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数据主义就是过于相信和过于迷恋数据的产物,其极端化就是数据独裁.因此,大数据主义在处理数据科学与专业科学、数据知识与直觉知识、数据分析与定性分析、数据精神与人文精神等之间的关系往往走向极端:过于注重前者而忽视了后者,甚至认为前者能够完全取代后者.这就有必要从科学哲学视角进行必要的反思,促进大数据时代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据权谱系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数据的三大悖论在社会现实中正被一一应验,大数据在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亦导致种种乱象。大数据悖论的破解和社会新秩序的维持亟待我们审慎地构建数据权谱系。数据权基本谱系可分为数据主权和数据权利两大框架。数据主权包括数据管理权和数据控制权,其主要功能是在新技术环境中巩固国家主权的地位。数据权利兼具人格权和财产权双重属性:数据人格权主要包括数据知情同意权、数据修改权、数据被遗忘权,其所承担的主要功能是保障隐私空间,让人们享受大数据时代的“美好生活”;数据财产权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权、数据可携权、数据使用权和数据收益权,其功能是引导数据资源被合理高效地利用,让人们分享大数据价值增益的红利。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流通和使用对于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对大数据的“大、多、低、流”的特性和数据在流通中的量大、多源、陈旧、不可再生、价值不明、可持续性、唯一性等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标准必要专利FRAND原则在数据流通领域的主客观环境中适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以确立FRAND原则在该领域的适用,进而保障数据市场竞争的合理有序和数据流通的合理高效以实现大数据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数据泄露是一个全球共同的重大社会问题。过去三年中在全球各地发生了大量情节严重的个人隐私泄露事件,其引发的后果为各国政府、企业及企业用户、受害人带来了巨大损失。隐私的概念在不同国家、文化和管辖范围间存在很大差别。在大数据技术的背景下,绝大部分泄露的数据来自于用户"自愿"提供。这就带来了公民隐私与互联网大数据之间严峻冲突。数据一旦泄露无法追回,破坏性十分严重。本报告通过大数据对泄露数据的属性、原因及危害性进行了搜集与解析,所建构的个人隐私数据泄露调研分析框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可以探知受众并把握其需求,帮助生产者进行适销对路的生产,并通过合适的媒体进行有效的广告传播,但大数据也有其局限性。(1)并非数据规模越大其价值越高,广告人不应盲目追求数据的"大规模",而应根据自身业务需要采集合理规模的数据。(2)大数据的运用不具有解决问题的普适性,目前利用大数据技术针对网络平台进行广告信息精准推送可获得较高的数据回报率,而其他更多、更广泛的运用则需等到数据科学完善和成熟之后。(3)大数据的相对精准和广告的专业特性决定了完全根据大数据来做出广告决策是非常危险的,应通过数据收集手段,严谨记录、搜集和分析消费者各项数据与行为轨迹,同时还应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透过现象去体察消费者的内心世界。(4)大数据的价值不能过于高估,广告业既要以大数据为决策依据,又不能完全依赖大数据,现有大数据技术不能颠覆广告业的整个体系,更不能取代创意决策而成为广告业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常常遇到获取信息被动、判断缺乏科学性、测评不全面客观、培训时效性差等难题,大数据技术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技术可能。通过分析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力规划、招聘、测评、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成长管理七个环节的应用现状,发现当前管理人员在应用大数据技术过程中缺乏大数据分析技能,大数据思维意识差,无数据安全意识。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用大数据的能力,可建立完善的数据运作机制以培养其大数据思维意识;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其大数据分析技能;建立相关数据保护制度以提高其数据安全意识;搭建数据分析平台,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已具备掌握并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将大数据这一全新概念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以大数据环境为背景,通过分析大数据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总结出人力资源管理中包括基础数据、能力数据、效率数据和潜力数据四类大数据。提出管理环节中基于大数据的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的创新模式,对更好地发挥大数据在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面的大价值进行思考,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创新指明了方向。同时,针对融合大数据的人力资源管理应注意的经济及安全问题,提出创新工作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是其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职能实现的基础和载体,更是其质量、特色和优势显现的决定性因素.大数据技术在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提升其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数据的专业化分析处理能力方面具有十分强大的作用.在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发展需要借助于大数据的专业化信息采集、分析和处理能力,解决学科建设在学科定位、学科结构、学术队伍、基地建设以及科研成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谋求科学、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大数据技术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概述大数据在司法领域的运用现状,分析大数据在司法实践中整合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职务犯罪大数据为例,探讨职务犯罪的特点,其对大数据整合运用的需求更为强烈。大数据具有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生成快速、价值密度低等特点,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整合运用,而逻辑方法在归纳、分析、整合、运用大数据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数据整合运用过程中,必须遵循基本的思维规律,避免出现逻辑错误,影响数据的运用效果,甚至发生冤假错案。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流动人口大数据正成为发现问题、把握规律、科学决策和精准管理的重要依据。流动人口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来源广泛、层级复杂、特色鲜明、缺乏共享等特点。流动人口大数据在服务管理中可以发挥现状分析、趋势预测、决策支持、精准服务、绩效评价、智能匹配等作用。为使流动人口大数据更好地服务流动人口,应整合数据资源、促进数据开放共享,搭建流动人口数据平台,采用新技术开展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并利用多种方法对流动人口大数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作为一次全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将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深刻的影响。大数据时代要求数据开放共享,更加突出数据的预测功能与价值意义。从德育思维、德育模式与德育评价三方面分析了高校德育工作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高校应提高德育师资队伍的数据素养、强化阵地意识、完善硬件设施等举措,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德育工作。可为我国高校在大数据时代的德育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释了大数据时代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对大数据可能带给出版业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挑战提出了出版社需要做出的战略准备,即:树立大数据意识;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出版社的数据分析能力;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数据决策的执行力;做好大数据相关技术人才的储备,培养新型出版人才.面对技术带来的大变革,出版社唯有做好理念、技术和管理的充足准备,才能发挥其内容资源优势,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机构正处于数据爆炸但知识贫乏的大数据时代,多年积累的海量教育教学数据为高校的管理与决策带来了挑战。分析了高校海量数据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有效利用数据以提升管理与决策支持机制进行了探索,提出高校要进一步推进海量数据信息集成建设,通过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进行变革,从信息技术上采用商业智能等大数据处理技术、从行政管理上落实全面的数据管理机制,构建完善的高校教育教学数据质量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和满足大数据时代高校对信息的需求,从而提升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对环境侵权诉讼证据制度既形成了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在环境侵权诉讼中,存在着技术鉴定与法庭审判"两张皮"的现象,学界主要精力大都投放于规则的设计之中,大数据对于破解环境侵权取证难、判断难等问题的突出作用尚未引起广泛重视,相关研究成果极为稀少。大数据不仅是一种依据,也是一种法律方法论。将大数据融入到环境侵权诉讼证据制度的优化进程中是当前环境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的一大课题,也是贯彻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应有之义。对此,制度设计者一方面要突破法学,进行文理结合的前瞻性探索,构建环境侵权证据立法的大数据分析平台、环境侵权证据的全天候监测体系、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大数据证据分析系统等多个大数据平台;另一方面要回归法学,在环境侵权诉讼证据制度中构建大数据的权利图谱,进行法学方法论革新,构建事前预判与事后及时取证相结合的新技术范式。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在变革传统商业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构建相应的伦理规范已迫在眉睫。大数据技术与电子商务之间密切的技术和伦理关联性使得运用前者来构建后者成为可能。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是全过程的,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以预设的方式将电子商务伦理的基本规范导入电子商务平台运行的全过程,从而建立起操作性与规范性相称的电子商务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其对我国现有民事证据禁止规则提出了新的挑战。大数据的诞生引发了学界以及实务界对其侵犯公民隐私权、知情权等权益的争议。为了契合民事证据禁止规则,大数据的挖掘和预测必须以合法的方式来进行。在学界对我国民事领域证据禁止规则的确立已经达成共识的前提下,为了使民事证据禁止规则更好地发挥作用,建立民事司法数据库、严格规制数据收集和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相关关系与混杂性的凸显,海量信息与交换方式的多样化等替代了因果关系,弱化了精确性、客观性以及真理的唯一性,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模式和交往方式,消解了人们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不仅如此,大数据的应用促进了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各种自媒体的发展,为多元思潮、多元文化和多元意识形态的发展与竞争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及其安全带来了很大挑战。认真研究大数据产生的影响,强化意识形态观念,利用大数据及各种新兴媒体与互联网,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和引领多元思潮、多元文化和多元意识形态,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与指导作用,为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是一项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司法大数据是司法活动与大数据科技的结合及其在司法领域的积极运用。司法大数据以裁判结果为载体,融合了立法与案例的多种信息与数据资源,为法官审判案件提供了可依据的数据支持,可帮助法官形成对案件的认知和判断,对司法公正具有积极的“正功能”。但司法大数据在提升审判质效的同时也会因为数据科技的缺陷给司法公正带来“负功能”。因此,应重视数据标准和规范的建设,提升司法大数据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消除“数据陷阱”,让大数据切实助力司法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