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双创”教育,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必要搭建更加规范系统的“双创”培养途径。该文通过总结广州华商学院的“双创”教育实践,搭建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框架,明晰学校层面提供的前期支持。再以广州华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为例,基于地域化、专业化、公益化的原则,以培养师范生的“双创”能力和教学素养为目标,构建面向师范生的夏令营“双创”模式。探究创新创业和教育实践的融合点,挖掘了地方企业和专业需求的匹配点,重构学生分层实践锻炼的成长点,并基于该模式指导师范生完成了首次夏令营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等重要问题,立足衡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目标,探索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新模式、新机制,推动“双创”教育模式的改革,形成“搭平台、重创新、强服务、出成果、育人才”“五位一体”的“双创”教育生态链,助推政府、高校、企业、行业等多元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新形势下,我国高等院校对“双创”的认知和研究进一步深化,培养体系与“双创”教育融合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思政教育、人文教育为基础,通过理论与实践融合、创新创业融合、校企协同融合的培养方式,构建了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1基础+3融合+4项目”培养体系。该体系以项目为驱动,实现了“双创”模式与项目驱动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4.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赋予高校的新使命,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实践方面都进行了大量探索。基于自身学科专业特色优势,以培养高素质“双创型”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的,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逐步构建“广谱联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期为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体系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该文从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校内外双协同的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体系。该模式为完善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职业院校竞争力的现实需求。高职院校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需人才的培养基地,应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双创”教育生态体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引擎,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该文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价值及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理清教育理念,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培养方案,创新实践载体”等途径,讨论如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对“双创”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双创”教育和实践训练。课程是高校实施“双创”教育的关键载体,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双创”教育课程建设,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及搭建实践育人载体,以彰显课程的教育指导性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双创”教育课程应顺应时代发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优质网络资源,打造高质量网络“金课”,同时,融入实践训练,提升大学生的“双创”意识、素质和能力,促进大学生从想创业到敢创业。  相似文献   

8.
“双创”育人体系建设是地方应用型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践行“以人为本、学以致用”教育理念,实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内涵式发展思路的关键支撑。该文在剖析“双创”育人体系建设存在的现实挑战及困难的基础上,结合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双创”育人方面的实践,紧扣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教育管理逻辑,深入解析了“三全育人”视域下“三全三融”“双创”育人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总体规划以及具体举措,以提高和夯实“双创”育人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过程考核在促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基于OBE理念,融合“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课程提出了“发展性评价、分层级考核、能力考核点、标准化评判”4个考核原则,依托三维考核总体目标和7个考核细化目标,采用体现过程考核目标的4类“能力任务”及相应考核评价方法的过程考核体系。实践证明:该过程考核体系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和主动学习意愿,促进学生“双创”能力提升,对我国高校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考核方式改革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学徒制与“双创”教育的耦合对培养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为提升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理念,提高学徒制在“双创”领域的育人效果,基于对中国特色学徒制与“双创”教育内涵、耦合性及耦合条件的分析,提出耦合路径,即在“政校行企”多方协同下,实现基于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实践平台、师资团队、课程教学等层面的耦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强音,新时代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地方高校理科人才“双创”教育生态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不足。该文立足地方高校理科人才“双创”教育理念和改革方向,结合理科的学科特点、学科资源等优势,以生态教育建设为核心,从教育理念、体制机制、师资队伍以及资源建设等方面推动“双创”教育的健康发展,让“双创”教育生态建设做到可持续、循环、协同、开放,积极构建地方高校理科人才“双创”教育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改革的重要措施,而教师是“双创”教育的实施主体,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基于“双创”背景,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学现状,并从创新创业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培养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期通过此研究,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角色转换路径提供借鉴或参考,从而更好地提升高职教师的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3.
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容较多,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项教育内容。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注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通过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既能提高大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高校全面落实教育创新性改革工作,培养社会各领域优秀人才,促进社会整体发展和创新。严格遵循“双创”教育原则,制定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保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符合新时期教育要求的基础上,转变教育观念,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需要的人才也从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物流管理专业作为横跨多领域学科的交叉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更具代表性。该文从新时代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双创”能力培养出发,剖析当前新形势下普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本专业教育改革和专业人才“双创”能力提升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社会需求的方向。目前,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还是以专业教育为主,如何在专业教育中实现应用驱动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当下“双创”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该文分析了应用型高校“专创融合”教育现状及问题,以市场需求为先导,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构建了“专创融合”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矩阵,以及工业工程专业“双创”教育的实践体系,提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法,不断提升“学研创用”意识。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增设新生研讨课、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课,并开通创业类毕业设计通道,加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形成横向课程内容“专创融合”、纵向“双创”能力逐级提升的专业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基于“多元融合”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利用“纵向班”和“多导师制”加强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深化培养,并进一步整合了协同创新教学平台,有效促进了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双创”升级版是新时期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指导思想,“专思创”融合教学模式是实现“双创”升级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双创”升级背景下深入开展高职院校“专思创”融合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首先明确了“双创”升级背景下“专思创”融合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然后分析了制约开展“专思创”融合教学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专思创”融合的具体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要求化工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还要将绿色低碳教育思想贯穿培养全过程。该文从目前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以培养“双碳”领域创新人才为目标,开展基于“双导、双创、双团”教育新模式的“双碳”人才培养,同时结合贵州省现代化工高质量发展需求,强化科教协同,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绿色低碳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高职院校通过新工科教育培养“双创”人才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不高、人才大规模定制化和精准化培养不足、育人项目成效不显著等突出问题,参照产教融合逻辑框架,依据“三全育人”理念,通过厘清“双创”人才培养目标(人才链)、提炼“双创”人才能力结构及开发培养内容,从全过程培养环节(创新链)、全方位培养方式(产业链)、全员培养形式(教育链)三个维度构建新工科“双创”人才“三全育人”培养机制,设计培养路径及评价体系。研究可为高职院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实践“三全育人”机制,培养高质量“双创”人才提供指引及思路。  相似文献   

20.
该文对北京地区6所高职院校4个年级的在校生进行调研,了解了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使用SPSSPRO列联(交叉)分析对调研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参加“双创”大赛的兴趣非常高。使用SPSSPRO频数分析得出,“双创”课程较少且缺乏专业知识、跨专业团队组建的渠道不够通畅、“双创”大赛参赛信息了解不及时和缺乏有吸引力的奖惩制度是目前影响学生参赛的主要问题。在高职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如何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赛促教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畅通跨专业学习渠道为学生团队提供更多的组队平台、健全学校的参赛奖励机制和“双创”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真正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学生对“双创”大赛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