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珍珠港事件对美日太平洋战争初期局面起了重大作用。这一事件几乎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履灭,使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占据海上主动权达半年乃至更长时间。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成功,相对于美国的失败,日美双方各自的情报工作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绝对保密和准确的情报是交战双方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本文拟就珍珠港事  相似文献   

2.
浅析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沈阳师范学院高辉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凌晨,日本偷袭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翌日,美、英对日宣战,英联邦及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相继对日宣战;德、意对美宣战。从而使战争从欧洲大西洋扩大到亚洲太平洋地区,成为名...  相似文献   

3.
在中日两国长期交往中,由于地理关系等多种原因,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近代时期以来,在整个中日关系史上,这种关系更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综观近代中日关系史,其中的大部分历史事件,都同东北地区有密切关系。至于中日甲午战争、争夺中国东北的日俄战  相似文献   

4.
1898~1907年日本对华侵略初论——兼驳任达先生的“黄金十年说”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陈景彦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是近代中日关系史的开始。从这时起,日本侵略中国便已起步。仅就日本主动同中国签约的目的而言,“日本政府不仅企图获得‘皇国与支那此...  相似文献   

5.
蔡锐 《日本研究》1991,(1):55-58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发动的一次大规模对外侵略战争,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在这次战争中,“蕞尔小邦”日本战败了“天朝帝国”清王朝,对两国社会以及远东国际形势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彻底暴露,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战败也  相似文献   

6.
日本历史研究30年禹硕基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历史研究室成立30年来,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本着以史为鉴,洋为中用的原则,对日本古代、近代、现代、战后以及中日关系史等各个领域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发生良好影响,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  相似文献   

7.
1980年10月初,辽宁省旅大市召开了"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日本关西大学教授、校图书馆馆长大庭修在会上作了题为《日本中日关系史研究的现状——以前近代为中心》的报告.报告说:在日本,既有关于中日关系史的通史研究,也有关于断代的专史研究;有的是从一个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仅就日本去年出版的有关近代日中关系史的四册新书作一介绍。佐藤三郎著:《近代日中关系史研究》(吉川弘文馆,1984年3月版,448页) 本书收集了佐藤于1950年至1982年间撰写的11篇论文:1.关于明治时代前期中国人研究日本的书籍;2.关于日本人称中国为“支那”的考察;3.关于文久二年派往上海的幕府贸易船千岁丸;4.琉球藩处分问题的考察;5.关于日清战争前日中两国国情的相互调查;6.日清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以当时中国人的时局论为中心;7.近代日本鸦片问题;8.关于日本佛教在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历史地位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易显石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很快确定了一项对中国、朝鲜等邻近大陆国家进行侵略扩张的所谓大陆政策。此后历时半个多世纪的对华侵略活动,就是实施此项大陆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文化因素与渤、日关系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学者们对渤海与日本关系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政治、经济或军事方面有关领域,即使是对渤、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受到历史文献资料及考古发现等众多因素的限制,学者们对渤、日关系史的研究,特别是对渤、日政治关系史,经济关系史乃至军事关系史等领域的研究,遇到了较大障碍。为了使渤、日关系史的研究深入一步,有必要寻找—个新的突破口,这个新的突破口可以是渤、日关系中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1.
日本民主党上台后,积极推动冷战时期日美关系史上秘密协议的公开。同时,美国也解密了对日部署核武器的有关档案,内容涉及在冲绳、硫磺岛和父岛的核部署以及美日核密约。这些档案文献所提供的信息勾勒出冷战前期美国在远东地区以日本和琉球群岛为中心的核部署史,打破了日本政府长期宣称的"无核三原则"的神话。  相似文献   

12.
陈波 《日本学刊》2010,(4):44-52
日本民主党上台后,积极推动冷战时期日美关系史上秘密协议的公开。同时,美国也解密了对日部署核武器的有关档案,内容涉及在冲绳、硫磺岛和父岛的核部署以及美日核密约。这些档案文献所提供的信息勾勒出冷战前期美国在远东地区以日本和琉球群岛为中心的核部署史,打破了日本政府长期宣称的"无核三原则"的神话。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八·一五投降,中日两国进行了长达十五个年头的战争。这是一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但是,如何认识、记述这段历史,在国内外存在着不容忽视且令人深思的分歧。如果将近代中日关系史分为四个时期,即日本尾随西方列强侵华,日本带头瓜分中国、日本妄图独占中国、那么,十五年战争时期,就是日本武力征服中国,变中国为日本帝国主义独占殖民地时期了。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4.
1999年9月12日—15日,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东北与日本”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来自中国和日本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就中国及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之间关系的历史、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下面着重对与会学者的主要学术观点加以概要综述。一  中国与日本作为亚洲的近邻,自古以来就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关系,中日两国各自的文明发展历史及中日关系史一直是两国历史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近代史对于人们认识两国近代发展的差异、如何促进两国交流关系的发…  相似文献   

15.
日本史学界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统治集团中抱有和平愿望者大有人在,如果美国罗斯福政府的态度不那么僵硬,能够作出让步妥协,那么就会使主和派地位巩固,压制住主战派,太平洋战争就可以避免。事实果真如此吗?众所周知,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挑起的,因此本文以日本方面为主对上述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截然对立的两种对外战略目标 1940年7月26日,日本近卫内阁的新任外交大臣松冈洋右通过美国驻日本大使格鲁寄语罗斯福总统,表示“维护世界和平,他也极为关切、而且终生向往,不过”,“世局既然是在不断演进、变化和…  相似文献   

16.
近代日本与中国东北的文化关系史,实际上是一部奴役与被奴役的历史。但不容否认,这期间也不乏某些日本学者特别是历史学家尽管是从政治需要出发,但也比较实事求是地、以较严肃的学术态度,对东北地方史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可观的成果。现根据本人所掌握的资料,对此作一介绍。一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历史,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加上中国东北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日本,所以很早以前,日本学者便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产生了兴  相似文献   

17.
刘世龙 《日本学刊》2005,(4):146-158
日本军国主义为达到其建立地区霸权主义的殖民帝国目标,发动太平洋战争,军部特别是其内部的主战派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以太平洋战争为转机,伴随日本帝国主义的覆灭,军部这个长期支配日本对外行为的怪物也寿终正寝。  相似文献   

18.
难言的理想描绘未来社会蓝图并不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从明治维新日本开国,沐浴近代产业文明以来,日本人似乎有一股勇往直前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否定过去。明治时代否定“江户”,二战后则否定“战前”,同时以大洋彼岸(美欧)为楷模不断进取,接受了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西欧近代文明、日美安保体制、马克思列宁主义等各自拥有信徒和信仰领域,相安无事地统一在日本的价值体系中。  相似文献   

19.
冲绳问题的复杂因素及其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绳问题的复杂性主要由两个因素构成,即被吞并被牺牲的历史记忆和战后至今的日美军事同盟关系。冲绳问题的本质是日本的国家定位以及如何实现国家定位的问题。日本近代帝国主义扩张道路给冲绳留下了历史伤痕,战后冲绳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日美军事同盟下的基地而转化为复杂敏感的政治问题。冲绳问题背后所讲述的是近现代东亚国际秩序的变迁以及日本在这个变迁中的国家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杨正光先生是我国日本研究学界中一位学有专长的研究者,也是一位学术活动的组织者。他原名胡传德,1947年入北京大学,攻读国际关系专业。1951年毕业后,致力于中日关系史的研究。现任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著作有《中日关系简史》、《松本龟次郎传》等。其中《中日关系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