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批评和表扬时教师管理学生的两种方法。相比较而言,批评之法用的更多一些。大量的教育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表扬,学生乐于接受;批评,往往引起学生反感。教师批评学生很容易,但真正让学生从心底接受批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也往往感到批评学生是件难事,效果往往会令人不太满意,有时甚至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2.
何力 《东西南北》2011,(7):12-12
最近遇到一次博弈,令人浮想联翩。这是不久前我亲身经历的一幕:冬日的早晨,数以千计有孩子参加2011年高考的家长来到一个剧场,他们得到通知.一个高考志愿填报辅导机构将举办免费讲座,当然也是推销他们的服务。主办者显然低估了家长的热情,剧场坐满了,过道也站满了,还不断有人涌入。剧场说,为了安全,  相似文献   

3.
黄秀珍 《生存》2020,(13):0215-0215
2014 年 6 月从大学毕业,同年 8 月底走上神圣的三尺讲台开始了我从小就已认定的梦寐的教师职业生活,也算是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我一直坚信教师是一个可以发光发热带给学生满满幸福感的职业,正如《美国最优秀教师的自白》一书,这书中是由许多真实而感人的小故事编织起来的,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提供了经验以及指导,读完这本书,他们让我感受到他们心中对学生那种无私的爱, 爱,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爱学生,也是我们做好老师的最大动力,正如书中谈到“改变世界。从每次改变一个孩子开始”,关爱学生,关注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思想还在萌芽阶段,从而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社会学系的教师,常常有学生问我,“我们毕业后将来能干什么?”对于同学们的询问,我感到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确实,和那些正热门的经贸、金融、外语类专业相比,似乎社会学专业的学生除了教书、研究外别无选择,社会对它的需求并不见旺。最近我从美国社会学学会寄给我的有关资料中发现,美国社会学界的同仁们也同样关注这些问题,他们就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就业情况作了抽样调查,以向社会展示社会学的职业魅力。现转录于此,供读者参考:美国社会学学会近期就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等几所院校中获得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5.
正无论在班主任工作、还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学生,我们该如何面对他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但是出发的基点一定是"爱的教育"。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用爱激励着他们的自信心,他们便会在老师的关爱中成长、进步。仅以两个孩子的故事来分享我一直践行的——爱的教育。我班有一位同学,姓高,我始终认为他是我们班领悟力最好的学生,没有之一。他待人彬彬有礼,也特别喜欢体育活动,无论是篮球足球,赛场上总能找到他的身影。可是他有一个致命的毛病,就是上课睡觉,叫不醒的那种睡,好不容易叫  相似文献   

6.
娜仁其其格 《生存》2020,(8):0120-0120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机遇。当然,随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又会遇到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读了贵刊《凡人致富路在何方》一文,感想颇多,既然为此展开讨论,也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凡人不致富,致富不凡人。凡人致富只是一个美好愿望,是富人送给穷人的一张永不兑现的空头支票,是水中月、镜中花,尽管新闻媒体,口头传播,经常可以看到、听到一夜暴富的个案,但是这样的机会落到普通老百姓身上的概率又有多少。尽管在我们身边,常常听到“某某发了”的惊叹,但是,如果我们赢下心来。细细看看那些真正发了大财的人,回顾一下,他们发财的过程,也许会得出一个比较公正的结论,他们根本不是凡人,他们即使不是大款,也会成为其…  相似文献   

8.
张卫东 《生存》2020,(11):0227-0228
英国有句谚语说:“世上没有不生杂草的花园。”学生是花园,而教师就是打理花园的园丁。竞相开放的花朵中有娇艳的、茁壮的。更有那些长满刺的。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后进生时曾说过:“这些孩子是人类的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 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我所要做的,就是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给他们阳光和雨露,帮助他们成长。  相似文献   

9.
江娟 《生存》2020,(15):0129-0130
我国有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这些留守儿童无论在学习、生活,还是在心理发展方面都遇到许多问题。尤其是那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山区留守儿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难题。探寻他们的成长足迹,寻找更有效的途径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值得我们山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就像父母一样,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予他们一些相关的信息,从而影响他们的言行举止。而对于培智班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组织和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关键。为此,能够让那些培智班的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我们班主任必须勇敢地承担起这个责任,接受这个挑战。  相似文献   

11.
刘鹏忠 《生存》2020,(9):0210-0211
“学困生”,后 20%的学生,我们以前称为“差生”,不管如何称呼,我觉得都不应歧视他们。他们并非天生,而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形成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理解,尊重,鼓励,帮助他们,分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相信他们身上蕴藏着可以成功的巨大潜能,并对每一个学生寄予期望,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和希望。  相似文献   

12.
刘恩银 《生存》2020,(14):0178-0179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在一年级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具备了数学计算能力和数学问题意识,怎样更好的去引导他们深入探讨二年级数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爱学习,会学习,能学好是我们教师值得探讨思考课题。  相似文献   

13.
过好亲属关     
对于腐败,人皆恨之,可是那些握有实权的干部,走上腐败之路,原因就在于骨子软,过不了亲属关,以致不知不觉中被拖下水,结果害了别人,更毁了自己。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搞不正之风的人,当他们正面碰壁之后,并不就此罢休,而是"曲线救国",将注意力转而集中到那些干部的家属身上,企图从她们身上打开缺口,进而达到他们各自的目的。这时,如果他们碰到的家属是一个廉内助,他们的别有用心就不会奏效,因为她们早已和丈夫一起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廉政的家庭"防线",从而使那些搞不正之风的人无机可乘。但是,如果他们碰到的家属不廉…  相似文献   

14.
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是一种行为,教师有责任多给学生创设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机会,从而使其学会流利地使用语言。老师要尽力安排一些语言活动,使学生感到所学语言在课堂外仍然有用。教师--求学生用所学语言自己组织活动。从而使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外语在他们日后的工作中将会大有用处。老师也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正确语句,使他们明白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从而弥补语言学习上的不足。语言服务于各种各样的生活交际的需要,只有通过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来使用,学习者才会获得更多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导入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采取的一种方法.导入不仅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教师只要善于巧设导入方法,使学生因惑质疑、产生悬念,进入发现者的角色,就会拨动学生的心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鼓起他们学习的风帆.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还没有掌握知识要点和应用法门的学生,放任不管的教育方法,让他们在自己学习和努力中实现所谓的“自我超越和成长”。只会让他们在求知的道路上失去求学的乐趣和信心,越是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对他们冷漠,对他们态度强硬,就使得学生坦言自己不敢接近教师,更加不敢提问不会的内容。这也就偏离了我们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了。与之相反的我们提倡的是和风细雨式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好时机。一位好的班主任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在这个阶段的班级管理中多些人文关怀会让学生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将来学生就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考虑,会让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也会使他们终生受益的。  相似文献   

18.
提问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师生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每一位教育者都有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达到课堂进行目标”的愿望。侃侃而谈的律师,富有激情的主持,他们精彩的表现本质上是因为在他们的言语中有高效的提问机制。但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获得高效的结果,例如我们的考试,实质上就是一组提问,但考试本身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只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考核,一种评价。作为教师,仅知道要在教学中提问学生,而不考虑如何有效提问,显然会使课堂教学僵化和低效。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对每篇课文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总担心没有讲到的知识被检测到,于是出现了教师“满堂灌”,学生“眼前模模糊糊一大片”的情况。到最后,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最令人心痛的是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日益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研究。在实践中,我们响应“与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的号召,对每组课内内容进行了整合。我们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郭龙 《东西南北》2010,(9):63-63
公司传来消息说要裁员,同事们整天都在讨论会裁哪些人,自己会不会是那些不幸的人。晚上回家的时候,我看到了邻居马克。马克是一个德国人,在西门子公司北京分公司任技术工程师。马克和他太太还有一个孩子就租房住在我楼下,因此我们有空的时候常聊天。看到马克,我想金融危机肯定也影响到了西门子公司,不知道他们公司会不会裁员?毕竟对于这些大公司来说裁员是很正常的事,而且有些大公司为了让员工处于竞争状态,总是大规模地招聘,然后大规模地裁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