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丹阳方言处于北方方言和吴方言的交界,方言中原有的文白异读存在两种形式,但在今实际口语中已发生变化.通过将历史材料与实际语音的对比,可见丹阳方言文白异读演变为三种状态.一、处于竞争阶段的异读;二、受词汇限制的异读;三、竞争已完成、没有异读.在竞争中最后保留的是文读还是白读,主要与使用范围,以及受到普通话的影响有关.其语音演变特点反映了汉语方言文白异读演变规律及普通话对该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前人对文白异读的比较确定本文文白异读确定的原则,从古今对照的角度分析了海南闽语文昌话的文白异读在声母、韵母、声调中的不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汉语方言中有许多语音变化及语音形式很纷杂,主要有三种情况:1.同一来源语音发生了不同的演变,形成新老不同的语音形式。2.不同来源在同一地区形成了不同的语音历史层次。3.多种来源或多种层次在同一地区共存,形成竞争和叠置局面。我们在江苏境内江淮官话与吴语的交界地带,常常看到第三种情况,有些口语词显然不是由同一韵类演变而来,有些则反映了不同的语音层次,因此不能进行同源的平面比较,但是可以视为不同来源或不同层次的语音形式在这种过渡地区的竞争和叠置。  相似文献   

4.
绍兴和议是南宋政治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宋高宗、秦桧政权借反和议为由制造的绍兴冤狱,也常常成为即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自绍兴八年(1138年)末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底,反和议者争论不休的论点里,有关金人不诚信、宋室屈节等问题,多是道德层面的评说,并非本质反和议之辞。绍兴和议缔结之后,赵鼎、李光等人及与其相交往者相继被投冤狱,与反和议关系不大,多半由于他们的政治地位及社会关系影响到绍兴和议之后的政局稳定。所谓绍兴冤狱,当是宋高宗、秦桧政权为重构政治基础而采取的非规则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5.
湘西汉语方言主要有湘语、西南官话、赣语和乡话。秦汉时期湘语已经成形。北宋靖康之乱北方移民给湘西地区带来了官话。明清时期"江西填湖广"江西移民带来的赣语对湘西汉语方言的影响力比较有限。乡话在瓦乡人迁徙到湘西之前就已经形成了。  相似文献   

6.
阿拉善盟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甘肃、宁夏两省区.阿拉善盟汉语方言较复杂,主要通行于阿拉善盟首府巴彦浩特的新巴音话受以银川为代表的银吴片方言影响较大,而主要通行于阿拉善盟其他地区的左旗民勤话则与甘肃省的民勤方言相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赣方言的历史层次分析为基点,将南昌话词汇的历史层次分为四个层次原生层(上古汉语词汇层)、外来层(古百越语词汇层)、衍生层(两汉汉语词汇层)、硬化层(中古汉语词汇层).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观察世界,正确审视和解决人们思想活动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坚定我们进行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这是当前需要从思想上政治上进一步取得科学认识和作出正确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事实证明: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9.
10.
社会历史不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所推动的物质运动 ,而是人们世代累积创造出来的“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其本质是以价值关系为媒介的主客体辩证运动过程。在一定客观历史条件下 ,主体的历史选择决定着社会的兴衰存亡。历史规律就是这种主客体辩证运动的本质性联系。它具有客观必然性 ,但并不直接规定社会的未来发展进程 ,不表现为不可改变的社会发展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李晔 《阴山学刊》2001,14(4):61-64
历史规律是唯物史观及一切历史哲学的核心问题.历史规律的研究和把握以对历史事实的认识为基础,历史认识是历史和历史规律的中间环节.历史规律的研究涉及历史认识的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也需要广阔的视域和更多元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更好地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今日民族复兴大业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对中华文明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研究任务。文章运用唯物历史观梳理、概括和总结中华文明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回答了中华文明为什么在近代遭遇到“亡国灭种”空前危机和中华文明焕发面向世界的新的生机活力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新时代中华文明要为世界人民做出较大贡献的论断,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由于对唯物史观理解不够,在传统唯物史观指导的史学研究中存在把历史规律简单化的倾向.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才能理解历史规律的层次性.历史规律应该划分为一般规律、阶段规律和领域规律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由于对唯物史观理解不够,在传统唯物史观指导的史学研究中存在把历史规律简单化的倾向。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才能理解历史规律的层次性.历史规律应该划分为一般规律、阶段规律和领域规律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5.
赣方言形成于何时?半个多世纪以来,不少学者进行过有益的探讨与论述,虽未取得一致的意见,但这使人们对赣方言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据历史文献与考古材料研究表明,赣方言是南方方言的一种多源结构体,其形成不单与汉代以后北民南迁的影响有关,而且还同秦汉之前的族群互动、地域语言文化传统等因素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唯物史观的历史规律学说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树栋 《社会科学》2005,2(9):129-133
唯物史观揭示的历史普遍规律,并非是若干个在时序上前后相继的具体历史阶段构成的某种固定的历史演进图式,而是历史运动的内在的、本质上的因果必然联系。在唯物史观的体系中,普遍规律是一种科学抽象,它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只能表现为特殊规律。因此,决不应把唯物史观揭示的历史普遍规律释读成适用于一切民族、一切时代的历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论历史规律形成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活动与历史规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历史主体与历史活动本身具有层次性和内在制约性;历史活动主体具有物质性;人类活动本身具有主观、客观双重性。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生成、觉醒和勃兴,始终伴随并统一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民族的起源中孕育,在各族人民共创中华的过程中逐渐生成,在近代中华民族对外抗争中初步觉醒,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共谋复兴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走向勃兴。在这一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归属、维护、发展等各层次内涵不断丰富,其状态也从自在向自觉再到自为转变。其演进是实体发展与意识进步双向互动的过程,是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而不断递进深化的螺旋上升运动,是顺应历史趋势与自觉构建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20.
西汉至南北朝时期——汉语在西域取得一席之地,唐宋时期——西域的部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能说汉语,元明时期——汉语在新疆的使用有了扩展,清朝——新疆汉语杂胡戎。内地移民与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新疆汉语方言北京官话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居民在五方杂处、没有主体方言条件下自然选择的结果。新疆汉语方言呈现出受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和古汉语的遗留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