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思想、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对话"这一基本路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不例外.以"对话"为基本路径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当包含这样三个维度: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辩证互动的"问题式"对话;二是马克思主义文本与中国解释者视域融合的"解释学"对话;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交往式"对话.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虽然业已达成了诸多学术共识,且渐次从自发走向自觉、从随意性走向规范性、从经验化走向科学化、从散在性走向系统性,但其要一改当下非此即彼的研究范式走向系统深入、圆融自足,以下几个重要的方法论不可或缺:一是在学科边界意识与学科交融意识的结合中扬弃学科逻辑与社会逻辑的割裂互斥;二是在学术意识与问题意识的融通中消解学术话语建构与社会生活介入之间所存在的对峙性张力;三是在返本意识与开新意识的互补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与具有解释学期待的研究者所朝向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西方解释学家伽达默尔的"理解"理论,来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理解"理论认为:理解不是复制,而是一种创造.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很有启示的.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与马克思主义相容性的一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两个视域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又具有阻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负面影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为一种解释学的实践形态,实践解释学的分析性范畴严整而有序地勾划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部机理.其中,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产生的"效果历史",面对的"理解距离",针对的"应用问题",遵循的"对话逻辑",开展的"视野融合",到最终实现文本意义的"具体化",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客观依据、现实起点、逻辑基础、实现方式和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5.
“诠释学”包含理解、解释和应用三大要素,从诠释学视角去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也就是从这三个要素出发去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面、准确而科学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问题;合理而恰当的解释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问题;在实践和应用中实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忽视的问题。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即理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本视域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国具体实际视域的双向视域融合;解释马克思主义是使对象走向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最终要走向实践和应用,在实践和应用中真正实现和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6.
创建中国式的解释学逐渐成为国内和海外汉语哲学界学者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近 2 0年来 ,学者们提出了“创造的诠释学”、“本体诠释学”、“经典诠释学”、“中国解释学”等构想 ,对创建中国解释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途径与方法做了较深入的探讨。本文认为 ,中国解释学问题的提出首先面临的是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问题 ,它本质上折射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的现实境遇和未来走向问题。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知识系统和学科门类的“中国解释学”是中西文化交流后的产物 ,今天所谓“中国解释学” ,乃是人们以某种取自西方解释学理论与方法解读中国历史上非解释学的文本创造出来的。在此意义上 ,要厘清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解释学”和“解释学在中国”、“解释学中国化”的界限。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背景下,"对话范式"一跃成为一种全新的哲学范式。如果说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等主张只是揭开了当代西方哲学对话范式这首交响乐曲之序幕的话,那么马丁·布伯的"对话主义"、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以及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话伦理学"则以共同的理论旨趣把这首交响乐曲推向了高潮与极致。对话范式不仅是诸多人文学科走出自身困境的不二法门,同时也是中国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重构的新的基本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与时代进行"问题式"对话,与不同哲学形态进行"交往式"对话,与解释者进行"解释学"对话,才能使自身勃发生机与走向当代。  相似文献   

8.
杨学功 《河北学刊》2005,25(4):35-42
近两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随着"回到马克思"、"重读马克思"之说的兴盛,马克思文本研究格外引人注目.目前讨论的重点是马克思文本研究方法论问题,特别围绕有学者提出的"以文本为本位"研究纲领,展开了富有意义的学术争鸣;与此同时,马克思文本研究开始向某些实质性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除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研究外,学者们从学理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而把这种研究的目标锁定于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新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对话范式的兴起,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使哲学对话走向"内在视城",对构建适应时代生活需要的当代中国新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文化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文化视域的拓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文化视域的内涵包括:以充分认知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为前提和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命题和实践推进中所包含与涉及到的文化领域或层面的主要问题为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以广泛借鉴、使用一定的文化学、文化哲学、文化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问题为特色。文化视域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作用体现为:拓宽研究领域,深化文化背景研究,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提升研究的政治与学术层面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既是近年来的一个前沿性热点问题,又是一个具有导向意义的重要论域.在社会文化语境发生整体性变化、文艺理论批评本身观念及话语方式新变的当下,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在观念和方法两个层面都受到严峻的挑战.那么如何参照现实发展所需,通过对思想和话语两种资源的重构,促进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学术创新和话语转型,使之更加有效地因应现实,从而增进马克思主义文论对于整个文艺理论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形态化这一问题时,如下五个问题应该成为我们的问题意识和提问方式:学科间性问题、系统整合问题、问题意识重塑问题、阐释学对话问题、本土视域与世界视域并重问题.  相似文献   

11.
姚颖  臧峰宇 《兰州学刊》2006,1(7):61-63
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种独特的启蒙,这种启蒙是根据中国历史和具体国情对文本阐释的过程。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模式,中国传统文化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与发展,两者的分殊与融通呈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品格。作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创造性阐发和应用,在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过程中,毛泽东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结晶。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佛教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共通性。二者本质上都牵涉到外来文化在中国传播、扎根、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激荡、涵摄、交融,并在逐渐适应中国特殊实际的基础上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问题。因此,回顾佛教中国化的历程,总结其中规律,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提供重要的历史启示。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中国传统文化能否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进程中达成"视界融合"、外来文化成功实现中国化的条件和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顺利扎根中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有机结合离不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支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建设实际的深入结合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作为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种普遍范式更多是从解释学的视角印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外显的历史进程和理论形态,而不是从整体性的范畴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的生成逻辑和衍进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唯有致力于历史已然、现实应然与将来必然的辩证统一,着眼于实践具体、理论抽象与逻辑概括的有机和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研究范式才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释义--一种解释学的视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默彪 《东南学术》2003,(1):100-10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具有解释学意境的文化历史现象 ,涵蕴着中国社会 2 0世纪以来变革与发展历程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实践和文化历史内涵。“中国化”所内蕴的本质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践这两个关系维度上展开 ,构成一种视界融合的互动关系构架 ,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价值模式的转换和跃迁。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学术界采用的解释学范式在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理论脉络和时代特征之间,内在关系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捍卫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合理性和现实正当性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暴露出形而上学特征。唯有突破解释学范式的狭隘视角,从整体性范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宏观体系和微观机制进行多维度的综合研究,才能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工作规范、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逻辑延伸与空间拓展.因此,应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宏大进程中加以观照.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视域,用世界眼光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演进,从全球化的视野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度,提炼和升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经验.并使"中国经验"积极地走向世界,在全球视野中展开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对话.增强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世界马克思主义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从而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丰富的世界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淑萍 《河北学刊》2007,27(2):18-21
当前学术界在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中,存在简单僵化、任意比附的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对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以及"现实"理解的失误上.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应为暂缓"结合",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重新定位传统文化、深刻了解当代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再谈所谓"结合、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文化在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明显,中国要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此,必须处理好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最佳结合点就是实现两者的互动发展,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本文从这种文化自觉视域下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通与契合、互补与共融以及互动与发展,并指出不断推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两者互动发展的最终理论旨归。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文化意义上来说,主要是解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以后,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取代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原有轨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不仅是它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且是与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 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一种文化现象并把它与中国文化传统联系起来研究是近几年理论研究中开拓的新课题。由于特定的时代氛围,这些研究大多都神奇般地加重了传统文化的法码,认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同化,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合乎逻辑的发展等等,仍把当代中国的文化特征理解为所谓的传统文化。因此,需要重新摆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