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穆旦诗歌语言的隐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语言现象,两者相互渗透,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穆旦诗歌语言是一种隐喻式语言,隐喻使穆旦诗歌语言呈现为三点特质:一是使用肉体化的语言表达抽象思辨;二是大量使用抽象词、具象词与虚词,使诗歌呈现出智性与感性交织的风格;三是复杂含混,蕴藉多义。  相似文献   

2.
对现代派诗歌的审美必须要有独特的感悟和与诗人心灵的相通。诗歌的创作和解读从来就没有固定的模式,对一首诗的解读必须从诗的特性出发,重视情感体验是解读现代派诗歌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3.
英语诗歌是英语语言的糖髓,数量浩瀚,形式多样。它不仅拥有与其它语种诗歌相同的特点--形象、生动,同时还具有更强烈、明快的节奏和和谐、优美的韵律.阅读、欣赏英语诗歌不仅给人带来美的精神享受,而且能帮助提高语言水平。这是英语语言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提高阅读和欣赏英语诗歌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了解一点奖诗知识。下边就英诗的意象表达及格律特色略作简述以助初学者一臂之力。一、英诗意象表达与欧宝有人说意象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意象就不成其为诗。这种说法当然有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使用形象、生动语言所达到的意象效果…  相似文献   

4.
要深入研究集体意向性,必须先回答四个问题:“意向性”为何物?意向性为什么可以是“集体”的?集体意向性有何种神经生理学基础?“集体意向性”为何重要?意向性是心灵借以指向、涉及或关于其自身以外的事物或事态的结构性特征;关于集体意向性的分析必须摆脱笛卡儿“我思”的幽灵,走出个体主义和还原性的分析,而坚持一种非还原性的整体主义;人脑“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发现为集体意向性的存在提供了神经生理学的基础;自我、语言、规范、制度性事实都必须通过集体意向性而产生,没有集体意向性就没有任何形式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虽以运行十多年,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一是各地执行中覆盖范围不一;二是各地统筹层次不一;三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制度规范,各地制定政策标准不一;四是个人账户不规范,账户转移不变,不利于劳动力合理流动。上述问题,必须加大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力度,实行规范化、法制化统一的制度,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诗歌形式、诗歌精神、诗歌语言构成了诗歌翻译的三要素。在这三要素中,诗歌语言是连接诗歌精神与诗歌形式的桥梁。由此可见,诗歌语言是诗歌翻译中最主要的因素。诗歌语言主要包括节奏、词语选择、修辞。为了使诗歌的翻译更加准确、完美、传神,我们首先应就诗歌语言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杜甫诗歌中存在大量的身体词汇,体现了杜甫对身体的格外关注,杜诗中的身体书写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当杜甫走向生命之秋时的身体观念;二是杜诗身体书写中的生存之悲;三是杜诗身体审美的生灵之叹。杜甫诗歌中的身体书写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一是加深了诗歌内容的疼痛感;二是形成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三是丰富了杜诗的审美意蕴。杜甫诗歌中的身体书写对于研究杜甫及其创作心态、诗歌审美风格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穆旦诗歌语言复杂、多义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其诗歌词汇的超常规组合。这种超常规组合体现为三个特征:一是矛盾词汇的配对使用,穆旦借此隐喻生命循环中种种矛盾境况;二是词汇语法功能的转换,穆旦诗歌中的名词、动词、副词等语法功能都出现了转换,这是语言"陌生化"的重要技巧之一,诗人通过语言的陌生化,寻找语言的深层结构,呈现世界的"本相";三是抽象词与具象词嵌合,这种组合方式体现了不同于古典诗歌的思维方式,体现了新批评派诗学观念。穆旦利用词汇的超常规组合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语码体系,提升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论认识的语言制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本质上是活动与知识的统一,而无论是作为过程的活动,还是作为结果的知识,都离不开语言.人的认识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社会的过程,必然需要语言作为交往的手段,因为语言在其起源及其主要功用方面就是社会性的,“它对思想提供了共同的表达方式,这些思想如果没有语言恐怕永远没有别人知道”.①作为社会活动的产物,认识表现为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它应当存在于不是为一个人,而是为许多人所理解的形式中,即必须用语言加以表达.因为语言不仅是社会性的交往手段,同时还是普遍性的物化形式.语言的社会性与普遍性内在联系着.语言作为社会的精神交往手段之所以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能,只是因为社会大多数人所理解的思想——概念的结晶通过语言的形式固定下来.为了实现社会的精神交往,必须使由于许多人的认识活动的成果而产生的某种普遍性的东西用语言形式物化出来.作为社会性的交往手段与普遍性的物化形式相统一的语言,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②因而它不可避免地介入认识过程中,构成认识的内在要素,作为其活动形式与存在形式制约着认识.认识的语言制约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一种运用最精美的、带有音乐性的语言创造意象,主要借助意象以抒情的艺术。诗歌必须有真情实感,构思要新,要巧,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诗歌必须有大胆、新奇、丰富的想象;诗歌要善于运用象征手法,使诗飞跃、灵动;诗歌要讲究音乐美,还要注意炼字。  相似文献   

11.
在丁芒的诗思意识里,他所秉持的诗人个性情感必须与人民的利益、情感相一致的观念明显带有"群我"的、集体的、民族性的和阶级性的特征。在新诗体型的认识上,他主张新旧体诗的互相融合,创制出"短小、集中、格律化"的新诗体式,藉此表现"人"的生命体验、时代风云与民族心声。丁芒从20世纪40年代初——90年代末的新诗创作历程,诗思路径呈现出这样的流变过程:个我人生——社会人生——群体人生——个我人生。其诗境的创造主要表现三大类:抒写个我生命体验;反映现实苦难;讴歌战斗豪情与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新诗”宜改称现代“白话诗”,它应该与文言诗一起改革与发展,以解除白话诗创作的危机,求得中华诗歌的伟大复兴。它不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不能提倡“诗的散文关”,而要加强音乐性,批评诗的散文化、自由化,讲究诗美,讲究形式美,倡导新格律诗,与散文严格划清界限。为此,它必须首先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汲取古典诗词、民歌的营养,其次才是吸收、借鉴外国优秀诗歌的某些长处,并做到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3.
元好问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在金元时期的重要继承者。他工于诗文创作,在诗歌评论上也颇有造诣。本文拟从两个方面梳理和分析其诗歌理论:一、诗歌创作论:元好问强调了诗歌创作两个方面的要求——"诚"和"雅"。二、诗歌风格论,包括:(一)崇尚豪迈壮美的诗风;(二)强调清新自然的诗风;(三)主张简约含蓄,反对铺排。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现代诗学的开拓者,明白易懂是胡适白话诗学的核心。在近一个世纪里,这一诗学原则在得到认同的同时也不断遭受质疑,引起了一波又一波关于新诗懂与不懂的论争。在新诗发展精致化诉求中,面对现代派"不懂"的诗学,胡适有时在论争中进行自我阐发与完善,有时又不作分辨地接受来自不同诗学观念、风格美学的挑战与质疑。在大众化浪潮中,它开启诗歌如何向大众普及的讨论。在新中国新的历史语境中,又作为潜在的诗学依据,参与社会主义诗学话语的建构,呈现出新的接受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诗体是诗的文体规范。在人类诗歌史上,诗歌形成了两种诗体——定型诗体和准定型诗体。汉语诗歌的“新诗革命”是在“诗体大解放”的口号下产生的,百年新诗历史正是新诗诗体的格律化与自由化多对抗、少和解的历史。新诗是否应该重视诗体建设?新诗的诗体建设应该重点建设格律体还是自由体?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新诗研究者。在2009年8月的“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上,不同学派的新诗学者展开了激烈的“诗体之争”,出现了多种观点:新诗应该建立定型诗体,新诗应该建立准定型诗体,新诗应该无诗体;新诗应该是格律诗,新诗是自由诗,新诗应该偏向格律诗,新诗应该偏向自由诗;新诗的诗体建设应该偏重音乐形式,新诗的诗体建设应该偏向视觉形式;诗体建设是伪话题,诗体建设是当务之急……透过学者们的争论,不仅可以了解新诗研究及创作的现状,特别是新诗研究界的热点话题;而且可以弄清新诗的文体特征和文体价值。  相似文献   

16.
谢榛立足于诗歌的构思与创作,在<四溟诗话>中提出了"诗有四格,曰兴,曰趣,曰意,曰理."其中的"兴"是指诗歌创作的欲望或冲动;"趣"是指化实为虚;"意"是指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理"是指诗歌的表情达意合理.诗之四格缺一不可,必须内在和谐.  相似文献   

17.
"诗法"理论,是中国古代诗论的核心命题之一.<莜园诗话>诗法理论大致可分为诗法"辩证观"、诗法"主体论"、诗法"自然论"等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分析,可以对<筱园诗话>之"诗法"理论有较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梨花诗的口语化与中国古典诗歌通俗化趋势一脉相承,梨花诗是现代白话诗的极致——它既是对现代白话诗语言形式的继承,也是对其思想内容的反叛;梨花诗渗透着打油诗的讽刺批评精神,从原生态的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意,趣与俗是梨花诗进行后现代诗探索的两个路径。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诗人、学者庞德一生最为重要的诗学理论是意象主义和漩涡主义。国内外学界主流一般认为庞德是在提出意象主义理论之后,才偶尔发现费诺罗莎笔记中的中国诗歌正好符合其诗学理论的。他们忽略了这一事实:庞德在获得费诺罗莎的笔记之前已经接触到中国诗歌,他所提出的意象主义诗歌主张中有关诗歌节奏、诗歌用词等的理论都受到来自中国的深刻影响;而且庞德从意象主义转向漩涡主义也源于他对于中国诗歌认识的变化。因此,庞德的意象主义和漩涡主义理论具有明显的中国背景。  相似文献   

20.
晦涩诗学的提出主要以现代主义诗歌的晦涩风格为中心和契机,由此展开三个相互独立又同构的组成部分,即:新诗晦涩风格的内在形成机制;社会文化学因素在创作审美各方面对人的影响;审美接受的多义性及解诗学的建构等。其中,内在形成机制包括诗歌创作以潜意识为表现对象、使用狂欢化的语言艺术和“诗的思维术”三个方面。“晦涩风格”是新诗现代化变革的主要建设力量和成就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