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构建学习共同体生态模式是西藏高中理科教师教学胜任力普遍偏低的现实诉求,是促进职后学习提质增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学习共同体以专业发展为纽带,以扁平化模式运转,以共同愿景维系,创设自主型、创新型教师成长模式,形成融洽型、积极型组织制度与组织文化,练就支持型、互助型高水平人力资源队伍。西藏理科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教研员—援藏教师—本地教师”为主体组成学习共同体实体,以传统教研方式为主开展学习,以行政驱动为主协调推动,尚未按照专业共同体的理念建设。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生态模式应抓住“组团式教育援藏”政策契机,充分发挥援藏教师专业引领造血作用;抓住“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技术契机,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拓展学习时空;抓住“教育公共治理”管理契机,优化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与克莱尔·科斯尼克教授开展了对42名教师的跟踪研究。研究发现,教师较多地参与了涉及不同内容的非正式学习,尤其是从课堂教学中学习,并从中获得了远多于正式学习所能获得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教师也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教学决策者的角色,并形成清晰的发展目标与学习的重点内容。我们还发现教师倾向于忽视自己所学的学科知识。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我们明确了职前教师教育应该充分关注的七项重点内容。它们是项目设计、学生评估、课堂组织与共同体建设、包容性教育、学科知识与教法、专业身份认同和教学愿景。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大学课堂教学正面临着来自现代教育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效率优先的班级授课制与以效益优先的师生共同成长诉求,使得大学课堂教学不得不直面生源差异,在教师教学的共同体、学生学习的共同体,以及师生相互教育、共同学习的教与学的共同体三个层面,在"思想启迪、情感陶冶、共同成长"三个教学目标维度,对大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予以审视和省思。  相似文献   

4.
共同体教学就是教师以课程为依托、带领学生探求真理,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经过对美国"绿洲培训中心"共同体教学实践的研究,在共同体教学中,课堂在真理的引导下,教师成为了探路者和协助者,学生成为求真的主体,课程成为引领师生迈向真理的阶梯.三者不再分离,三者共同组成教学共同体去探求真理,是真正课堂教学的愿景.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发展是全球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教师专业发展这个术语逐渐被教师专业学习取代,专业个人主义也开始转向学习共同体。通过对国际和国内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了近十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专业学习共同体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近年来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文章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入手,阐述了在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到学习者、合作者、行动者和反思者的转变,提出了对于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路径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专业学习共同体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近年来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文章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入手,阐述了在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到学习者、合作者、行动者和反思者的转变,提出了对于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路径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科教学专业发展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课堂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既是学科教学专业发展的载体,也是其持续发展的归宿,故教师专业发展应更加有力地促进教学专业化.基于此,本文选取课堂教学的价值 取向、性质把握和基本方法运用以及课堂运行的活动等方面,着眼于学理和技术来思辨教师培训如何将重心转向教学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面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片面夸大教师“主导性”或学生“主体性”的瓶颈,建议通过在课堂上建构生态学习共同体的方式,促进学习者个体在语言、人格上的完善,进而提高大学英语教与学的绩效,实现群体全面和谐良性发展。其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有:转变教育和学习观念,体现生态文化观的适应性内涵;确立共同的愿景,体现生态文化观的整体性内涵;赋权学习者,发挥助学者主观能动性,体现生态文化观的互动共生性内涵。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设立教师发展中心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长效性。教师发展中心可以整合组织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并且能够将培训、教学、研究相结合,突出其实验研究特色。教师发展中心的成立需要多方参与论证,协调好与各职能部门和学院的关系,构建特色鲜明、多方参与、资源同享的立体型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课程教学改革文献的梳理,从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组织、考核方式、教学反馈、环境保障八个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课程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显示:不同维度的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在不同年级存在差异,教师推荐网络学习资源满足学习需要程度、教学内容反映本领域前沿知识程度、学生在团队或学习小组发挥作用评价对教学效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中要坚持以学生诉求引领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加强网络学习资源和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建设,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大学公共英语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问题,该文汇报一项跟踪某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中十位教师的个案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由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反思日志等方法收集的质性数据,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探究该组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在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互动中作为教师研究者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13.
西方大学文化主要体现在学术自治、教学与科研的自由、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以及大学共同体等方面,历经几百年的发展,西方大学文化的这些方面正面临着一些挑战。这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以及研究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提供了借鉴,大学文化的发展最终要依赖大学成员尤其是大学教师和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因此,在我国,应该着重加强大学主体性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缺失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未来发展。教学档案袋是反映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载体,与课程改革、教师学习共同体和教学反思有着密切联系。第一,教学档案袋依托具体的课程有利于唤醒教师课程改革意识推动课程改革;第二,教学档案袋需要他人协作的内容特点有利于教师同侪互助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第三,教学档案袋的"教学DIY"过程有利于增强教学满意度激发教师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2015,(12)
"学习共同体"广泛地指具有相同的学习目的与价值追求,以完成某些共同的学习任务,并在这一过程中共享资源、分享经历、互动交流,并且相互促进的参与者所组成的集体。如何培育教师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是学校改革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因素。本文以"厦门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及其各个分支作为主要案例,阐述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自主、群体、平衡、利他"的核心价值追求以及在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创新学校教研方式等方面取得的实践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学习共同体在区域教师队伍建设中得以凝聚和传播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16.
内容依托型(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教学理念的核心是将语言学习与学科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自然习得语言能力。基于CBI的教学模式为我国陷入窘境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也为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名师工作室是一种以学习为主导,以研究为主体,以骨干教师为纽带,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教育研究能力和促进专业成长为目的的研修共同体。湖北省襄阳市自2009年组建名师工作室以来,初步形成了涵盖日常工作、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及教师培养的运行机制;并建立起培训理念实效化,培训主体与对象多元化,培训内容、手段、管理灵活化,培训目标个性化和研训过程一体化的"五化"名师工作室培训模式。湖北省襄阳市名师工作室未来建设将会朝着一线教科研活动更丰富、更专业,教师培养更显个性化、特色化,团队优势发挥更加充分,活动手段更加信息化的道路迈进。  相似文献   

18.
以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基础,分析本科高校中外教师合作的现状,从文化环境和制度建设方面来建构中外教师深度合作机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推进策略,激励中外教师合作的共同愿景,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卓越人才。  相似文献   

19.
大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文化、社会和个体本身共同构成观念系统的“生态环境”.如果要构建正确的教育观念,大学教师要首先与自我“对话”,澄清自己既有的教育观念;要与理论“对话”,研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汲取先进教育理论的力量;要与学生“对话”,反思教育交往模式,汲取学习共同体的力量;与同事“对话”,探究共同关心的话题,汲取职业共同体的力量.同时,大学作为大学教师成长的微观社会环境,需要营造民主、自由、信任与合作的文化氛围,为大学教师教育观念的建构提供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20.
教学学术观念及其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学术是对传统学术内涵的极大丰富,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该转变观念,确定教学的学术性地位,通过建立正确的学术评价导向机制、构建教师终身教学的学习体系、深化教学学术研究等措施,来提升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