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2):F0003-F0003
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李相合教授推出的《中国服务经济:结构演进及其理论创新》是在他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成书的。这本书凝聚了作者四年多的心血,包含了作者艰苦探索所获的重要成果。可以说,本书是一本高度凝练的优秀著作。  相似文献   

2.
本书作者潘德孚,长期研究汉字编码基础理论,发表了不少学术论文。 本书附《汉字输入一日通》自学课本。只要有阅读能力的人,均可自学学会。记忆力好者,只要三小时,记忆力差,也可以在一天内学成。 本书附有“汉字拼形输入万能挂靠软  相似文献   

3.
<正> 这是一本乍看上去很平常的书,小32开、竖排、没有插图、约两万字左右,出版于1935年,全白的封面上,竖写着陶行知先生题写的《小先生的游记》,书的作者是杨应彬.令人惊牙的是写这本书的杨应彬当时只有十二岁.56年前,作者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大埔县百候中学的初中学生.《小先生的游记》是他从家乡大埔县到上海的旅行欢悲的记录,他以一个穷孩子的特殊视角,真实地反映了上海大都会贫富对立的社会生活.在当时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本书曾经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查禁,但却再版过十二次,每次两千册,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王匡同志说,他在东莞中学念书时就知道这本书,他的老师曾经向学生介绍过这本由初中生写的书.搞战胜利后应彬同志在广州的兄弟图书公司和香港的生活书店都看到这本书,当时已被解禁,此书还远销到了南洋.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偶然在北京一个小书店发现了一本书,它时髦的书名让我的眼睛为之一亮.这本书名为<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①(以下简称<解读>),封面上还写着"法学名家经典系列丛书"的字样,作者是周叶中、戴激涛,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共和主义是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的一个较热门的话题,此书应该是国内作者撰写的第一本关于共和主义的专著.然而,令我吃惊的是,这一"名家经典"竟然大量抄袭了我数年前发表的两篇论文.  相似文献   

5.
本书重版时我作了一些修订。我曾经说过,我不赞成章太炎晚年手定文集时一再刊落删定的办法。这是出于存真的考虑:一方面可以使作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写的文字保留原有风貌,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读者参照作者前后不同时期的文字以窥其思想演变之迹。同时,我也  相似文献   

6.
赵宝煦 《学术界》2001,(6):267-268
本书是姚礼明博士的政治学论文集。它汇集了作者十多年来的科研成果。作者在自序中说 ,本书是作者“生命的一部分” ,因为作者是用“生命”来从事学术研究的。我想这话的意思不外两点 :一是作者从事科学研究 ,严肃认真 ,兢兢业业 ;二是作者敢于开逆风船 ,说真话 ,不怕踩线惹麻烦。作者在“跋”中又说 :“这里没有趋时应景之文 ,也没有无病呻吟之作”。统观全书 ,可知作者所说的这些话 ,并非虚妄。我认为本书的一个主要特点 ,就是贯穿全书的求真求实的精神。作者立足于中国国情 ,坚持独立思考 ,不唯书 ,不唯上 ,敢于坚持真理。研究社会科学 ,…  相似文献   

7.
在笔者看来,韩石山新著<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中国友谊出版社2005年出版)是一本炒冷饭的书:书中的材料旧,观点也不新.当然,如果非要从这本书里找出"新",也能找到,那就是作者韩石山对鲁迅的刻意贬低和打压.该书封面上有一句话:"新文化运动以来对鲁迅最不认同的声音."在本人看来,韩石山先生对鲁迅的"最不认同"恐怕就是该书唯一的"亮点"、唯一的新颖之处.本来,鲁迅不是神,顶礼膜拜,显然不妥;但将鲁迅拉下神坛后,我们就可以对他任意贬低、随意打压吗?当然也不行.窃以为,批评鲁迅,可以,但心态要平和,下笔要公允.倘若作者在写这本书之前,就抱着贬鲁褒胡的心态,那他得出的很多观点就很容易失于偏颇.  相似文献   

8.
本书是以作者李建民先生在北京大学提交的博士论文为基础的一部专著。作者希望我为本书写篇序言。我在仔细阅读文稿后,便答应下来。因为,我认为本书选题比较重要,写得也很好。作者自己概括道:本书以冷战结束后日本的“普通国家化”与中日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为主题,从国内政治、对外政策、社会思潮等方面的变化入手,对日本的“普通国家化”进行了多角度透视和分析,认为“普通国家”政治理念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形成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新“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熊光清博士所著的<中国流动人口中的政治排斥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出版了,这本书是在作者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我作为他的导师,对于该书的出版甚感高兴.  相似文献   

10.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社科院吴功正研究员撰写的近80万言专著——《中国文学美学》最近面世了.这是作者继1985年出版《小说美学》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本书最显著的成就是提出了一个新的学科概念、建构了一门新的学科:“文学美学”.其研究意识、经验、操作方法为新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具体实例.其一,跨越性学科整合,是新学科建构的基础.本书的作者是在分析文学、美学各自属性的基础上,寻找到了它们的交切面,把这个交切面部分独立建构、独立建制.作者的做法在实际上体现了新学科建设的基本做法.即发现:发现中国文学中的美学的可存在性;分解:把中国文学中的审美内涵分析、过滤出来,而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分解又和综合相联系;选择:选择中国文学中所包含的美学  相似文献   

11.
刘光杰教授的新作《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著作,凝聚着作者多年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成果,反映了作者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一系列重大问题所作的理论探索.本书是分成专题来阐述的.不仅重点突出、分面展开,而且书中提出的理论观点和采用的论证方法更表现了作者的研究特色.将社会主义的阶段划分问题提到首要地位,是这本著作的显著特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固然要  相似文献   

12.
初拿到这本书,曾以为这是一本讨论如何对新闻舆论实施控制的书,当读了作者苏简亚同志的“前言”后,才知道本书从社会控制论的视角,着重研究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的一个控制器如何实施对社会这个大系统的控制问题,作为至今也常和大众传媒打交道的读者,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敏锐的理论创新目光和大胆突破的理论探索勇气。我们感到本书作者对中国新闻事业有着深刻的了解,对新闻事业的趋向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大系统变革进行了富有洞察力的透视和剖析,本书无论是在理论创新还是实践运用上都具有着重大的开拓意义,确实像我国新闻学界的权威人士所评介的…  相似文献   

13.
彭泽润的《词和字研究———中国语言规划的语言共性和汉语个性》(以下简称《词和字研究》,引用说明中的“p.”表示这本书的页码),2005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第1版,2007年出版第2版。这本书是作者最近10年来,围绕词意识问题思考的结晶。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紧密联  相似文献   

14.
《人口学基础》译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威兼·彼得逊所著《人口》一书的前九章。作者彼得逊在序言中这样告诉读者:“本书不是年鉴;虽然提供了很多最新的数字,但主要是以数字为例来阐明观点。本书也不是专业手册,书中所教的一些人口统计方法不是用来培训专业人员的,而是让非专业人员懂得人口学的基础知识”。这是作者对本书意图及其特点的一个很好的概括。与我国同类书籍相比,本书确很注意读者的接受程度:理论论述较少,而介绍简明实用的原理及技术方法较多;在章节布局和内容的安排上颇费匠心。  相似文献   

15.
克林凯特博士的《古代摩尼教艺术》一书,已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作者系西德波恩大学宗教学学院教授,当今西方知名的摩尼教学者。克林凯特博士在本书中,以摩尼教的绘画艺术和书法艺术为研究对象,别开生面,深达幽微。作者于宗教学素养颇深,又掌握了丰富的资料,因而在分析、考察这些艺术遗物,特别是  相似文献   

16.
评黄彦著《孙中山研究和史料编纂》骆宝善黄彦先生在孙中山研究领域中做出了某些带有开拓性的贡献。这表现在他的某些论著中,以及整理孙中山文献所做出的显著成绩。本书是作者研究论文和资料纂辑工作的文字集结。文如其题,名实相副。作者选入本书的论文虽仅有17篇,...  相似文献   

17.
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魏东博士的新著《教唆犯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 ) ,作者选择了”教唆犯”这一颇具挑战性的刑法理论难题作为研究课题 ,显示了作者可贵的学术勇气。综观全书 ,我们认为 ,本书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及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这里择其要者述评如下 :第一 ,资料翔实 ,理论综述完整。众所周知 ,凡欲从事人文学科研究 ,其基本的学术态度与方法就是在已有成果的前提下进行深化和拓展。在本书中 ,作者搜罗了古今中外几乎所有重要的有关教唆犯的文献资料 ,这从本书最后的“参考文献”可见一斑。在此基础上 ,作者按…  相似文献   

18.
读了陈维新同志撰写的《文章写作方法论》(延边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出版),很为高兴,既为写作学科有这样一本从哲学角度观照文章写作的新著问世而欢喜;也为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勤奋治学精神而欣慰.写作学界早在呼唤这样一本书了;所以这本书的出版非常及时,为正在蓬勃发展的写作理论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这本书具有开拓性、哲理性和适用性三项显著的特点.从开拓性来说:这本书博采了古今中外有关文章写作的理论知识,吸取了近年来写作学、文章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引证了大量经典性和专家的学说,简析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和作品,深入钻研,融汇贯通,从而树立了自己的著述目标,建构了自己的理沦框架,开辟了具有很多独到见解的理论阵地:这显示了较强的创造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9.
<正> 卢卡奇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一系列书籍和文章给思想界和国际共运带来了强烈震撼和冲击,而他一生的探索始终是围绕主客体问题展开的,其中《历史和阶段意识》是青年卢卡奇开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力作,在这本书中他针对机会主义和经济决定论者标新立异地提出了自己的物化观、阶级意识、总体性与中介性、实践观及认识论观点.这些观点又是和他对主客体关系的理解分不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主客体关系是这本书的“龙骨”.他所理解的客体是历史,强调的主体方面是阶级意识,这样主客体、历史和阶段意识的关系构成了这本书的主旋律.可以认为,要把握这本书就必须把握他所理解的主客体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云南大学李埏教授所著《中国封建经济史论集》,作为《云南大学丛书》之一,已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入论文十五篇,计二十七万余字,是作者的自选集。内容除序言外,大致按性质分为三组。另有两篇论文,为四十年代所写,因文体不同,所以作为附录,置于卷末,但所论与第三组同性质,可以归为一类。现就本书的主要特点,简要评介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