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古典诗词的经典地位和功能既在下降,也在变化。通过古典诗词社会功能和时代意义变迁的考察,我们将会发现古典诗词在当下的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和现实意义。毫无疑问,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诗词鉴赏课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构建民族文化品格、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卓有成效。这不仅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也是开设诗词鉴赏课程最重要的核心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不少诗词作品,要求达到使学生“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的教学目的,我们就应当将视界放大,除了必要的作品解读,还应当比较理性地看看文学鉴赏的心理过程。懂得这个过程也是文学鉴赏的基本要求之一。文学鉴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一种审美认知活动。读者在鉴赏诗词作品时,总是通过语言媒介来把握诗词中的艺术形象,得到审美感受,从而领会诗歌蕴含的精神内涵。诗歌鉴赏过程大致可分为感觉、感染、感触三个阶段。第一,感觉阶段。这是读者对诗的形式或诗的形象的外在反映。由于读者所把握的诗词形象,是具体、感性的知觉形象,…  相似文献   

3.
女真统治者在建立国家后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发展的举措 ,推动金代文学长足发展。金代文学创作可以划分为三个重要时期 ,在不同的时期文学家群体的组成不同 ,而其作品反映的内容和艺术风格都有较大差异。这一时代有不少女真族作家以其优秀作品融入到中华民族文学之林。金代诗词文学创作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不仅具有个体美,还具有提高中国古典诗词审美情趣的综合美。本文介绍的是意象常用的三种组合方法,也是我们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审美鉴赏时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中开设文学类课程,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但如何提升文学类课程的价值,促使此类课程有益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也有益于校园文化的发展,则是任课教师必须思索的。作者通过教学实践的探索,认为首先理清审美教育与文学教育之间的关系,认识文学教育中审美教育的特点,以此为突破口,在文学课堂的教学中,从文学鉴赏、文学知识和文学创作三个方面入手,是展示文学课程魅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浩瀚的诗歌海洋里,古典诗词犹如一粒粒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文学殿堂里,并且给后人留下了不断诵读和研究的领地。而从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中国古典诗词中所表现的地理空间问题,则是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从作品的题目、内容和研究意义三个方面来寻找突破口,为文学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契机,从而拓宽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7.
古典诗词作为传统思想文化的语言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之进行"文学审美"外,还应引导学生对之进行"文化审美",这是正确解读古典诗词思想意蕴和发挥古典诗词古为今用的人文教育功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古典诗词鉴赏的教育和学习有其基本方法:因声求气、识字明法、知人论世及以意逆志。笔者结合具体的古典诗词文章,详细地解析了这几种方法,以期对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学习《古典诗词鉴赏》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9.
建安文学和五四文学都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异数,两个时代文学发展的背景大体相同,作家的创新意识以及因此而出现的文体变革也有某些相似,但作家队伍构成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形成的自由主义倾向也有很大差异,建安文学倾向于个人主义,带有浪漫主义性质,五四文学则是爱国主义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0.
梦是古典诗词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意象范畴。在具体的诗词作品中,其表现形态尽管纷繁复杂,但仍严格遵循着文学表现现实的基本原则,即对生活的真实反映。这一点,从古典诗词梦境的具体营构方式和相应的情感抒发模式上可以分明见出。因此,当我们解读古典诗词的梦境时,就不仅是在探寻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是在还原那一个个独特的时代,而这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及艺术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古典诗词是我国语文教学中历时最久的文学体式之一,不同阶段的诗词教学应作不同层次的定位。本文就如何理解高校古典诗词教学的维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高校古典诗词教学的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诗词是我国语文教学中历时最久的文学体式之一,不同阶段的诗词教学应作不同层次的定位.本文就如何理解高校古典诗词教学的维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美学把文学作品的结构划分为言、象、意三个层次。按照文学的内在结构开展诗词教学 ,就是从语言层 ,到形象层 ,再到意蕴层循序渐进地设计诗词作品的教学结构 ,引导学生全面完整地欣赏作品。这样的教学结构方法正好与以审美态度激活形象、体验形象、审美判断的层次递进的文学审美活动规律相吻合。实践证明 ,运用这种方法开展大学语文中的诗词教学能够充分利用作品的审美信息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4.
浦忠成的《台湾原住民族文学史纲》,注意原住民文学的特点,处处让人感受到与汉人殊异的语言习惯和生活模式。三本“台语文学史”将方言文学看成是台湾的特有文化现象,将台湾文学研究扩大到很少人问津的领域,但认为只有母语文学才是台湾文学,这就有排他性。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台湾区域文学史编写,以人文地理或历史地理为标尺,文学史在名称上多用“县”或“市”而少用“地区”,这便受到视野的局限。  相似文献   

15.
文学经典的超越性与接受的共通性,为跨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审美艺术,是通过语言来实现审美活动的。在中国文学经典中,古典诗词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唐诗宋词中的经典名篇,总能引发各国各民族人民的学习兴趣。国际中文教育是中国古典诗词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文学经典作品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为国际中文跨文化语言教学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现在网络文学迅猛发展,数量与日俱增,其中言情小说更是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网络文学中,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在这些作品中,古典诗词随处可见。通过对这些诗词的出现方式、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等问题的探讨,可以看出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之间复杂的关系。诗词只是传统文学的一个类别,在网络言情小说中出现,既给了读者接触传统文学的机会,同时也考验创作者的鉴赏力与文字的驾驭能力。只有深刻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和谐地引用古典诗词,而对网络言情小说没有斫伤。  相似文献   

17.
人与自身心理的文化关系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对象之一。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了许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特征 ,探究、考察这些特征及其表现形式 ,对于鉴赏古典诗词 ,继承和发扬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词的重音,与古代散文的重音相比较,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古典诗词一般句式的重音,与古代散文的重音基本相同,古典诗词特殊句式的重音与古代散文的重音却有不同。因此,我们在分析和研究古典诗词的重音问题时,就要从上述两个方面入  相似文献   

19.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古典诗词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是有目共睹的。古典诗词不仅表达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感受 ,也给人们不同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20.
近年高考作文中,一种富有浓郁文化色彩与深厚文化底蕴的作文(我们不妨称作文化作文)逐渐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研究这种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有助于提高作文的复习效率。文化作文底蕴深广,它涉及哲学、历史、宗教、民俗、文学等多方面的内容。高考中出现最多的是充满诗词底蕴文章。本文将从古代诗词素材的积累和运用两个方面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