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幺姑是李吉力人作品中所刻画出的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对于这一人物形象评论界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欲望是解读这一形象的关键,此文从欲望这一层面对这一形象做了自己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李劼人先生的<死水微澜>中主要人物邓幺姑,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组合的人物,在她身上光明与黑暗,叛逆与贪欲,泼辣与善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者通过这一人物性格的描写,展示出黑暗社会在她心灵上的投影,详尽地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对人性的摧残.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诗、词两种不同对话方式下所产生的内容与形式差异.本文认为,诗讲的都是人生国家大事,尽管当时不受此情此景的制约,但对话圈子小.词由于听众的主动性、参与性、交谈性,缩小了与词人的差距.本文具体叙述了词有哪些通俗了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苏轼的词学观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并且有所变化。前期,即通判杭州以前,他认为诗词有别,由于积极的参政意识,他把文学创作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诗文创作上;后期,即通判杭州以后,他开始接触词体,并大量创作词作,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出了对词体的看法,认为诗词一体,开创豪放词风,提倡清丽雅致之词,形成了自己独具个性的词学观。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继承并发扬光大了湖湘文化中的叛逆精神,是一个伟大的叛逆者,终生都具有叛逆精神。他的叛逆精神中蕴含着霸王之气,显得志趣高远、霸气纵横、自信乐观。毛泽东的诗词创作肯定和讴歌了叛逆者及其叛逆,表现了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文革”十年,茅盾在没有发表任何作品的情况下创作了二十余首旧体诗词宣泄自己的情绪。这些“原生态”的写作对于作家本人及文学史研究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包括旧体诗词在内的“潜在写作”在“五四”新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革"十年,茅盾在没有发表任何作品的情况下创作了二十余首旧体诗词宣泄自己的情绪.这些"原生态"的写作对于作家本人及文学史研究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包括旧体诗词在内的"潜在写作"在"五四"新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宋代歌妓不仅以演唱的方式作为宋词主要的传播者,对宋词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直接地进行词的创作。虽然宋代歌妓词人的作品数量有限,文学成就不高,但却展示了宋代歌妓的精神世界,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宋代的社会文化。从宋代乐妓制度入手,可以分析出宋代歌妓词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9.
宋代是咏梅文学繁荣的时代,尤以南宋为盛,因为咏梅有其深远的历史和浓厚的现实文化背景,宋人在创作咏梅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范式。、主要体现在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特点等方面。本文就对此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真率会为宋神宗元丰六年司马光在洛阳举办的宴聚活动,两宋期间仿慕者不断,广泛分布在各个时代和地区,且成员身份和年龄各异,使其成为宋人聚会娱乐的常见形式。元丰真率会通过会约若干条规定了朴素、简便和不拘礼节的形式,而继作者相对来说可分为四种类型:有的真正从物质、礼节和精神简单率性三方面实践真率会约;有的主要因为物质贫乏仅能采取真率会的形式;有的则偏重于强调率性而真诚的真率精神;有的仅仅标榜为真率会,其实已经发生了变质。与真率会相关的诗词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以之为主题者一般都较为通俗易懂,其中部分作品十分幽默,还有些作品能够生动活泼地描摹当时场景;而悼念真率会友的作品在一喜一悲的强烈对比下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的中国书画家,大多国学根基深厚,于旧体诗词造诣颇深,其诗词所涉体裁完备、内容宽泛广博,创作水平虽参差不齐,但也呈现出一些鲜明的共性:一是多歌咏自然之作;二是多题画之作;三是情真意切,个性鲜明.  相似文献   

12.
苏轼已有自觉的词学观念。他从词学本体论的角度视诗词为同源同质 ,强调词的抒情功能 ;同时 ,他又强调诗词的相对分工 ,注意词的协律可歌的特性。他的词学风格论 ,使婉丽雄放并存 ,苏轼的词学观念既具自足性又有开放与革新的意识 ,其历史意义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3.
姜夔在音乐和文学方面具有极深的造诣,他的词在艺术技巧方面达到了南宋歌词创作的巅峰。一方面,他将文人的幽情雅意引入传统的婉约词,确立了以“骚雅”为核心的审美规范;另一方面,讲求词法,进一步完善雅词的表现艺术,为后来的雅词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但是,也正是由于片面强调歌词的艺术技巧,南宋雅词在形式主义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了。  相似文献   

14.
花间词作为唐五代词的杰出代表,首开“词为艳科”的香软词风之先河,却为道教文化所漫染。花间词常用的词牌,蕴含着道教文化之意蕴;花间词中常见的神仙故事意象和仙化意象,与道教文化有眷内在的关联;晚唐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后蜀特殊的文化土壤使道教文化在花间词中得以蔓延。道教文化给予花间词人以可贵的启迪,它有力地刺激了词人想像力的发挥,给花间词抹上了浓艳绮丽的色彩,增添了空灵缥缈之美感。  相似文献   

15.
子才  余力 《中华魂》2013,(11):54-56
一在云贵高原上,颇受读者青睐的《滇南大追歼》《八千里路追穷寇》《十二座山峰》三部书,是跟随刘邓大军南下的干部、原云南宜良县党校校长王永春离休后写成的。其特色是突出主旋律,弘扬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荣传统和中华民族爱同主义的浩然正气,具有现实教育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承志的人文理念是审美浪漫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这种人文理念因不是形成于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世俗社会而缺失客体结构 ,即单一的思维模式、动机与效果分离的行为模式以及缺乏自我反思的非理性价值取向等等。在世俗化语境中 ,张承志的人文理念从前提上丧失了批判或建构的直接对象 ,现实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整整地奋斗了7年.在这7年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一道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左"倾错误的打击下,在戎马倥偬间,还创作了36首诗词楹联,引用了4副楹联和1首民谣,达平均每年5首诗联.这些诗词楹联的创作,涉及毛泽东精神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现了他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的展现了他不唯上,不唯"本本"、实事求是的反对教条主义精神.这些诗词楹联的创作,亦有人误读,有待澄清.这些诗词楹联的创作是成功的,其关键之所在是他能够将马列主义中国化、对中国革命充满着必胜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8.
花间词词风绮靡秾艳、清丽婉媚,其色彩意象也丰富多彩.历代花间词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把自己的内心情感活动、审美体验及其对生活的认识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设色表现出来,唤起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并呈现出浓淡相宜甚至是清淡超浓丽之特征,因而具有独特的美学魅力.  相似文献   

19.
文学史家们认为,“五·四”以后的文学史是新文学发展的历史,因此当今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均忽略了旧体诗词的创作。这种对旧体诗词的偏见形成于“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并为作家和政治家所强化。然而,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旧体诗词的形成与汉字的特质密切相关,千百年的历史又使它对中国人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五·四”文学革命后,旧体诗词虽然被新诗挤到诗坛的边缘而失去了正统的地位,但它仍然顽强地发展着。它有一支可与新诗相抗衡的诗人队伍,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这股潮流一直贯穿在20世纪的始终,并呈现出起伏的发展态势。它在思想与艺术方面的成就也不逊色于现代新诗。旧体诗词虽然是一股支流,但它具有与作为主流的新诗并驾齐驱,一同发展的历史地位,不应为20世纪文学史所忽略  相似文献   

20.
论朱生豪的诗词创作与翻译莎士比亚戏剧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生豪将莎士比亚戏剧以具有强烈诗歌韵昧的口语化散文形式表达出来,具有不是诗词,但在诗意的表达上,胜似诗剧的特点。朱生豪的译文押韵的地方较多,句式整齐,上下句之间形成了对称、对比的形式,节奏感强,具有音韵美、整齐美的特点,符合汉语读者的审美习惯。他的译文在准确的基础上符合汉语读者对诗歌和戏曲的审美欣赏习惯。他翻译莎剧的成功是与他具有较高的中国古典文学造诣和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修养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