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社会对工科人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为高校人才培养赋予了新的内涵。为此,该文以岭南师范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针对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能力为导向的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策略,制定了课程成绩考核标准,旨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实施教学改革,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都有了明显提高,该教学改革方法可为其他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响应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以下简称《纲要》),使《纲要》提出的课程思政工作在应用型大学工科专业课教学中顺利实施,需要基于课程思政重构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以为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提供依据;加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培训,以提升教师思政内容融入教学全过程的能力;同时要求专业课教师要身体力行,课程思政工作从自我做起,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形象,又要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将课程思政内容予以融入;并设置合理的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考核激励机制,以促进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阐述目前智慧工地课程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资力量薄弱、考核机制落后等问题,结合新工科理念,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要求为标准,探索并提出强化实践教学质量、打造“工程师+教师”的教学团队、建立多元化课程考核机制等具体改革措施,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改革探索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建设为能源动力类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实践教学对于深化理论知识、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能源动力类基础课程《工程热力学实验》为例,介绍了复盘式教学的改革探索,以期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战略支撑,为其他工科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新工科教育改革中新理念、新要求、新途径为指导,以“夯实基础、躬行实践、重视创新”为教学目标,分析了安全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从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搞好各类比赛、改革教学过程评价等方面对高职安全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将创新能力培养理念引入高职安全管理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中,体现新工科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该文基于我国新工科建设要求,围绕OBE(成果导向教育)教育理念,针对目前材料加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结合材料加工技术基础课程特点、内容深度及产业需求,设计了符合OBE教育理念的教学目标,并进行了“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探索。经过系列探索,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为高等工科院校材料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融为一体,提升"思政+"专业课教学的有效性是高校课程思政关注的重点."思政+"专业课教学要求思政功能要凸显、案例要鲜活,目前实践操作主要面临缺乏示范带头课程、专业课教师备课质量以及教学实施质量不能保证等问题.该文讨论了以典型案例进行"思政+"专业课教学的实施步骤,探讨了"思政+"专业课建设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工程教育认证、新工科和课程思政等新形势和新需求下,专业课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和核心环节,传统的课程目标和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社会、企业和学生发展的要求。该文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专业核心课程机电装备设计为例,围绕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搭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平台,设计案例库,凝练了问题导向的教学案例,完善了一体化的“体验式”项目大作业,实现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经过两轮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课程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机电系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得到了企业和师生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等数学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工科专业重要的基础核心课,其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针对课程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开展基于BOPPPS的多元混合式教学、优化考核评价的创新举措,旨在持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课程教学质量。创新举措能够为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占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亟须全面推进高校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改革。当前高校工科专业核心课程普遍存在实验设备缺乏、平台建设落后等问题,导致实验环节无法有效开展,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基于上述问题,该文结合自动化专业教学实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自动化核心课程为基础,探索创新实践共享平台建设新途径,提出“兴趣激发—基础夯实—综合实训—项目升华”的“递进四层级”课程平台培养新模式,助力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该文探讨了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新工科建设需求为契机,积极探索工科与艺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相互交叉的可行性,探求工科与艺术交融的新思维、新方法;详细阐述了“工艺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群设置、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工程制图基础是理工科本科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然而,传统的工程制图基础教学不能匹配新工科的研究与实践的要求。该文探讨了工程制图基础课堂模式、教学方式和知识传授手段等问题,提出了案例型教学的新思考,并进行了实践探索,强调从“多而全”向“少而精”的理念过渡,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兴趣引领和价值取向,以期为工程制图基础课程的高质量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适应国家战略发展和人才培养新需求,对具有鲜明医工融合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该文通过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实施路径,旨在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善于思考和敢于创新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医学成像原理为例介绍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当今各行业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高校的教学模式也应随之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新的时代和环境。除了理论课程的教学,工科专业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也在提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维和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文简要介绍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实践教学改革以产教融合为核心,采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丰富和改革实践教学,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精神都有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5.
刘跃峰  秦国华  韦雪岩 《学园》2011,(23):71-71
本文主要介绍了独立学院计算机辅助绘图课程改革,对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改革的思路与实施办法,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与认证结合”的软件类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在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OBE理念出发,重新设定了实践教学目标,采用“组长负责制”分组组织实施,建立多节点考核评价,强化过程管理,及时分析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并持续改进教学。这些措施强化了以学生为本的专业认证理念,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了实践教学效果,促进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7.
工科与商科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有不同个性,这从工科《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和商科《报关实务》的课程设计比较中可看出。这两门课程教学实践的比较,对其他工科与商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流课程建设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民办高校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其中工科专业的一流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工科专业的基础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依托,结合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定位,以及工科专业课程注重实践应用的特色,对一流课程建设方法展开研究。提出了“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了项目案例,并给出了具体的教学流程。该教学方法能够满足一流课程的建设要求,同时为其他工科专业的一流课程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三融合”是指将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课程体系。“两提升”是指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一促进”是指通过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通过采用“三融合、两提升、一促进”的大学课程建设模式,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会展人才需求和国家政策引领,总结提出“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企业教学”这一企业实习实践课程教学中思政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实习中思政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校内导师情感教育、校企联合构建思政体系,从企业教学真实工作任务中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从重构企业教学思政目标、教学组织模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会展专业企业教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有效提升了企业教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并为校企合作其他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元素挖掘、思政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