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修改评价的要求是:可以组织学生采取自评、互评等自由灵活的形式,教会学生基本的修改方法,掌握常用的修改符号,学会修改评价作文,不断提高修改评价作文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修改水平,我们在平  相似文献   

2.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主题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表现出来思想认识,体现了作者对所选内章内容的认识角度。"千古文章意为先。"宋朝的范温说"老坡作文,工于命意,必超然独立于众人之上,于世人意外别出眼目"。那么如何能多角度地思考,使自己的文章想所未想,发人所为发力,求立意高远呢?我认为应在这几个方面认真把握: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决定语文教学水平的根本因素,然而在现行小学习作教学中的批改、讲评以及学生评后修改作文时普遍存在着不容回避的三重三轻问题:一是重写轻改,教师认为提高写作能力,要靠多练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是提高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下面就我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发表一下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6.
古人有言:"文章不厌百回改".大凡佳史都是改出来的,而绝非独撰.评改是写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很关键的步骤.俄国作家契科夫曾说"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的不好的东西的艺术."足见修改在写作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重点难点,教师难教,学生怕写。因此,小学生作文存在着一个“空”、“呆”和“硬”等多个方面的毛病,一是内容会出现空洞无物,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会出现套话、旧话和空话,甚至是写了很多没有把自己想要写的东西写出来,比如针对人物的描写,大多数都是写:脸是圆圆的,大眼睛、浓浓的眉毛、乌黑的头发和大眼睛等之类的话语,所以更加不会用非常逼真形像的词语去描写自己想要描写的人物。文字相对苍白呆滞,不会运用修辞的手法去增加句子的可读性,学生只会用干巴巴的句子写出来,更不会发挥自己发挥自己想要发挥的想象,导致对事物无法正确和生动地描写,使文章读起来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年年岁岁文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面对学生的作文,我们常有这样的感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情要真,虚情假意犹如剪刻的纸花,没有生命的活力,情真意切的文  相似文献   

9.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的读书与理解书中内容的关系,其实,这一方式用于作文教学指导,同样是妙招.这里说的读有三个层面,一是教师读好的文章;二是让学生读自己的作文;三是让学生读评语.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诸能力的训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见,小学生作文是练笔,是习作,它不同于写作,更不同于创作。而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也是决定学生走稳习作之路的关键一步。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贫乏,知识面狭窄,语言积累不丰厚,使许多学生一遇到作文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也挤不出一个字来。这样作文不厌倦已是不错了,更别说兴趣了。如何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乐说,是当前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
初中作文修改训练序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有必要安排一个科学合理的训练序列,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作文修改的能力。本文就初中阶段作文修改训练序列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正万事开头难,作文也如此,头开得好文章写下去才顺畅,开头怎么写?李凌老师说:"扣题、定位、引下文。"其实,他说的是文章开头的要求,下面我介绍几种可操作性的开头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体验式作文教学是作文教学的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体验式作文教学"是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仔细观察,表述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去寻找、感受文章的美,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进而创造出自己的美文.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够显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的特点.学生要想提高语文水平,在语文学习中真切地感受美、获得美,从而创造美,首先就离不开教材这个重要工具.语文教材的美,主要体现在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意蕴美等几个方面,其次是教师教学的语言美、仪态美等,还有学生作文的语言美、结构美等等.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作文最大的也是最难解决问题有两个:一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二是语言匮乏,写不出文采.导致作文语言匮乏、内容空洞的主要原因是储备不够丰富.一篇文章看来不长,但却是作者的思想、生活、秩序、文字(技巧)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如果把文章看成一个点,那么,要写好这个点,作者就需要储备许许多多的面,并调动这个许许多多的面来支持这个点."积之愈厚,发之愈佳."反之,文章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说,积累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活动,它具有一般思维的性质,又具有独创性、突破性和新颖性。创新思维的结果是实现知识和信息  相似文献   

17.
当前,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作文语言贫乏、情感淡漠。追其根源主要是学生脱离生活,缺乏丰富真切的生活体验。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以下小学作文教学策略:作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作文教学要提倡发掘习作的个性源泉、作文教学要加强语言训练和思维能力。赋小学生作文以生活的气息、生命的灵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生活认识水平增强作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切实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必须抓好作文之"源",即学生实实在在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狠抓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只重视教学过程质量的实践与研究,而情感因素的培养却一直被忽视。因此,学生视作文为苦事,写作是消极应付,写出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多年来我一直在从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因学生作文而犯愁,要教学生写作,不知从何处入手。作文教学处于一种自由状态: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能力,随意安排作文讲解与写作,效果有好有差,良莠不齐。其实从文学的根源追寻一下,让学生明白写作的素材源于生活,是对生活艺术化的整理这一道理,学生写起来就会轻松许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