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邓小平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小平发展观是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理性思考,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邓小平发展观是由很多理论观点构成的,与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是不能分离的。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形成大体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5月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的召开,这是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提出阶段;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各自的社会主义发展观。通过对邓小平和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观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看出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观有许多相似之处,邓小平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论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臧乃康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它不仅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提供了直接指导,而且左右着整个现代化的进程和全局。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学说与...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 ,主要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以现代文明作为审视民主政治的标识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用经济方式来解决政治问题 ,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思维范式的转换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式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 ,通过政治体制改革 ,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在社会稳定的状态中实现政治发展 ,这是目标、原则、途径和特征辩证统一的科学的发展观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以渐进改革作为选择方式 ,务实主义的观念模式 ,试验性的方案选择和迂回式的改革发展战略 ,共同形成了中国政治体制渐进改革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对社会主义的 认识和理解也要与时俱进是邓小平发展观的显著特点;邓小平发展观集中体现了人民共同富裕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论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志强 《兰州学刊》2006,3(12):42-44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是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通过实践探索,并经过邓小平主观努力而形成的一个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理论体系。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这一理论都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和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主要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以现代文明作为审视民主政治的标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经济方式来解决政治问题,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思维范式的转换;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式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社会稳定的状态中实现政治发展,这是目标、原则、途径和特征辩证统一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发展问题与唯物辩证法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观研究陈述一、邓小平可持续发展观的战略依据邓小平可持续发展观是邓小平认真总结我国以往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而逐步形成的。其战略依据:1、基于对中国“资源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国情的充分了解。邓小平指出要“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和经济...  相似文献   

11.
王树林 《学术探索》2004,2(8):25-28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以实现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民主的现代转型。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以现代文明作为审视民主政治的价值标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经济方式来解决政治问题,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思维范式的转换;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以渐进改革作为民主政治的价值实现方式,务实主义的观念模式,试验性的方案选择和迂回式的改革发展战略,共同形成了中国政治体制渐进改革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郭宏升 《阴山学刊》2004,17(4):28-31
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的思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对外开放的必然性;从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中反思出"不开放不行",使对外开放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通过对国际形势和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分析,做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论断;从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中得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正确判断。同时,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组织和领导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活动中,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东方的奇迹。  相似文献   

13.
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集大成之作,对我国改革开放局势及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崭新篇章。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南方谈话的思想观念仍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 ,邓小平在坚持毛泽东发展观的基础上 ,结合新形势 ,提出了不少新观点 ,实现了对毛泽东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比较两代领导核心的发展观 ,对于更好地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及其对中国发展实践的指导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可阻挡的潮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以其恢宏的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抉择,使中国积极融入到全球化的大潮中,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深入研究邓小平全球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抉择,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指出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精辟概括和重大理论创新,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立意高远,内涵深刻,具有特色鲜明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7.
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这六年的历史,是实现伟大转折的历史,是摒弃老路,堵住邪路,打开新路的辉煌的历史。应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大书特书。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以历史唯物主义利益观为出发点,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充分论证了合理的社会流动对于调动社会成员积极性的重大意义,提出了社会转型中我国社会流动的突破口、基本途径和根本标准,从而形成了具有邓小平特点的、完整系统的社会流动思想。它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何国长 《兰州学刊》2004,(6):130-133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业领域的重大创新,通过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历史演进过程和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的分析,提出了利用产业化推进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