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保护,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的全过程,体现了国际法原则。世界各国一体遵行的《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即1985年通过的《北京规则》)、《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即1990年通过的《利雅得准则》)、《联合国保护被剥夺自由少年规则》和1989年第44届联大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被公认为具有普遍意义和共同约束力的法律文献和国际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和儿童人权的大宪章。这些规则和公约,多是我国同意的,而“公约”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已正式加入。同国际上这些带有公理性、基石性的法律规范相比,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保护情况是良好的,运行是比较到位的。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尤其是修改后的刑法,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刑罚适用等都做了有利于未成年特点的特殊规定。  相似文献   

2.
二战以来,在个人与群体的人权保护方面有着出人意料的进步。这大部分应归功于联合国。这个进步主要是通过联合国的宪章及其实践才得以实现的。 通过各种公约、宣言和决议,联合国在确立人权的国际标准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它在实施和推行这些标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例如建立专门机构以及进行因国家而异的调查和人道主义干预等,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人权问题的政治化以及它产生的负面影响——缺乏影响和法定的权力。 当今世界所受的困扰主要在于民族冲突,且已严重到大规模屠杀以期灭种的地步,个人和群体的人权问题再一次凸现在我们面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联合国应该继续发挥干预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权。联合国应当建立解决这类问题的机构和权力。但人 权问题之根本和永久地解决,归根到底要依靠人民和政府经由社会化而达于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3.
论健康权的国家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权的发展经历了从私权到宪法基本权利和国际人权三种形态。作为人权,1966年联合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明确要求国家对健康权有尊重、保护和实现的义务。与公约的要求相比,我国公民健康权国家义务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4.
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百年变局与全球疫情叠加,公共卫生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交织,国际社会面临全方位冲击。在动荡变革期,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强权政治和逆全球化的回潮,国际社会呼唤联合国回归国际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然而,联合国回归却面临体系性失衡、主体间矛盾、机构内困境等挑战。为此,联合国回归的目标框定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上,促进国际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体系转型发展;中观层面上,缓和国际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主体之间的矛盾;微观层面上,推动国际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机制改革。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中国需要进一步在机制对接、规范融入、议题设置等维度加强协调,实现原有机制与新兴机制相统一、民族话语与世界愿景相统一、国家利益与国际贡献相统一,从而更好地推动联合国回归国际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养制度对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与国际人权公约和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基本价值目标、人权保障原则、正当程序原则、人人享有不受强迫劳动权等存在明显的冲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司法实践情况,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方式应是在基本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出台劳动教养立法、控制劳动教养的适用范围、推动劳动教养程序司法化,最终实现劳动教养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6.
论《联合国宪章》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宪章》不仅构建了联合国这一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而且创造了许多国际法基本原则和规则。为了顺应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联合国正在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革,而这种改革的合法性在于其必须依照宪章的规定进行并最终通过修订宪章的方式予以体现和保障。本文首先探讨了《联合国宪章》修订的现实动因;进而从其法理基础、法律依据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联合国宪章》修订方式和途径的特殊性、程序和过程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联合国宪章》的成功修订最终取决于包括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内绝大多数成员国的共同意愿。  相似文献   

7.
残疾人"独立生活和融入社区"的权利是由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首次提出的一项残疾人的基本权利,在欧洲议会和联合国框架文件中均有规定。这一权利起源于几个最基本的人权准则,并和其他一系列如平等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等基本权利密切相关,然而由于该权利主体的特殊性,这一权利涉及的内容比上述这些权利的总和还要大。本文通过对联合国CRPD公约和对欧盟2012年出版的《残疾人独立生活和融入社区的权利》欧洲人权专员调查报告以及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发布的《世界残疾人报告》等国际相关文献的梳理,以期对此一权利的概念进一步界定,并对公约执行的第一个五年监督期内欧盟各国和我国对《公约》项下权利保障的现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1966年12月16日,联合国第二届大会通过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我国于1997年10月27日也签署了《公约》。《公约》共有序言、五个部分31条,主要内容是:一、序言主要内容:“按照联合国宪章宣布的原则,对人类家庭所有成员的固有尊严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权利的承认,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并且“确认这些权利是来源于人身的固有尊严”,明确提出“按照世界人权宣言,只有在创造了使人可以享有其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正如享有公民和政治权利一样的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自由人类享有免于恐惧和…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尤其是90年代初以来,人权问题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焦点问题。一此西方发达国家借口对人权的关注,无视联合国宪章的有关规定,竭力把人权问题国际化,大搞所谓“人权外交”,把人仅作为推行其霸权政治的一个重要手段。美国国务院从1961年以来每年都要发表一个关于世界各  相似文献   

10.
陈敬根 《社会科学》2020,(6):101-112
作为一类与专门的国际海事安全条约共同管控海事风险的并行条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狭义海事的层面就证书相符的适航要求、主体多元的管控责任和避碰导向的海道划设等内容明确了制度构成。而基于海洋宪章和"伞形公约"的属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的"二元并存"的立法准据,不仅有效协调了其与专门的国际海事安全条约的关系,而且将缔约国的国内立法基准设定为"一般接受的国际规则和标准"与"可适用的国际规则和标准",从而实现了上位法的准据统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引入区域协同理念,旨在弥补船旗国、沿海国和港口国等国家管辖权配置的空白,以构建一种覆盖全部海域和所有船舶的海事管控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是国际人权宪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已经签署该《公约》,但尚未批准。本文指出该《公约》有不同的中文本,研究了其中比较通行的现代汉语文本,发现了其中的诸多谬误。文章建议中国政府组织各部门和专家研究《公约》的文本问题,建议我国政府确定《公约》中文作准本,以便《公约》的批准和执行。作者还提出了解决《公约》中文本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世界人权宣言》的巨大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要求尊重每个人的自由与尊严的道德纲领,二是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工程,它要求各个层次持续不断地努力,使人权在道德、政治和法律诸领域真正为人人普遍享有。人权概念合乎规范的发展在17、18世纪就出现了,导致最初的自由主义的立宪尝试;但其后日益遭到保守的反动势力或反自由主义的集体主义意识形态的抵制。《世界人权宣言》恢复和巩固了上述合乎规范的发展过程。精言》还扩大了自由与平等这一对孪生概念的含义,进一步充实其内容和相互关系。与传统的概念相比,《宣言》把18世纪的公民权概念、19世纪的政治权利以及本世纪的经济和社会权利三者结合起来,从而充实了人权的内容。《宣言》要求这些权利不分地域普遍得到尊重,使世界上人人得以享有;《宣言》启动了国际法的革命,使对遵守人权状况的监督成为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宣言》本来是《联合国宪章》设想的国际法律体系的一部分,由于它的启示,在全球和地区两个层次上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制订国际标准的工作。全球化日益强大的影响可能改变这一秩序的体系结构,因为民族国家正在失去原有的一部分重要职能。在演变中的全球社会的规范体制中人权将发挥不可缺少的整合作用,《世界  相似文献   

13.
我国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已经四年多了。显然,这个公约存在着不少缺陷,但是它的签订仍不失为反海洋霸权斗争的一大胜利。而且,在国际法典的编纂工作中,对于国际法的发展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符合《联合国宪章》第13条第1项(子款)的精神。有人称它为人类历史上一场意义深远的“海洋革命”,或称为“海洋大宪章”,洵非虚  相似文献   

14.
批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是我国人权保护的重大举措。国际人权公约在我国应具有直接的效力,我们应逐渐实现公约所载权利和所承担义务。为此,应完善国内立法;在司法及行政上也应有一些措施,确保国际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宪法权利一般条款用以表示国家对于宪法权利的态度,对于公民宪法权利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的宪法权利体系中一般条款的规定内容缺乏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国际人权公约的实施和公民宪法权利的实际享有.因此,借鉴国际人权公约和有关国家宪法的相关规定,可以从增补国家促进人权实现的义务、改善我国现行宪法权利设定的方式和明确宪法权利限制的目的与界限等三个方面对宪法的一般条款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周子琦  刘宁宁 《理论界》2008,(12):86-89
作为保护人权的国际区域性机构,欧洲人权法院在人权保护方面所作的贡献和所起的作用是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欧洲公约》之于欧洲人权法院,好比水之于鱼,皮之于毛。古语有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欧洲人权公约不仅亲手塑造了欧洲人权法院,而且见证了其风风雨雨的发展历程。因此,了解甚或仅仅大致了解欧洲人权公约的存续始末,对理解欧洲人权法院的运作及其判例有百益而无一害。基于此。本文分别从起源、适用的原则、限制性规定及其对缔约国国内法律体系的影响等5个方面对《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欧洲公约》展开了述评。  相似文献   

17.
战争并没有随着<联合国宪章>的制定和冷战的结束而结束.<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集体安全保障体制和禁止在国际关系上使用武力的原则面临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转换视角,以人权的范式--和平权来对抗国家主动发动战争的权力.因为战争是人类最大的威胁.是对人的生命、尊严、自由、财产和生存环境这些基本人权最严重的破坏.和平权被称做第三代人权,是对全球相互依存现象的回应.目前我国学界都把和平权作为一项国际集体人权,但对和平权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真空状态,以社会契约论可对和平权加以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18.
一、《联合国宣言》和《联合国宪章》中的“人权”思想 1941年8月,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西方列强之间进行了关于它们与苏联的相互关系和战争目的的复杂外交谈判。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纽芬兰附近的海上拟定了一个宣言,后人称之为《大西洋宪章》。这一宪章在两国关系方面,宣布了基于“天赋人权”的一系列国际关系准则。这些准则是: “一,两国无意企求领土或其他方面之扩张;二,凡未经有关人民自由意志所同意之领土变更,两国不愿其实现;三,两国愿意尊重一切人民选择其赖以生存之政府形式之权力。凡主权及自治权已横遭剥夺者,两国愿睹其恢复;四,两国愿在尊重其现行义务之条件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宪章>规定,秘书长是联合国的"首席行政长官".要正确理解秘书长的作用就必须了解联合国的整个使命,同时,秘书长的作用对国际生活的组织方式也至关重要.宪章赋予了秘书长两种不同性质的职能:一种是政治性的,一种是行政性的.秘书长在履行其政治职能中应避免夸大与过于谨慎两种极端,公正是秘书长工作中应竭力维护的核心.此外,国际社会中的裁军、人权、南北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自然与人为的灾难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是秘书长关注的优先事项.联合国秘书长的特殊性在于他是一名世界公民,世界上的所有难题就是他要面对的难题,但<联合国宪章>是他的理念与精神归宿,而宪章的准则是他要永远恪守的道德信条.  相似文献   

20.
论人权规范     
人权是宪法研究中的永恒话题。人权价值作为立宪主义的价值核心,往往表现在宪法文本和宪法规范之中。人权规范的本质即是人权价值的规范化表达、人权价值的法定性存在。人权规范的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从理论学说到人权宣言阶段;第二,从人权宣言到人权立法阶段;第三,从国内立法到国际立法阶段。人权规范在宪法文本中往往具体表现为人权条款。我国宪法文本中的人权条款一般是指2004年修宪时新增加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