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应用人类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石奕龙一般而言.应用人类学是指在承认人类社会文化是不断向进步方向发展的前提下.把人类学家对人类文化社会和认识和知识应用于改善人类社会文化现状和促进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学科.它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偏重于应用研究但也不排...  相似文献   

2.
解玉峰 《学术研究》2007,(9):141-145
二战以前,中国学(汉学)研究主要为经史百家之学,其研究方法也以经典文献的研读为主,民俗学、人类学的研究尚不多见,这在中国戏剧研究领域更是如此。二战以来,以美国汉学为主导的中国学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者开始尝试从民俗学、人类学等角度入手研究中国戏剧或中国文化,这种尝试不但开拓了新的研究视野,使传统研究中易被忽略的资料得以发现和珍视,而且有助于人们更全面理解中国戏剧或中国文化。但任何研究方法或视角都有其局限,民俗学或人类学研究也有其相应的适域,如果将中国戏剧乃至中国文化完全纳入民俗学或人类学的研究框架之中,狭隘和曲解或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3.
乔健  孙萍 《天府新论》1998,(4):56-59
本文主要论述人类学在中国及香港的发展。这里“中国”是广义,包含中国大陆及台湾。附加说明,本文是从个人的角度漫谈,不是具体地描述或纯学科的系统性审察。首先,由于我本人专业的限制,我主要论述四个人类科学分支的一支,这就是社会人类学,而不涉及其它三个领域——语言人类学、建设人类学及自然科学人类学。其次,我不是以权威的口气,因为我不属于社会人类学方面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国人类学的成员。他们从五十年代末开始,每人在香港和台湾占领一块领地,勤奋耕耘,推出了许多了不起的作品。远远超过了该学科专业观察家应做的。在香…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确立与传播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能够在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扎根并传播和光大,与其成功的本土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人类学视角分析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函化现象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研究——认识论范式的概观与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研究中,长期存在规范社会科学范式与中国文化独特范式之争。鉴于这一争论对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本文对在中国社会研究范式建构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诸种社会人类学理论逐一加以评介,并论述了中国学(汉学)社会科学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认识论与解释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民族志诗学”对口传文学的再发掘 ,探讨当代人类学对文化表现问题的新认识 ,分析口传文化与书写文化研究之间 ,文学与人类学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文明自身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族学的构成与特征周星,胡鸿保民族学的一般定义是,“研究人类社会的行为、信仰、习惯和社会组织的学科,这门学科在美国通常称为文化人类学,在英国称为社会人类学。”①然而中国的具体情况表明,中国民族学的构成具有一些不同于各国民族学的特色。中国学者对干人...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虏伯曾在其名震一时的大著《人类学》中称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人类学的时代”.哈佛大学华裔教授杜维明先生于1985年来华讲学时,也曾多次介绍说人类学;特别是文化人类学,是当代西方几个最热的学术课题之一.一个世纪以来,生物学、医学及所有传统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在尝试着与人类学挂上勾,致使人类学很快发展为囊括了人类起源学.人类形态学.生理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传播人类学、结构人类学等众多分支学科的学科群.解放前二、三十年间,我国学术界已开始关注人类学,北京猿人的发现、云南禄丰腊玛猿头骨化石的发现等,曾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自身发展历史的认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林惠祥著的《文化人类学》一书,也曾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注目.但是,解放  相似文献   

9.
影视人类学在我国发展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40多年来,中国影视人类学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从学科的意义上说,它从无意识走向了有意识、从非自觉走上了自觉发展的道路。如今,这门学科在我国已臻于成熟,其显著的标志包括:影视人类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开展;影视人类学专门机构的建立;与国际接轨。中国影视人类学是在肥沃的文化土壤中萌芽,政治运动中曲折,改革开放中觉醒和成熟的,它凝结着中国两代民族学、影视学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是了解人类的行为,从而达到理解与沟通。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了解人类行为的基本方法。自人类学产生以来,田野调查及其研究方法经历了几个阶段,可以反映出文化人类学思维范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很密切,被称为姊妹学科。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社科群。人类学(Anthropology)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这个名称是由希腊语中表示"人"的"anthropos"和表示"知识"、"学问"的"logos"合称的,意思是"研究人类的学问"。研究范围包括人本身及其所创造的文化,是关于人类研究最全面的社科群。它从生物学的角度和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人类,包括对人类本身的发展史和人创造的文化的发展史的各种宏观、微观的研究。人类学根据其研究的领域分两大部分: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2000万穆斯林,而中东则是伊斯兰世界的核心地区,伊斯兰因素因之对中国参与中东事务一直有着重要影响。在经历了从中华民国时期的天然联系到新中国早期阻碍延滞的曲折发展之后,从1979年开始,中国参与中东事务时的伊斯兰因素主要表现为三点:伊斯兰因素与中国和中东国家建交;新时期以来中国参与中东事务时的泛伊斯兰因素;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与中国西北边疆安全。  相似文献   

13.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已有150年的历史。人类学从清末开始传入中国,至今也近百年。纵观国际人类学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人类学的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近代人类学、走向田野的人类学、当代人类学(60年代以来)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人类学研...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人类学是关于文化的研究的学科,在逾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相继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文化理论流派,每个学派都创有自己的一套文化理论,西方人类学文化理论研究大致分为早期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当代文化理论发展阶段。对西方人类学发展史上各流派关于文化的研究作出比较完整的回溯和分析,描绘出西方人类学文化理论研究的历史轨迹,对于中国的文化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性学术热点.“文化人类学”在当今时代被视为最前沿、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科之一。文化人类具有广阔的研究领域和多样的理论视角.“举凡人类语言、宗教信仰、审美意识、道德行为和社会结构诸方面.都是它兴趣所及之处。但是.它又不像一般语言学、宗教学、美学、伦理学和社会学那样孤立地研究这些文化现象.而是在整个人类文化和人类历史的广阔背景下宏观地和深入地研究它们的本质规律.并一直追溯到它们的原始形态,从而勾勒出人、人性、人类文化和人类精神现象的历史本来面目。”将文化人类学的视野、方法及成果自觉运用到艺术研究当中.便有了艺术人类学。上个世纪末以来,国内学术界同仁就多方呼吁奔走.积极组建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2006年12月22—24日.经国家民政部批准,在文化部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支持下,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并举办了首届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大陆和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近百人.收到论文约70篇。  相似文献   

16.
《古兰经》美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兰经》及其伊斯兰美学思想的研究 ,在中国美学研究界、伊斯兰文化研究界一直比较薄弱 ,因此 ,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开拓中国学术界新领域的积极作用。从宗教哲学、美学的视角来观照《古兰经》所蕴含的伊斯兰美学思想 ,从多方面来加以审视和探析 ,可以提高并加深伊斯兰文化研究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深度  相似文献   

17.
一门新兴的学科──中国影视人类学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门新兴的学科──中国影视人类学简述刘达成人类学是研究人类自身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影视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运用人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并用现代影视技术和表现技巧,对人类学研...  相似文献   

18.
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与人类学片的拍摄对象都是人类文化,而人类学片的拍摄首先面临的是选题与选材的问题.当前,中国人类学片的选题重点应该是国家分批公布的一千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学片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功能,因此,我们建议:应该迅速建立中国影视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展览馆、数字博物馆或资料库等,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先进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9.
从2010年6月第五届中国文学人类学年会的举办,尤其是2011年2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开题以来,中国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开始走向从“破学科”的边缘批判走向创建新兴交叉学科理论模式的新阶段.其中,“表述问题”成为了反思以文字为中心之“文学”观的理论起点和回归人类多元表述,尤其是如何“表述中国”的新契机.对此,学者们纷纷从案例、学理和方法等层面展开对话.本文围绕表述问题进行,也是这些对话的呈现之一.  相似文献   

20.
人类学是一门以人类自身为研究对象的独立的具体科学,属历史科学范畴,它以整体、编合的观点,比较、科际(跨学科研究)的方法,置人类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于一体,研究人类体质与人类文化(广义文化),即研究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前者谓之体质人类学,后者谓之文化人类学。 在研究人类文化的学科关系上,人类学界有把民族学等同于文化人类学,以及民族学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的观点,笔者认为这是学科分类上的误解,应予辨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