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兰经》作为经典,不仅是伊斯兰社会的宗教指导,也在伊斯兰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指导作用。其财产观念直接影响了伊斯兰教徒的商业活动、生活行为。具体地分析研究《古兰经》中有关财产观念的叙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一宗教经典中的经济思想对穆斯林社会发挥的影响,对于了解现代伊斯兰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伊斯兰百科辞典》是由西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倡议和主持,在自寿彝、罗竹风、纳忠等著名学者的指导下,组织全国二十六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由从事宗教、民族、历史、哲学、语言、文学的60多位教学和科研人员编纂,即将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中国伊斯兰百科辞书》是我国编写的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伊斯兰教基本知识的工具书。全书共收辞目4500余条,附录17部分,彩色黑白插图900多幅,约280万字。条目收集范围,以伊斯兰教基本知识为核心,兼收与伊斯兰教有关的百科知识,由世界伊斯兰教和中国伊斯兰教两大部分条目组成。其基本内容包括:教派组织、信仰教义、宗教功修、经训典籍、教法制度、圣地寺院、节日礼俗、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常用术语、《古兰经》人物及传说、国家地区、穆斯林民族、学术文化等十四部分。可供  相似文献   

3.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有权威、影响深远的一部经典,是穆斯林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准则。由于它指导着全世界八亿穆斯林的一种自成体系、相沿成风的特殊文化方式和生活习惯,所以历来为全世界学者所重视。 自1143年《古兰经》在西班牙被译成拉丁文以后,意大利文、德文、荷兰文、英文等欧洲文字的版本也相继出版。西方国家从过去对伊斯兰怀有偏见,逐步客观地对之进行了研究。到二十世纪初,研究成果已颇为可观。荷兰出版的《伊斯兰教大百科全书》是由各国知名学者共同编纂的一部巨著。费时二十五年始臻出齐。从五十年代修订的新版本(第二版)看,仪前两卷参加的学者达四百多名。成为伊斯兰研究史上的创举。当然这部巨著里《古兰经》的研究占有相当大的篇幅。  相似文献   

4.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是穆斯林信仰、社会生活和道德行为的准则,是伊斯兰教教法的渊源和立法制宪的首要依据.我国有回、维吾尔、东乡、撒拉、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兹别克、保安等十个基本上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还有汉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中有极少数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群体,<古兰经>在我国的穆斯林中流传广泛,并先后被翻译为撒拉语、汉文、维文、哈文和柯尔克孜文等文字,同时我国学者也从多方面对<古兰经>作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5.
《宁夏社会科学》杂志1997年第4期刊出了一篇题为《伪满洲国统治时期日寇铁蹄下的回族》(下称《伪》文)的文章.作者概述了先君一近代著名伊斯兰学者张子文自20年代初叶始向日本传播伊斯兰文化,且与其改宗穆斯林人士的交往,并兼及东北沦陷时期,在敌人的桎梏中,虚与周旋,继续为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做的种种努力.文章明确指出:“在当时的中国伊斯兰学者中,有像他这样高的经学和外语水平的真是凤毛麟角.他与日本改宗穆斯林的接触较早,早期在日本的游历又开阔了他的眼界.日本占领东北后,他自然成了争取的对象.他一方面要在回族的宗教、文化和教育事业上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又自有心中的尺度气节,能够保持与日伪的接触至不任伪职,已经是不容易了.”《宁夏社会科学》杂志1997年第4期刊出了一篇题为《伪满洲国统治时期日寇铁蹄下的回族》(下称《伪》文)的文章.作者概述了先君一近代著名伊斯兰学者张子文自20年代初叶始向日本传播伊斯兰文化,且与其改宗穆斯林人士的交往,并兼及东北沦陷时期,在敌人的桎梏中,虚与周旋,继续为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做的种种努力.文章明确指出:“在当时的中国伊斯兰学者中,有像他这样高的经学和外语水平的真是凤毛麟角.他与日本改宗穆斯林的接触较早,早期  相似文献   

6.
《古兰经》是伊斯兰的最基本经典,也是穆斯林信仰与生活的根本指南。便于信仰者加强自身的修养,《古兰经》经文中以常见的动植物或容易理解的事情晓谕世人,涉及信仰、生活、交往等方面,旨在教诲人们理智、健康、科学地与生存环境和谐共存,共谋社会进步。细品这些训诫,寓意深刻,哲理深奥,是获取增强信仰的最好佐证。  相似文献   

7.
对人性的探讨是哲学研究中的主要论题,明末清初时期的中国穆斯林学者们以伊斯兰教经典为据,参照宋明理学对人性研究的新观点,来阐释伊斯兰教的性命观。中国穆斯林学者把人性划分为“真性”和“禀性”,认为“真性”是人性的本质存在,人性本善,而“禀性”则是导致人为恶的根源;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正身、清心、尽性”的功修之路,成为“人极”。中国穆斯林学者通过“以儒诠经”的方式,完成了伊斯兰哲学的本土化,客观上消除了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两个文化体系之间的隔阂。  相似文献   

8.
邱双成 《船山学刊》2009,(4):208-210
人性问题是中国伊斯兰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中国伊斯兰学者以人性思想的研究为契机,为中国穆斯林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支持。伊斯兰哲学人性思想源于《古兰经》又深受中国传统儒家人性学说的影响;同时,还与中国化的佛教佛性思想有密切的关系。以王岱舆、刘智等伊斯兰学者的人性学说为例深入探讨伊斯兰哲学人性学说的深层价值对弘扬伊斯兰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伊斯兰教对理学的吸收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表古代阿拉伯文化的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一样,在中国的传播、生发过程中必然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互接触、影响,其中主要是和儒学的接触。伊斯兰教的东传始于李唐,盛于元蒙,所以说伊斯兰教所接触的儒学即是宋明儒士发展了的新儒学——理学。中国广大穆斯林,尤其是穆斯林学者(实际上他们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接受、译释、传播伊斯兰教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将理学的某些重要范畴、命题引入伊斯兰教,从  相似文献   

10.
作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在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多个方面规范了穆斯林个人生活和整体社会生活的主要准则,其阐述的社会福利思想为伊斯兰特色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及实践奠定了基础。在此以《古兰经》文本为基础,对《古兰经》降世时,阿拉伯社会经济变革背景、经文中的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基本特点等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裘禾敏 《浙江社会科学》2012,(6):134-138,161
论文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孙子兵法》英译研究概况,试图描绘主要译本在不同时期的传播规律,从历时与共时的维度比较、描摹《孙子兵法》在异质文化的运行轨迹与反拨情况,认为迄今为止因少有学者追踪该典籍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接受与影响,所以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研究的不平衡与中外文化交流“逆差”的局面;论文还就英译本的整合、典籍英译与文化输出等问题对其未来传播研究作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的穆斯林报刊是我国伊斯兰文化史上数量可观而又极为珍贵的文献,也是中国报刊史上鲜为人知而又十分重要的少数民族出版史料。《伊光》就是这样一份期刊,它可以使我们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伊斯兰教所经历的一段重要历程,展现了回族知识分子以及中国穆斯林在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关键时期,是把寻求宗教信仰自由、寻求民族平等、寻求祖国独立富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教在我国流传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进入21世纪,我国学者对伊斯兰救的研究向深度和广度迈进。近两年来撰写出版的著作虽然只有10多部,但都有新思想,新观点,这些著作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伊斯兰救历史和当前伊斯兰思潮的研究。对伊斯兰教史的研究我国学者的实力较强,但对伊斯兰救思想的专题研究比较薄弱,至今汉有日本学者井简俊彦的《伊斯兰思想史》(秦惠彬译,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2003年2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国学者马通先生的《伊斯兰思想史纲》,  相似文献   

14.
刘智(约1660--1730)是清初我国著名的回族穆斯林宗教学者,一生译著颇丰,其中《天方典礼》和《五功释义》的部分篇章集中反映了他的伊斯兰经济思想。一般认为《天方典礼》是"一部将伊斯兰教原理与中国儒家学说精编巧织在一起的伦理学著作"①,但他仔细研读此书,我们发现该书除了着重阐释伊斯兰教教义和穆斯林的行为规范外,其中的《五功篇·课赋》、《民常篇·财货》等篇章中还包含着刘智有关伊斯兰经济问题的许多独到见解和主张,而这恰恰是未引起研究者充分注意的一个问题。一"天课"是伊斯兰教法定的施舍,是以真主的名义向教…  相似文献   

15.
宗教曾经是古代社会长期支配社会的精神力量和表征文化的外在形式.在伊斯兰教的构成体系中,教法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伊斯兰生活方式的典型体现,展现出广泛的社会整合与协调作用.伊斯兰法文化对伊斯兰国家和非伊斯兰国家的穆斯林社会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中国回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法文化通过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对回族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法律行为等方面产生了直接影响,成为回族穆斯林社会活动的一种内控性生活秩序,并构成多元格局下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古兰经》和“圣训”作为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不仅确定了基本教义和教法,而且规范了穆斯林的伦理道德,是穆斯林处理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准绳.其蕴含了丰富的慈善思想与观念,扬善惩恶观、疏捐散财观和扶弱济贫观是其精粹的要旨.因后世清算而散财避祸,进而扶助贫弱,三者互为依倚,紧密相扣,由此构成了伊斯兰教一个完整的慈善思想体系.另外,“六信”、“五功”也包含着慈善之意蕴,并对施舍的行为有多方面的阐述,这成为顺从真主、敬畏真主的穆斯林开展慈善活动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两番拜读高文远先生所著的《清末西北回民之反清运动》(以下称《反清运动》)一书后,深感此书主编公正,博征广引,钩沉致远,文笔流畅,是一部值得认真一读之力作。关于《反清运动》一书的史学价值、体裁构架、内容布局等方面,已有学者余振贵、马汝衍诸先生,发表了很好的评论,标高在先。我不避浅陋,试就《反清运动》的现实意义,作进一步的探讨。一得之见,求教大方。一、《反清运动》以广大西北地区为舞台,大跨度、全景式地描绘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和移植;西北穆斯林各民族反抗清廷的远因和近因,特别着力地阐述了各路反清队伍…  相似文献   

18.
蒙古西征对穆斯林世界的命运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旭烈兀西征引发了穆斯林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动,导致波斯尼查尔派和阿拔斯王朝的覆灭,建立了蒙古贵族统治的伊利汗国。伊利汗国的伊斯兰化使一个新的穆斯林文明在旧文明的灰烬中兴起;旭烈兀西征也对伊斯兰文化的发展和苏菲主义的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谭宝刚 《江淮论坛》2023,(3):43-50+193
先秦时期《老子》是诸子著作中的一种,处于子书的地位。汉简本《老子》的出土表明,至迟在西汉早期《老子》已被后学尊称为“经”且题以“经”名。此后,《老子》一书越来越受到重视,到魏晋时期完成了其经典化的过程。考之典籍可知:《老子》由子书上升为经典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其一,《老子》在学术思想层面的经典化;其二,《老子》在社会生活层面的经典化。《老子》以其深邃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古代中国的学术思想发展、政治和民间社会生活的走向,其经典化的过程正是这种影响逐步彰显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儒家传统经典的形成与史官文化有密切关系。史佚是殷周易代之际及周初最有成就的史官,他写作、编辑的史学、文学文献对后世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长久以来,史佚的文化成就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从现存典籍中钩沉史佚的资料,有助于具体了解传统经典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史官、史官文化的密切关系,并有可能为了解《尚书》、《诗经》、《周易》的写作、编纂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