擅自发行证券、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行为、欺诈客户所引发的民事责任以及我国现行法律在民事责任制度方面的缺位,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内幕交易的好处和坏处以及监管的必要性是金融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内幕交易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然而,有一种观点却认为内幕交易对于将公司层面的特质信息更及时、更精确地融入股价有重要贡献,因而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基于该逻辑,内幕交易“似乎”客观上能带来公司特质信息,并呈现出较低的股价同步性。 基于股价同步性的分析,利用2007年至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Stata软件以及控制行业和年度固定效应的OLS回归分析方法对内幕交易与股价同步性的真实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将知情交易概率作为测量内幕交易的指标,重新考察内幕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信息环境等因素对上述关系的影响。为了使研究结论更有说服力,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考察信息环境的调节作用,尝试将内幕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区分为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以更全面、更客观地认清内幕交易的真实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内幕交易的确能降低当期股价同步性。但是,内幕交易的信息传递属于一种非正式渠道,其作用会受到信息环境的影响。当信息环境较好时,内幕交易对当期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影响会削弱;当信息环境较差时,内幕交易对当期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影响会加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内幕交易会导致其他投资者的逆向选择并提升未来股价同步性,最终降低资本市场的效率。 进一步探索内幕交易的真实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内幕交易可以提升资本市场效率的说法,有利于提升广大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为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方便公众对其行使监督权力,并将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变化等资料向社会公开,使投资者能够充分了解证券市场的情况。所以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是我国政府监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对于提高证券市场透明度、保护其股东的利益、防止欺诈行为从而促进证券市场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信息披露制度进行简单的介绍,其次分析了我国现行的证券市场披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政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调查数据的证券投资者信心指数(SICI),运用有向无环图(DAG)以及基于有向无环图结果的递归预测方差分解技术,深入探究了我国投资者情绪、过度交易行为与股市波动间的同期及动态影响,进而为减轻我国A股市场的过度波动现象,防范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提供实证支持.实证结果显示:就同期影响而言,我国A股市场的过度波动与投资者情绪变化导致了过度交易行为;就动态影响而言,随着互联网通讯技术与杠杆交易的兴起,我国投资者情绪、市场波动具有较强的“自我实现”机制,尽管近年来我国投资者情绪及交易行为日趋理性,但在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尤其是牛熊更替暴跌时期,市场波动对我国投资者情绪影响将会变大,投资者情绪波动将导致非理性交易行为显著增加,此时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与交易行为也将对我国A股市场波动产生显著影响,加剧了我国证券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是联系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债积人段各利益相关者的纽带,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等各相关者的利益、证券市场的运作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防止和打击欺诈和垄断行为,保障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有关问题的探讨并研究如何有效改进,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牛市内幕交易第一案已然审结,然而此案折射我国证券市场诸多弊病,本文通过对杭萧钢构一案回顾和分析,从法律监管层面提出解决弊病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因涉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近日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据调查,李启红利用其担任市长的职务便利,在从中山公用集团董事长谭庆中处所获得的该集团资产重组的内幕信息后,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串通其丈夫、弟媳等人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