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严重分离会影响其公司价值,进而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本文以2004-200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上市公司两权分离状况对机构投资者总体和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最终控制人所有权比例越高,两权分离度越小时,机构投资者(主要是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越高;而且两权分离度指标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影响在最终控制人为非国有性质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总体上能够做到自我利益保护,在投资者保护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的发挥在各个类型机构投资者中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保护中小投资者为目的,考量机构参股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约束,提出并证实了本文的假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透明度正相关。证明机构投资者参股具有“溢出效应”,能够有效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透明度,从而保护了中小投资者。  相似文献   

3.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约束管理层盈余管理中的作用。首先通过管理者与机构投资者的博弈分析发现,当机构持股比例很低时,机构不存在监管意愿,只有当机构持股比例较高时,才会积极地监管盈余管理。其次,以2004-2006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与机构投资者持股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持股比例13.07%是机构投资者是否有效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的临界值;盈余管理程度与机构股东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上市公司中机构股东数量的增加,机构的监管效率会下降。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股权结构中的不同指标对于中小板民营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对我国中小板上市民营企业提出一些建议。实证研究表明,中小板上市民营企业的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高管持股与企业财务绩效呈正相关。我国中小板上市民营企业应该关注其股权结构与企业自身特点是否相适应,积极发挥其对企业绩效的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6年深市中小企业板10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托宾Q与股权结构没有很明显的相关关系;EPS和托宾Q则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正相关,即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将有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同时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小二乘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借助EViews工具,检验中国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社会绩效的关系,以考察机构投资者基于企业社会绩效的持股偏好和筛选策略,选取2005年至2009年沪深两市91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表现出对企业社会绩效的持股偏好,在制定持股决策时会考虑企业社会绩效,尤其是近两年的企业社会绩效。进一步对机构投资者进行分类研究表明,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社会绩效关系的差异性较大,仅有基金表现出类似的持股偏好。机构投资者整体和基金的持股偏好是源于筛选策略的介入,正面筛选策略比负面筛选策略对持股偏好的影响程度更大,即机构投资者制定投资决策时以正面筛选策略为主要手段,负面筛选策略为辅。  相似文献   

7.
机构投资者一直以具有较好的选股能力立足于资本市场。本文利用2004-2007年深交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信息透明度角度检验机构投资者的选股能力。实证研究发现:与预期一样,在信息透明度评级较高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会较高和持股机构数目会较多,短线机构持股比例会较高;在信息透明度评级上升的公司,机构会调高持股比例和增加机构数目,短线机构会调高持股比例,长线机构投资者并不会基于信息透明度评级的变化调节其持股比例;与预期相反,在信息透明度评级较高的公司长线机构持股比例会较高。因此,提高公司持股机构化的同时拓宽机构投资者信息获取通道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采用异常操控性项目的计算方法度量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以2003年至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对机构投资者明细类别的检验结果发现这种相关关系在投资基金、证券公司、QFII、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这5类机构投资者中均存在,但企业年金、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银行持股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按照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股权分置改革和终极控制人性质的分组检验结果表明,这种相关关系在不同的内外部环境中均存在,且相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更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整体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信息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本文从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关系的视角出发,分析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2000~2003年沪市A股为样本,经过研究发现:盈余信息及时性与机构持股比例正相关。公司治理结构合理,盈余信息及时性强,是吸引机构投资的动因。机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负相关。机构持股比例越高,越能有效抑制操纵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增强盈余信息真实性,说明机构持股参与公司治理能够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使上市公司的经营更加规范、有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03-2009年有机构持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不同的企业产权,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模型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股改前、股改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首先讨论了以基金为代表的国内机构投资者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发现基金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表明基金持股有助于提高公司绩效,而QFII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没有影响。然后,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机构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关系的影响,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产权性质对机构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国有产权性质和股改过程这两个因素对以基金为首的国内机构投资者在提高公司绩效方面有不利影响,而对还未介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QFII的投资行为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和市值比例越来越高,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力也越来越大.本文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和截面数据(Cross Section Data)计量方法研究了与个人投资者相比具有专业、信息和资金优势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效果.基于CCGINK2004-2006沪深两市3470家样本的实证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在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降低了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和市场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情景对投资效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情景(机构投资者持股结构、基金持股期限和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现金富余公司过度投资和现金短缺公司投资不足的作用。结果发现:相比于非基金,基金持股可缓解现金短缺公司的投资不足;相比于短线型基金,长线型基金既可抑制现金富余公司的过度投资,又可减缓现金不足公司的投资不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长线型基金可抑制现金富余公司的过度投资,非基金、基金(包括长线型基金和短线型基金)都可减缓现金短缺公司的投资不足。研究结论为监管层引导机构持股结构优化、机构持股长期化和公司持股机构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证据,同时也深化了对公司投资决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从大股东-机构投资者-经理人的多层面治理视角,基于中国2007~2010年生物医药类和电子信息类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比分析了证券投资基金持股、第一大股东持股、经理人激励、及其交互作用对两类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相较于电子信息类企业,基金持股对生物医药类企业创新投入呈现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股东持股和经理人激励均能正向促进两类企业的创新投入。进一步地,基金持股与经理人激励对生物医药类和电子信息类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分别存在相互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而基金持股与大股东持股的交互则负向影响生物医药类企业创新投入。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结果表明:2001~2011年,浙江省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SDI)水平良好,总体呈上升趋势。在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技术创新环境、潜在技术创新等方面,对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贡献率较高;技术创新产出方面影响相对较小,需进一步加大投入与管理。  相似文献   

15.
吴先聪 《管理评论》2012,(10):38-48,66
为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二元股权结构的上市公司改革的必然之路,文章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和改革过程中,作为中小股东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不同影响。首先从机构持股比例和持股的机构数量两方面研究了机构投资者与公司业绩的关系,发现当机构持股比例较高时,持股机构数目越多,公司绩效越好,而在机构持股比例较低的一组,得到了相反的结论。然后,创造性地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与机构持股的交互作用对所持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国有控股与机构持股的交互作用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股权分置改革与机构持股的交互作用与公司绩效负相关,而且,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国有控股与机构持股的交互作用对公司绩效产生的负面影响大于股改前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估计方法,对2001年至2009年中国1729家上市公司进行回归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降低了公司违规行为倾向,同时增加了公司违规行为被稽查的可能性。该结论在控制了机构投资者变量内生性的因素后仍旧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公司经营违规,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违规倾向的影响更强。另外,相比证券机构投资者,养老保险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持股的公司中违规公司比例更低。除此以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与检举作用并不受其它公司治理变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机构投资者在预防与打击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也为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提供了治理和防范企业违规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作为近年来引导民间投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新举措,是否有效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该文对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案例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带动社会资本,为企业研发投入提供充分的资金,直接刺激了研发产出;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作为机构投资者,为企业完善公司治理提供外在动力机制;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通过引入机构投资者,减小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07年盈余预告披露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的治理作用。结果发现:(1)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管理层采取的盈余预告精确性提高(更具体的形式和更小的误差),及时性也增强;(2)银行、财务公司类机构、一般基金类机构对管理层盈余预告选择的积极治理作用相对较强,而养老、保险类机构对管理层盈余预告选择的积极治理作用则相对较弱;(3)处于不同持股规模时,管理层盈余预告的精确性、及时性均随着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比例增大而提高。但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易导致了管理层盈余预告的乐观态度倾向;(4)股权分置改革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管理层盈余预告披露选择的积极治理作用比股权分置改革前有所增强。建议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规模和专业素质以优化投资者结构,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结果表明:2001~2011年,浙江省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SDI)水平良好,总体呈上升趋势。在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技术创新环境、潜在技术创新等方面,对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贡献率较高;技术创新产出方面影响相对较小,需进一步加大投入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机构投资者、流动性与信息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考察了机构持股、流动性以及二者的交互项对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3种不同的信息效率测度,机构持股比例的增加以及流动性水平的提高均会促进信息效率。进一步,通过引入机构持股与流动性的交互作用,发现中国证券市场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流动性水平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信息效率。这可能是因为伴随着高的交易量,机构投资者利用私有信息增持股份的信息被更多的投资者获取并加以模仿,导致股价有偏(如羊群行为)且所承载的私有信息减少,从而减弱了信息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