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德(T.Bender)的《整体与局部:美国史需要综合》一文引起了人们剧烈的争论。我不是要批评他的文章,而是提出一些建议来进一步阐述他的分析。我想直接对作者本人讲几句话,作为正在进行的对话的一部分。我认为需要更清楚地阐明公众文化这个概念。你正确地把它称之为“各种形式(包括意义和美学形式)的权力得到阐述和认可的论坛。”  相似文献   

2.
冷战的概念已经不同以往了。在本文中,我将说明,在我们的研究领域内,我们是怎样试图把冷战史定义为当代国际史的重要部分。我将强调与冷战联系在一起的一系列研究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我们将重新组合与冷战有关的概念。这些领域依次是,意识形态、技术和第三世界。  相似文献   

3.
为了澄清有关矛盾同一性的问题,我想首先必须把两种范畴的同一性概念——矛盾同一性概念和所谓同异之同的概念加以区别。所谓同异之同,也就是形式逻辑同一律即A=A公式所谓的同。它是和差别相对而言的同一性,是用以表示事物相对的自身等同或不同事物间相对共同点的概念,是我们观察和处理客观事物时不可或缺的概念或逻辑的格。譬如我们经常提到所谓求同存异,什么有无共同基础、共同语言等等,这里所谓的同,显然属于形式逻辑同异之同的概念。不论科学分类,还是日常生活中,如果离开了这种同一性概念,可以说我们简直就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无产阶级?长期来我们把农村的雇农划入无产阶级的范畴,在实践上把贫农看成是农村政权的领导力量,把贫下中农的世界观看成是无产阶级世界观,把他们的思想体系看成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如提出知识分子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就得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要改变知识分子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农村就应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等口号方针。我认为这是在无产阶级的概念问题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导致一系列严重失误的重大理论问题。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很有必要对无产阶级的概念来一次再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逻辑学界,对于辩证概念与非辩证概念的区分是有不同看法的.有一种意见认为,把概念区分为辩证概念与非辩证概念未必是科学的.我认为,在人类实际思维中存在着辩证概念与非辩证概念的区别,因此,我们把概念区分为辩证概念与非辩证概念,不仅是可能的,也是有意义的.本文仅就辩证概念与非辩证概念的区分根据、结构特点和区分的意义,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一、词义是概念的综合反映由于语言和思维的不可分割性,反映到词义上来,就使得词义和概念具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词义和概念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概念是词义形成的基础;二、词义反映概念,概念凭借词义而成为直接现实。对于这一问题,大家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在理解和阐明词义和概念的关系时,大家的意见却有所不同。其中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只把词义中的词汇意义拿出来和概念一起分析比较,对词义的其他方面则不涉及。我认为如果仅限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对词义和概念的复杂联系与关系是无法揭示清楚的。因此,我们必须从更  相似文献   

7.
“我”是谁?     
对于“我”(self)这个概念,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理解,现代西方人的自我观基本上把”我”定义为一个有物理界限、独立存在、有认知能力并根据理性活动着的宇宙。然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我”这个概念的解释却受到了挑战,安德逊(W.T.Anderson)在美国《未来》杂志1999年第10期上发表的《全球化社会中的“我”》一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云南边疆的改革开放和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景颇族地区是边疆民族地区的组成部分。“景颇族地区”这个概念应是以景颇族为主又超过景颇族的。因此,我把景颇族地区这个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延伸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概念。当然我的研究侧重于景颇族,侧重于景颇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因此,我们将从“景颇现象”谈起。  相似文献   

9.
(一) 《老子》书中的“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对我们理解《老子》的思想有着决定的意义,所以前人论究《老子》,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一点上。随着对“无”的理解的不同,也就形成了关于《老子》的不同学说。就当前来说,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分歧,因此对它作进一步的探究,我想不是没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正> 长期以来,在我国哲学界,对于绝对真理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理解。我认为,这里的关键是没有把绝对真理和真理的绝对性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弄清楚。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 一、绝对真理和真理的绝对性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在我看过的各种哲学教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学习鲁迅杂文时,首先就遇到一个问题,“杂文”这个概念的含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在鲁迅研究界有过争论,至今认识仍未取得统一。大致有这样几种意见:(一)认为鲁迅杂文是一种文体。瞿秋白把“杂文”和“杂感”看作同一东西,有把杂文当作文体之意。后来有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讨论相关的议题包含着我们对当下乡村以及乡村研究的某种忧虑和不安。它让我们反思,乡村的问题与乡村发展是否仅仅只是乡村的问题,或者仅仅只是一个局部的、区域性的议题。这种反思承载着我们对仅仅把乡村视为一个局部的议题感到不安。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令我们思考古人"小乱避城、大乱避乡"背后的蕴意。在城市风险加剧之际,我们需要重新评估乡村对于中国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于我们认识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掌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仅就学术界有争议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关于局部危机和中间性危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从现象上划分,可以分为两类:局部的经济危机和周期性经济危机。局部经济危机这个概念是马克思批判李嘉图等人的危机理论时提出的。在马克思的  相似文献   

14.
我对中国文化和思想主要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曾经提出了中国人的三个传统思想精神:"大一统"、"中庸"和"自省",我想可以把这三者理解为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另一个是中国人到底是以怎样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的?我想可能是这样的,中国哲学与文化中"道"、"仁"、"礼"、"理"等也是经过思维高度抽象的语词,只不过这些语词不是对象性的概念,它们的内涵体现于人的思想与行为,体现于人所面对的实际生活.这样,我们的祖先就把这些语词与某一类作为、或者某一类事物联系起来.我使用一个现代的词汇"模式"来概括这种思想方法,并把中国哲学与文化中的思想方法叫做"模式"的思想方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模式"的思想方法,如何评价这种方法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价值,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概念究竟反映什么?一种意见认为,“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另一种意见认为,“概念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我认为前者是恰当的,后者是不妥的。 一、概念只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为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特点是表面和片面的东西,反映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偶然性。理性认识的特点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毛泽东选集》合订本261页),揭示事物的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在晚年时异常关心教育问题,我认为可以把这看作这位伟人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精神遗嘱。他不是那种拘于某个特定领域的科学工作者,而是一个对精神事物有着广泛兴趣和深刻理解的大思想家。他十分清楚,从事任何精神创造的基本因素是什么,因而教育应该为此提供怎样的条件。在他的有关论述中,我特别注意到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7.
传统逻辑的定义理论似乎是毫无问题可言,但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却往往发现其规则和方法尚有不少方面值得讨论。一、“同语反复”是不是逻辑错误?现行逻辑教科书几乎无例外地把定义概念不能直接包含被定义概念作为定义所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则,并认为,如果定义概念直接包含被定义概念,那就是犯了“同语反复”或“同义反复”的逻辑错误。依我之见,定义未必需要这榉的“规则”,用“同语反复”或“同义反复”来概括某些定义方面的逻辑错误也不一定妥当。“同语反复”就一定是逻辑错误吗?我们不妨来比较一下两组定义:  相似文献   

18.
在《普通逻辑》(修订本)中,把概念定义为“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这一定义比较恰当地揭示了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它的特征,有其合理的因素。但是。如果再深入地探讨一下,就会发现这个定义仍然不够明确,主要表现在它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它不能彻底地说明概念的客观性;第二,它没有完全地揭示概念的社会性与历史性,从而还不能充分地说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第三,它还不能容纳虚概念,无法揭示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我们认为,造成概念定义存在着以上问题的关键是对象这个概念的外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试一试弄明白:是否存在着能把主客体联合成一个概念结构的哲学?在我研究了物理学之后,马赫的哲学在这方面使我大吃一惊,因此我转向实证论,因为马赫是一位哲学家中的杰出代表.之所以这样使我吃惊,是因为马赫的意图是:如果说感觉是唯一基本的存在,那么就大可不必去理解主、客体.马赫称“感觉”为“要素”.并且他还让人们理解:做为要素的感觉不是主体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客观的、第一性的.说实在的,我觉得这个理论不够明确.反对这个理论的意见之一是:我们常讲的,能给我们知识的那些事物,如果用哲学语言表达的话(马赫的),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称那些实际存在为感觉.并且用马赫哲学语言表示的规律——不仅是表示真实感觉之间的联系,而且还常常表示各种可能感觉之间的联系,这样一米就能使我们预测感觉,即经常可以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情.于是企图弄明白马赫思想的真理性和错误何在的想法,就把我们引到这样的问题:“如何实现上述马赫的可能性的规  相似文献   

20.
把浪漫主义与结构主义相提并论,看起来颇有点象在风奏琴(注)和电子计算机之间寻找共同之处。众所周知,浪漫主义必然表现“自动迸发的充溢的激情”,而结构生义却要把文学文本压缩为冷冰冰的公式。但同样为众所周知的是,这些概念又是极不准确的。浪漫主义和结构主义各自是一场巨大而复杂的思想运动的标志,这些思想运动本身一直蔑视我们要把它们清晰分类的企图。我在本章中的论题只有一个,试图揭示浪漫主义和结构主义语言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