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年代《小说月报》经过茅盾的改革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份纯文学期刊,但它毕竟是民间出版机构的刊物,不可避免地具有商业追求。本文试图从商业和文化的角度重新探讨这次改革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研究一直以来处于相对薄弱的局面,截至目前只有《中国当代民族文学史稿》(李鸿然,1986年)、《中国当代民族文学概观》(吴重阳,1986年)、《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特·赛音巴雅尔,1993年)等3部著作出版,因此,2004年11月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荣获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一书对研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杨义先生认为该书的出版“使这个学科在知识含量和学理深度上都有所创获,甚至开拓了一个新境界”(《光明日报》2005年5月20日)。李鸿然先生所著…  相似文献   

3.
《中国回族民间文学丛书》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文学史》编写组选编,按体裁划分,在国内首次分专集集中系统地出版。丛书共分为《回族民间故事集》,《回族民间歌谣集》、《回族民间叙事诗集》、《回族民间习俗资料集》、《回族民间文学评论集》、《回族民间文学概观》六种,收集了  相似文献   

4.
在国外多种多样的文化产品中,长期以来广泛存在使用中国文化符号的现象.本文以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花木兰”形象为切入点,对比分析迪斯尼动画电影《木兰》与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女勇士》中的“花木兰”形象,揭示作为“他者”文化的中国文化符号是如何被运用和重构的.  相似文献   

5.
《基诺族文学史》,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和“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的一个课题,由杜玉亭先生负责完成,交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基诺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在历史上,他们曾创造了丰富多采的文学。这部文学史的出版,无论是为基诺族,...  相似文献   

6.
史论结合的新著─—《羌族文学史》简介李璞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家族成员、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科研项目:《羌族文学史》近日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它填补了文学史的一页空白,对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文学史》已经出过多种版本了。今年又出版了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以下简称为《简编》)。这不是唐弢主编的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以下简称为“三卷本”)简单的删改与浓缩,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提高、新的发展,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8.
由陕西省中国神秘文化研究会会长、西北大学中文系费秉勋副教授主编的“中国神秘文化丛书”,将由陕西旅游出版社陆续出版。其中《八卦占卜新解》一书已经出版。陆续出版的还将有《人体特异功能探秘》、《灾异和人事的神秘图式》、《中国占梦研究》、《中国巫术》等。  相似文献   

9.
一部“活”文学史——读林庚先生《中国文学简史》吴相洲林庚先生的《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下称《简史》)修订本出版了。这是文学史写作上的一件盛事。《简史》从1947年出版后,1954年、1958年两次修订,多次重印,影响广泛,但两...  相似文献   

10.
王嘉良教授主编的《浙江文学史》作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一硕重要成果,已于2008年12月由杭州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1.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里,关于“学衡派”的性质,没有引起过怎样的争论,但论述这个派别的性质和表现的具体说法却是不一致的。一九五一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在提到这个派别时是这么说的:他们“是标准的封建文化与买办文化相结合的代表”。然而在具体论述这个派别的表现时,却只提到一点他们如何反对白话、提倡文言的事,并没有以足够的论据来证明“学衡派”的反动性质。稍后出版的《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12.
黄正泉先生继《文化哲学》出版以后 ,又著了一本《心理文化现象学》,该书荣获湖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出版资助 ,新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当代著名哲学家汤一介教授在为该书所作的序中说 :“朱光潜先生在本世纪 30年代曾出版了《文艺心理学》一书 ,在中国拓宽了文艺学研究的领域 ,那么黄正泉同志的《心理文化现象学》的研究 ,也许从一个意义上说 ,它也拓宽了文化学研究的领域。”汤老此评 ,赞誉虽高 ,但却堪称允当。此书其所以命名为《心理文化现象学》,原因之一 ,是因为它表明 :人的心理因为有了文化因子 ,所以才与其他高等动…  相似文献   

13.
解放前的旧中国没有出版过中国现代文学史,只有“运动史”、“思潮论”一类。各大学也不设“中国现代文学史”这门课,没有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也编不成这方面的书。解放后好了,各院校中文系开设了这门课,到“十年动乱”以前出版了好几种“中国现代文学史”一类的书。一九七八年以后,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的号召,大家在新的精神的鼓舞下,各院校中文系和各研究院、所的现代文学研究室又修订和新编了不少这类的书,其中还有各院校合作编写的。这一本《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是二十三省市  相似文献   

14.
“侠”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早在《史记》和《汉书》中就专门列出“游侠”的范畴关注这一现象。但由于所谓的“雅俗”之分,当前专门研究侠文化的专著并不多。陈平原在2002年为其《千古文人侠客梦》新版写后记时还说:被人看作武侠小说研究专家,不是一件很舒心的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了如曹正文《中国侠文化史》、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等少数著作外,侠文化研究专著并不多见。韩云波教授由重庆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的《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可以说是当代中国侠文化研究领域的一大收获。在侠文化一直并不被学术界怎样认同、…  相似文献   

15.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在其雅俗共赏、幽默风趣的语言里透视着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深层意蕴,他思考、关注着人的本性,将笔触伸向人的文化精神世界,从“文化的批判”到“形象的哲学”,揭示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和生存危机,从而更深刻地揭示出人类文化、精神的颓废。《围城》以其“格式特别”和丰富的蕴含在中国文学史上确立了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并为20 世纪4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话语权会对文学史的发展与书写带来影响。从1922年12月李璜编著的《法国文学史》至今,在中国出版的《法国文学史》已经超过五十部。汉语世界的《法国文学史》出版受到主流话语的制约与影响:文化差异使得我国学者"拒绝借用"法国学者所著的本国文学史;阶级话语理论对汉语世界的《法国文学史》出版及写作情况带来长时间的影响;《法国文学史》的编写在以读者需求为主的出版市场面前受到出版社选题策划的约束和影响,在写作风格上文学史写作者难免会在个人学术著作与面向教学的教材之间进行抉择。  相似文献   

17.
人们往往以“诗的国度”来赞誉和强调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实际上 ,散文这种文学样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一点也不亚于诗歌。较之诗歌而言 ,其产生时间更早 ,使用范围更广 ,实用价值更大。然而在我国古代文学研究中 ,有关古代散文的研究著作与有关古代诗歌的研究著作相比 ,数量要少得多 ,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上了现代学术界重“诗”轻“文”的倾向。显然 ,这种情况与中国古代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实际地位是很不相称的。近读张斌荣博士的新著《西汉散文的文化阐释》(中国文联出版社 2 0 0 0年 4月出版 ) ,眼前为之一亮 ,深感本书文…  相似文献   

18.
100多年前,中日两国前后出现了各自的文学史。中日两国近代国别文学史的建构是在世界文化场域中东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是“国民国家”意识的产物。“中国文学史”的问世不仅受当时西方强势文化的促迫,而且是以日本为参照系,借鉴了日本笹川临风、古城贞吉的两种中国文学史著作的(1898年出版),明显地表现出在世界文化场域中的中日文学、文化的互动性,这是中日文学、文化交流从古代型进入近代型的一个突出特征。中日文学都是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貌,是个动态的构建。在世界文化场域中中日文学既有其共同性,也明显地存在差异,尤其在“意识形态性”上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文学”义指“文章博学”,近代以后成为学术分科的一支,用于指以语言为表达方式的艺术。清民之际,西方“纯文学”史观输入中国,逐渐成为中国文学史建构的理论基础。考析林传甲、黄人的《中国文学史》,可以对清民之际“文学”概念的转换有更具体的认识。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以传统“文学”概念为理论基点,是非关史体的“讲义”;黄人《中国文学史》汲纳西方“文学”概念的内涵,可说是近代意义文学史的发端。  相似文献   

20.
由中南民族学院唐奇甜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民俗民情100系列丛书》最近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套容中国各民族民间节日、民间礼俗、民间食俗和竞技、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戏曲于一体的通俗文化丛书,重点突出、特色显著、体例得当、文笔流畅,是传播传统文化知识,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