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新中国建立就开始着手进行现行方块汉字的改革工作,而且确定了改革的方向是拼音化,即以拼音汉字代替现行的表意汉字,至今已三十多年了。在党的领导下,文字改革这项工作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迎。但是,从“四人帮”干扰、破坏以来,文改工作在其前进的道路上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其某些方面甚至出现了倒退的现象。这一后果,尤其在今天,严重地影响着四化的前进步伐。因此,我们不能不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提出宋加以讨论,并需迫切着手解决。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思想障碍问题。诸如:文字改革是否一定要废除汉字?汉字是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7,(3):138-140
从80年代的伤痕、反思小说,到90年代以后对日常生活的记述,张宇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在创作思想方面既有坚持又有变化,从使命意识到生命意识,坚守不变的乡土情怀,就是张序二十多年创作思想演变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轨迹。  相似文献   

3.
从马克思的简单协作理论到邓小平的家庭联产承包思想许经勇从50年代开始,我国曾经根据马克恩在《资本论》中所创立的简单协作理论,实现了由农民个体经营向集体经营的转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及的协作,是有其特定含义的。“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是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现代阅读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强调教师与学生在课堂阅读活动中是平等的对话。阅读教学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让学生从语言、思维去解读文本,从认知理解的低水平层面上升到在阅读中尽情释放思维的闪光点,让自我成为阅读的主体,成功的驾驭文本,让我们的学生都成为有思想的人。  相似文献   

5.
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归结为“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既无可能也不充分,这是因为资本的增长速度、技术的增长速度是经济系统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内生变量,它们既不可能“根本”改善、也阻止不了我国“粗放”增长方式的发生。这些经典的“增长方式”范畴都忽视“交易费用”的存在,因而用以解决中国的增长问题就显得很不实际。中国经济增长的“粗放”根源在于低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变低效率的根本出路只能从废除不利于分工和协作的制度,建立和保护有利于分工和协作的交易制度入手。没有这些使交易费用能根本改善的制度创新,我国经济增长“粗放均衡”的状态就不可能有所转变  相似文献   

6.
转折与蜕变——朱光潜美学思想的转变王德胜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初,是朱光潜美学思想发生剧烈转变的时期。政治风云的急剧变幻,使得朱光潜思想的转变显得有些戏剧性;而由一个美学上的唯心主义者到一个马克思主义信奉者和追随者的历程,对朱光潜来说,又难免有...  相似文献   

7.
虽然马克思未曾明确而系统地阐发正义理论,但我们用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可以看到马克思正义思想内蕴于其对资本主义社会全面而深刻的透析中。尤其是通过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非正义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扬弃异化、废除私有制正是实现正义诉求之途。从对正义问题的探求中,我们也可以窥见马克思思想的革命性变革、科学性基础以及价值性诉求。  相似文献   

8.
在世纪末和世纪的转折点探究神学思考的可能性主要是为了说明自19 世纪以来由于在马克思主义、尼采学说和弗洛伊德主义的思想传统中对主体性的持续批判而造成的对启蒙运动的颠覆和对自我的现代主义的理解。从19 世纪以来,怀疑这一遗训就有助于实现一种认识的转变,这种转变大大地改变了散漫的构成和实践规则,以致原教旨主义的、系统的和实践的神学必须被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9.
战后日本汉字的平民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仁善  尚侠 《日本学刊》2006,(5):142-148
战后日本汉字的平民化问题,是近代以后日本为脱亚而全力摆脱中国文化影响的一桩个案。自明治维新前后,为废除汉字、实现国语的言文一致,日本政府与知识界便一直保持着共识。然而,最终能够做到的只是限制了汉字的使用数量,并且在战后以“汉字假名混合文体”作为国家统一的书写模式,推向社会的终端。  相似文献   

10.
“中道”思想是佛教的重要理论,它虽然是在中观派出现后才在佛教中占有更为显要的地位的,但其最初思想的形成却很早。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它的发展贯穿整个佛教史。此外,佛教“中道”思想的产生与印度其他思想流派(先于佛教或与佛教同时出现的派别)也有不少关系。大乘佛教的“中道”思想是在佛教早期“中道”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因此,搞清楚佛教早期的“中道”思想,对理解中观派等大乘佛教的核心理论,从总体上把握佛教的基本学说,有重要意义。一、与婆罗门教哲学的关联佛教在印度不是最古老的宗教派别。在它之…  相似文献   

11.
既使一个字也会有 3千年的历史背景与积淀。书中列举了从汉字起源的传说起 ,到“龙”的传说、“风”的传说 ,“仁”的传说 ,“楷”的传说等可称之为汉字文化史上主导词汇的汉语 ,从汉字与文化、社会、人类生活等的关系出发 ,做了深刻阐述。全书共 2 74页 ,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汉字文化源流探索@水上静夫 @凉水  相似文献   

12.
中日近代汉字改革运动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日近代汉字改革运动对比研究中山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肖平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就某种意义而言,正因有了汉字,中国人才得以创造出如此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不仅如此,自汉字产生之日起,它也以强大的力量不断地影响着其周围的国家和民族,进而形成了以汉字为纽带的...  相似文献   

13.
在河北宗族的建设上,明清与晚清到民初并没有大的断层,而多表现为一脉相承,这一发展特色既有其外在的原因,又有它内在的原因。从清代到民国,农村宗族的变迁是缓慢的,它的迅速衰落不是制度的废除,很大程度上也不是新思想的宣传,而是外在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头山满是近代日本右翼的知名人物,是日本亚洲主义论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本文着重从思想层面对头山满的亚洲主义进行探讨,特别是将其思想转变置于影响当时日本国家方向的主流思潮中加以考察,力争还原一个真实完整的人物形象。头山早期参与自由民权运动,在以其为主导的玄洋社活动过程中,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完成了由民权向国权的立场转变。甲午战争后,他倡导以亚洲复兴和世界和平为目标的"兴亚论"。但支撑其"兴亚论"的思想基础却是他提出的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天皇道"。本文深层次剖析了头山满的思想与行动,探寻到其亚洲主义思想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在认清其具有重大缺陷的同时也要看到他思想行动中值得肯定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汉字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与学术问题,要了解汉字“简繁之争”的实质,必须回顾历史。从中国古代汉字崇尚的历史,到20世纪初汉字问题的三次大辩论,再到建国以来的汉字改革,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董怀良 《唐都学刊》2014,(4):119-122
李石曾是清末民初的重要人物,无政府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政治上主张反对一切强权,经济上要求废除私产和货币,意识形态中进行“三纲革命”和“祖宗革命”,社会生活中要求废除宗教和封建迷信,这四个方面建构了其无政府主义的主要内容.这种思想的第一阶段是因袭西方无政府主义理论的正统无政府主义时期,第二阶段是信仰无政府主义同时推崇三民主义思想的修正无政府主义时期.  相似文献   

17.
姚贝 《求是学刊》2012,(1):101-105
没收财产刑在俄罗斯一直饱受争议,在其法典的修订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存在到废除再到"恢复"的曲线过程。但2006年《俄罗斯刑法典》对没收财产的规定并非恢复了2003年被废除的没收财产刑,而仅是增补了以前刑法典中所没有的特别没收制度的规定,是对特别没收制度的完善而已。  相似文献   

18.
黄州时期苏轼的人生及思想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东 《学术交流》2005,(3):164-167
苏轼一生足迹天涯,从京都直至海南。而在这其中,黄州时期无疑是苏轼人生及思想的分水岭。表现为人生的转折:从宫廷走向东坡,这使他远离了官场的喧嚣,回归于自然的宁静。同时苏轼的思想又体现为从执守儒学到三教杂糅的充盈:其儒学精神、道家风采、释者情怀使昔日的苏轼渐渐隐去,一个崭新的苏东坡却潇洒地向世人走来。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忧生情怀和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是王国维求学、治学的直接动因和内驱力,也是他构筑以“境界说”为核心的文学、美学理论的起点和内核。因此,其境界说的各个组成部分都突显了以人为中心的特点,强调作者要有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高度自觉,从审美—艺术中超越痛苦,得到精神升华,从而写出有境界的好作品。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熔中西哲理诗趣为一炉者,也是第一个有高度人文自觉的大师,这种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探询和从学术中求得真理与解脱的执着已渗入其血液,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生命价值与学术价值融为一体,学术境界与人生境界成为一致。因此,在文化衰落、学术不存,连退回书斋独善其身也无可能时,便以生命殉文化、殉学术,在追求生命意义的完美中写完了人生境界的最后一笔。  相似文献   

20.
在教材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课堂教学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由以前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模式。当然这种转变也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要有计划性,既要有学科的大计划,也要有教师自己的小计划,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班级特点,进一步修订教学过程,计划好每一堂课的细节,做到既有大学科的特点,又有每一位教师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