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斌 《社科纵横》2002,17(3):28-2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高校的道德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已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 ,应该对原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等一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改革 ,以适应“以德治国”的大局  相似文献   

2.
杨丽华 《学术交流》2012,(1):184-186
为了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要求,大学体育教师必须积极主动承担起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责。面对"重教学、轻德育"思潮的日趋严重,只有通过重塑体育教师"教书育人"理念,在教案中融入"教书育人"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教书育人"之措施,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渗透"教书育人"之内涵,才能使大学体育教师真正体现"教书育人"之功能,进而推动我国大学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20 世纪在五个方面留下了永不忘却的经验教训。预计21世纪可能在以下五个方面走向共同繁荣:维护和平、促进发展;高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迈向知识经济时代;跨国公司影响日益扩大;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4.
罗海燕 《社科纵横》2014,(1):140-145
天津文学研究随天津文学创作而产生。新世纪以来,天津文学研究成绩斐然,取得了四大标志成果,并实现了三大学术转向。但仍存有提升与开拓的空间,而要进一步推动其发展,则需要在天津作家群体建构,古近代文学文献整理,强化多元化观照视角、全面系统研究等方面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界的保守意识和历史研究的封闭、半封闭状态,是造成目前史学研究困境的根本原因.走出自我,关注现实,靠近群众,尊重科学,开阔视野,加强全球化意识,与其他学科取长补短,是史学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王升臻 《唐都学刊》2011,27(5):20-23
《大学》乃中国古代典籍名篇之一,原《礼记》中的一篇,其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理学创始人二程称《大学》为"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至近代,孙中山先生赞赏《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目标和修养方法,认为这些都是"应该保存"的中国的"独有宝贝"。可见,继承和创新《大学》之德育思想,对于今天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提高德育效益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嘉岩 《浙江学刊》2002,(6):145-150
认识我国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 ,对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极为重要。本文提出 :中国人口面临着就业压力问题、人口贫困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人户分离问题、人口管理问题、人口性别比问题、人口素质问题、人口生态环境问题及人口城市化等十大问题 ,并针对不同问题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岳川 《求是学刊》2003,30(2):77-84
新世纪初年,中国学者对后现代的研究从哲学、法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学艺术、文化产业等方面展开,拓展了"后学"研究空间.学术界对后现代性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注意到后现代主义不是单纯地消解理性,而是剥离现代性的遮蔽,并对现代性的合法性根据加以质疑.本文从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多元问题中考察后现代研究中的争论,对后现代激进哲学--解构哲学思想、后女权主义思想、多元论思想等加以分析,进而透过后现代政治社会学心理学,考察后现代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神学问题,并对后现代文学艺术之维的多元话语透视等几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后学"研究的最新学术轨迹.  相似文献   

9.
李俊霞 《社科纵横》2005,20(4):53-54
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亲密合作,“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种独树一帜的政党制度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政治经验与共识,又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政治现实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吕静锋 《社科纵横》2008,23(8):20-22
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安全问题的国三,由于安全问题的国际化、关连性,构建新的以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行政理念是中国特色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是传统行政观自身发展的需要;"安全"在当下有着全新的内涵,体现了国际和国内事务处理中的非排它性、非个体中心性、平等参与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实践层面中要加强对安全问题的理解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赵文洪 《求是学刊》2000,(3):105-108
为了推进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在新的世纪中健康发展并获得长足的进步,必须首先回答这样的问题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应该如何发展?一种答案是同国际史学接轨、对话,像发达国家史学家那样从事世界史研究。另一种答案是吸收国际史学研究的营养,根据中国的需要来发展世界史学科。对此,本文逐一进行较为深入且有见地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马云彤 《唐都学刊》2002,18(3):26-28
中国拥有漫长的陆地边界和海岸线 ,周边与包括俄罗斯、日本、印度 3大国在内的 2 1个国家相邻 ,安全环境十分复杂 ,地缘地位也十分重要。 2 1世纪初 ,中国应努力处理好与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之间尤其是与美国合作中有对抗的关系 ,同时加强与东盟、中亚诸国和南北朝鲜等的关系 ,积极营造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 ,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外部条件 ,努力以和平方式达成国家的完全统一 ,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教育现存的问题及其改革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以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出现了诸多问题。回顾这一时期研究生教育的概况、分析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思考,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研究生教育的性质及更理性地对待研究生教育改革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侯云灏 《求是学刊》2001,28(6):95-102
新历史考证学是 2 0世纪历史学学科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获得历史认识的基础 ,尤其对研究上古史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但是它并不是历史认识的全部 ,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从历史考证上升到对历史的解释。文章对新历史考证学的不同特色、基本主张及其学术成就、历史地位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5.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爱先 《创新》2009,3(3):38-4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关键在人才,而当前经济区人才队伍存在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因此,必须创新人才开发思路,创新人才引进、选拔、激励等机制,促进人才资源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步骤、产生效果的原因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岳晓英 《唐都学刊》2012,28(5):109-113
新世纪以来,两岸三地中国电影女导演的创作呈现出非常活跃的态势,老中青几代电影人纷纷推出自己的新作,成为新世纪中国影坛不可忽视的一股创作力量。在新世纪中国电影女导演的影片中,两性形象的塑造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女性力量的张扬、女性气质的挥洒与男性形象的令人失望交相辉映,充分展现出新世纪中国女性自我实现的信心和行动力,她们在不无落寞的独舞中努力绽放仅仅属于女性的精彩。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传媒的革故鼎新已成为推动中国文学世纪转型的强大引擎。网络文学的市 场化崛起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原有平衡,让当今文学的整体格局遭遇数字技术的创生性 重整。第四媒体不可抗拒的技术力量导致文学大范围转向“数字化生存”,从存在方 式和表意体制上改写了文学惯例。这需要我们厘清数字化媒体在文学转型中“消解” 与“建构”的双重功能,以便从不同的学理维度上为文论拓新建构数字化生存时代的 文学观念,使数字媒介对传统的挑战变成未来文学别创新声的契机,让新媒介成为新 世纪中国文学的强劲动力和有效资源。

关键词: 中国文学?世纪转型?数字化生存

The reform ignited by digital media provided strong impetus to literary transformation at the turn of century in China. The market‐led rise of online literature has destroyed the balance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resulted in a fundamental digital readjustment of the overall literary structure. The fourth medium, with its irresistible technological force, has led to a large‐scale literary shift towards “being digital,” thereby changing literary traditions of existence and expression. Such being the case, we need to clarify digital media's dual function of “de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this literary shift so as to input new ideas from a different academic perspective into literary theory of the digital era, turn digital media's challenge to tradition into a chance for literary innovation and make the new media into a powerful driving force and effective resource for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new century.  相似文献   

19.
陈茂林 《学术交流》2003,(4):114-119
20世纪的西方文论丰富多彩 ,更迭频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文化研究将成为新世纪的显学之一。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开放性、批判性与政治性的特征。新世纪文论界的另一显学是生态批评。它是研究文学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它把文学批评放在地球生态圈这一大语境下 ,以独特的生态批评视角和对全人类生存前景的终极关怀而充满生机和活力。它的宽泛性、跨学科性和开放性使它与现存文学理论交叉结合起来 ,使文学研究走向更加广阔的生态学视野  相似文献   

20.
金明华 《学术交流》2001,(4):139-141
当前社会公德"缺失"这一现象,是长期以来我国不重视公德教育,缺乏公德意识的培养和公德行为的有效约束机制造成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必须将公德教育确立为道德教育体系中的最基础目标,并分层次加强培养社会成员的公德素质;特别是应将公德教育和法律法规相衔接,规范公德行为是公德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