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江广新春秋战国时期,群星灿烂,人才辈出。在这个时期,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才流动,当时有所谓“楚村晋用”、“晋材秦用”就是其明显体现。因此,有些论者认为:“从一定意义说,一部战国的历史,就是一部...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等原因,社会上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现象,在这迁移的人流中不乏各类人才。人才流动是实现人才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环节,它为各种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是人才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是我国古代第一次人才大流动。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乌托邦与近代社会主义空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古代乌托邦以春秋战国时期、汉末魏晋之际,宋元时期、明末清初最为活跃,从而形成古代史上的四次乌托邦高潮。 (一)春秋战国时期第一次乌托邦高潮古代乌托邦的开始可以追溯到“周易”的时代,但形成一种潮流则是在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际。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为了追寻理想幸福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赈灾蔡万进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仍的国家,历代统治阶级无不把救灾防灾作为其治国的重要任务之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亦不例外。可是,学术界却无专文论及。本文拟就此问题予以探讨。一、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灾况有关秦国自然灾害的...  相似文献   

5.
禅宗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有几个高潮时期。第一个高潮在春秋战国时期,持续时间约三百年,第二个离潮在隋唐时期,持续时间约二百年。春秋战国时期所以出现文化高潮,主要原因是奴隶制解体,建立了新的生产关系。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即当时诸侯园之间的交往频繁,这些交往,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  相似文献   

6.
齐鲁两国是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文化中心丛利文,李兆森探索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变化,必须溯源于先秦;而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两国,既是先秦音乐文化的一处发祥地,又是先秦音乐文化的集大成处,长期享有音乐文化中心的崇高地位。一、齐鲁音乐文化中心的形成齐鲁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7.
<正> 在中华民族从古到今5000年的历史中,有两次社会大变动时期,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次便是近现代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思想活跃的盛况,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学术高度繁荣的时期。到了近代,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的落后,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出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家都在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2000多年的帝制,五四运动掀起了文化变革的  相似文献   

8.
下面,我们来对春秋战国时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作一个总括的考察。 春秋战国时期诗歌虽然大量散佚,所余者为少数,但涉及到的社会生活面仍然是相当广阔的,较为重要而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春秋战国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期,社会在矛盾、动荡中实现着大改组、大转变。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各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的剧烈的发展,推动着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而这当中最主要的矛盾,当然还是残酷的剥削、奴役形成的阶级矛盾。如齐人在为齐景公筑长康之台中唱的《岁暮歌》:  相似文献   

9.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特别是铁器牛耕的使用,促使社会生产关系发生激烈变化,中国古代社会逐渐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社会商品经济形态亦随之产生重大变革。本文试图追寻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形态发展变化的历程,以探索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赵炜 《南方论刊》2010,(12):68-70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伦理政治的困境是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动荡的内生性原因。政治"去"伦理化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与政治变革的本质诉求。其时,革故纳新的先声先驱通过理论的先导与实践的现行挑战合法的权力与权威以粉碎解构旧制度的合理与合法性,非伦理与去伦理则构成思想界的主流,政治社会由宗法伦理的实践样式变革为道义伦理的目标性诉求。  相似文献   

11.
汉语以介词为标志的被动表述分为四个时期:甲骨文、西周铭文时期;春秋战国、秦朝时期;两汉至明朝;清朝至今。被动表述的历史沿革具有传承性,其演化过程是渐变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春秋战国社会结构的认识和理解,从许多角度来说,都仍然是亟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领域。田昌五、臧知非著《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版)一书,就是推进这一研究的成功之作。作者首先对西周时期的社会结构进行了总结性的论述,并对夏商的有关问题作了说明,在勾勒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变动的历史过程时,作者以“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关系的转变:国家授田制的普遍施行、土地私有制的发生及其特点”为题,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春秋各国土地关系的变革;战国时期的国家授田制;…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 ,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发生了剧烈的变革。同时 ,这一时期也是各民族大融合迅猛发展的时期 ,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已经形成稳定的族体 ,并和周边各民族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和频繁的交往。华夏民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 ,广泛吸收其他各民族的优秀成果 ,创造了博大精深、丰富多采的文化并渐次向周边地区幅射传播。本文拟着重对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华夏文化的南渐及其影响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8(4):157-160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独树一帜,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本文将探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以及职官的管理制度等主要问题,力图勾勒连缀出一条楚国官制演进变迁的发展脉络。透过官制,可以清楚地看到楚国是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贵族政治体制的国家,这种政治体制对于楚国历史的兴衰以及对后世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发展与演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是伦理学研究取得辉煌成就的30年。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但就其所取得的成就而言,完全可以载入中华民族伦理思想史的辉煌篇章,与春秋战国、两汉、两宋、明清之际和五四时期一样光耀史册。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伦理思想的萌生孕育时期,两汉是传统主流伦理价值观的确立时期,两宋是传统伦理思想的体系化和成熟时期,明清之际是对传统伦理思想的批判总结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批判旧伦理、提倡新伦理的启蒙时期,那么改革开放30年则是中华民族伦理文化革故鼎新、继往开来的重大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得到系统阐发和全面确立的时期,是伦理学学科全面恢复、发展和走向繁荣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二年末,文痞姚文元控制下的《红旗》杂志刊出广东那位思想史教授的《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内两条路线的斗争》一文。文章虽然加上一道“从儒法论争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的副题,实质上是用“儒法论争”作代表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去概括当时整个思想领域的斗争,对“百家争鸣”的历史进行一次“新概括”。从此,  相似文献   

17.
<正>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法律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偏重于经济而忽略政治,同时又集中于秦国的商鞅变法而忽略对其他各国变法的研究。齐国的管仲改革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变法的先声,尤其是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更具有典型意义,本文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关于音乐学术语"建鼓"一词的产生年代,学者们依据的文献不同,其观点也各有不同.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建鼓一词的各类历史文献记载层出不穷.其中,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国语·吴语>、<管子·桓公问>和战国楚简中的记载最为珍贵,这些文献中对建鼓渊源的追述和制鼓原理的描述很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9.
任侠之风兴起于春秋战国,基于统治阶层内部争权夺利政治斗争的需要,作为政治权利场中工具性质的任侠者应运而生,是任侠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不仅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反映在汉代及其汉代以降的整个中国传统社会时代。  相似文献   

20.
石兰荣 《兰州学刊》2012,(9):208-210
春秋战国时期知识阶层在"社会圈子"中担任的角色具有多元性。他们传播知识,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他们是道义的人间化身,注重通过提高自身修养实现载道的艰巨任务;他们按照"道"的标准批评社会,把参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与改造当成不可推卸的责任。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阶层进行知识创造与传播活动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