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外汉学家碧霞元君信仰研究——以英语文献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3):38-42
西方学者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对于碧霞元君信仰的起源、与其他神灵(东岳大帝、相关女神)的关系以及功能与信仰群体、信仰的时代变迁与地域性扩散等几方面问题,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见解,为进一步思考泰山女神的特质提出了新的思考维度。 相似文献
2.
浚县自明清以来,以碧霞元君信仰为基础创建了规模宏大的行宫,并逐步发展为辐射晋、冀、鲁、豫等地区的碧霞元君区域性信仰中心,最终形成了享有盛誉的华北第一古庙会——浚县正月庙会。中原腹地独特因素和民间信仰基础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浚县正月庙会灵异累累、规模宏大、香社众多、世代传承等基本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王晓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作为道教女神之一的碧霞元君自明代起开始在北京扩展其力量,清代时成为京城中最重要的信仰神灵。她在皇朝提倡与鼓励下,成为各阶层人们共同的神。碧霞元君的庙会则成为京城民众的主要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4.
陶道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2):55-59
碧霞元君信仰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明清时期达于鼎盛。它根植于广大民众,传布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来自民间。但在皇帝、皇族(宗室)、政府官员等群体中也拥有广泛的信众,这些具有官方特性的因素通过对碧霞元君的崇祀和管理,在相当程度上主导和影响着广大普通民众的信仰习惯,成为民间信仰的主导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张胜杰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5):25-27
妙峰山香会组织每年结队朝顶,是北京地区声势浩大的民俗景观。文会主要为金顶、神庙与朝顶香客提供义务服务,不取报酬;武会,是相对于文会存在的另一类香会组织,以献艺、娱神为其活动内容,因此又称走会。通过对三个香会组织的访谈了解,分析组织构成和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探讨香会在现阶段呈现出的新特点以及香会对碧霞元君的信仰状况等。 相似文献
6.
泰山天仙玉女:从诗境走进宫祠、集市——明代社会各阶层对碧霞元君的不同接受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东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46-50
碧霞元君即泰山玉女,始乃曹操、曹植、李白创作的云霞与玉女浑然一体的特殊艺术表象.在明代,这一审美意象仍然体现着文人阶层所追求的诗情、自然与天仙连成一片的理想境界.诗境中的碧霞元君始终都在召唤两个方面的价值意向,一是对现实社会必然性的超越,二是对生存时空无限性的向往.前者在一定程度上被民众阶层所接受,他们将碧霞元君解读为一种既表达了宗教要求又象征着审美需求的俗信符号,以此为依托去进行诸如迎神赛会、进香祈愿、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集市贸易之类半功利半娱乐的社会文化活动;后者在一定意义上为统治阶层所接受,他们不断为泰山玉女塑神像,修宫祠,赐额立碑,以祈求祛病消灾、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7.
吴效群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2):76-79
妙峰山是北京民众宗教信仰的中心。晚清时,天津民众大规模地到妙峰山进香,并把新创造的神灵"王三奶奶"送上山。京津两地民众以文化象征的方式在妙峰山上进行的较量,反映了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后,作为新兴文明代表的天津以财富向清王朝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代洪亮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3):31-35
摘 要:驱蝗神是传统社会重要的民间俗信之一,清代山东重要的驱蝗神有刘猛将军、八蜡神、金姑娘娘、沂山庙神。东平王神等。雍正二年之后,儒家化、官方化的刘猛将军刘承忠说逐渐推向民间.民间信仰文化受官方正统文化影响发生变异,刘猛将军诸说有统一趋势及民间对驱蝗神区分模糊化,民间记忆被重新塑造。晚清以后,驱蝗神信仰衰落,中国以地方社会失序走上艰难的现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9.
社会记忆的文化资本化——以洛带客家社会记忆资源的旅游开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8,(4):91-94
洛带是位于成都东郊18公里的一个客家古镇,近几年以“西部客家第一镇”的美名成为成都旅游地图上的新宠儿。几年前还默默无问的小镇迅速成为旅游开发的后起之秀,并很快显示出其在成都周边地区旅游资源中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洛带旅游开发的过程,运用“符号”、“仪式”、“场”等概念工具探讨了“社会记忆”资源的文化资本化过程问题。 相似文献
10.
柴亚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222-228
社会范畴化和自我范畴化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刻画群体符号边界来赋予人们群体资格,进而依赖人们对群体资格积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价值承诺来促生社会认同。在此过程中,社会记忆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回族的抗战记忆入手,并以此为例来阐述社会记忆在社会认同路径中如何成为生成社会认同的语境与支点。同时,还将阐明社会记忆与社会认同的互文效应:社会认同的建构与强化可以通过控制社会记忆得以实现;既存的社会认同则可以影响或支配社会记忆的形塑与书写。 相似文献
11.
一、民间香社与乡村社会性质著名学者顾颉刚在20世纪20年代调查妙峰山香会时,认为“香会”即是从前的“社会”,与社祭有密切的关系,后来由于佛教的传播,固定的“社会”逐渐演化为流动的“社会”。香社活动大约出现于南北朝时期,与佛教祭祀有很大关系。后来香社活动逐渐普及到民间社会中去,到明清时期,成为民间祭祀活动中的组织主体。现存最早记载泰山香社的资料,出现在唐末五代时期,就山东地方文献资料而言,泰山香社却是在明中期以后成为民间香客朝拜泰山的组织主体,明嘉靖万历时期,德州、临邑都已经出现了祭祀碧霞元君的香社,章丘善人张自成连结同志, 相似文献
12.
刘兴顺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3):35-38
秦始皇泰山封禅,泰山成为他"朕"一人的天的认同、天下之君的国家认同、作为"传之无穷"的永恒的时间认同等诉求的符号表征。通过汉代人尤其是《史记》对泰山封禅的集体记忆的形塑,泰山成为一个受命于天易姓而王、天下认同、永恒不死和权力合法化的符号。 相似文献
13.
泰山旅游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樱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78-80
历史悠久的泰山旅游区要不断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应有效地开发泰山的旅游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在产品的开发策略上把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结合起来,搞好市场和旅游消费群的定位;在产品的促销方面可以举办国际登山节、齐鲁文化游、大型民俗展等活动,使泰山成为喜爱中国历史文化的国内外游客所向往的景区. 相似文献
14.
杨维中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6)
由于历史上的渊源,弥勒信仰在梵净山有着特殊的意义。正是出于继承这一历史遗产等等考量,多年来,梵净山致力于重建弥勒信仰,这是非常值得肯定和大力推进的。本文从弥勒信仰与唯识学两方面论证了梵净山弥勒信仰重建的历史依据和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5.
王德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1):76-80
在杜甫的同题《望岳》诗中 ,同是五古的望南岳衡山诗比望东岳泰山诗 ,气势更加雄阔 ,笔法更加奇崛 ,结构更为复杂 ,内容更为丰富。它在礼赞南岳的同时 ,突出了高昂不屈的人格精神 ,融入了国仇家恨之思 ,展现了杜甫精神世界里信奉道教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17.
杜贵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7(2):5-15,1
齐鲁是中国古代小说之乡,明清小说名著大都为山东人写或写山东事,而尤以与泰山文化关联最多.《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绿野仙踪》等五大小说名著,其作者或为泰安人,或隐以泰山为背景,或明确写在泰安发生的故事等,多取自于泰山文化,可称之谓“泰山小说”.“泰山小说”是泰山文化与时俱进的产物,与泰山相得益彰,而泰山更需要“泰山小说”携程.“泰山小说”是泰山文化研究和旅游开发的重大课题,有关方面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论信仰的社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秦法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3):72-73
信仰是最高的意识形态形式,它对于信念和意志等有着统摄作用.信仰不仅给信奉他的人提供了"宇宙图式"和"精神家园",而且为人类的行为提供了社会规范和价值评判标准.受着某种信仰支配的人,不仅在自己的观念领域信以为真,而且必将在现实的活动中表现为对信仰宗旨的践行,主要表现为信仰对信奉者行为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信仰不仅对于人的活动有指导意义,同时它也对于社会的伦理道德提供了根据和指导,从而对于社会的伦理关系起到了维系和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漆亚莉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3):7-11,34
作为壮族社会历史上特有的民间宗教,布洛陀信仰在壮族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它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了社会整合、促进个体社会化和心理调适功能。 相似文献
20.
张福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2):176-181
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民主国家普遍的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物质、政治、精神三大文明建设共同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其宗旨是塑造社会的公共精神,社会公正是作为公共空间的大众传媒之价值核心.为此,大众传媒应着力于促进人权发展、限制公共权力、增进人民幸福、维护社会公平,并将重点放在培养社会公众特别是占我国人口多数的农民的政治能力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