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列宁的《怎么办?》(1902年)是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而斗争的指导文献。这部著作的标题,直接取自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长篇小说。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很耐人寻味的。它表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尊敬和热爱,对他们的遗产和传统的珍视。列宁在书中论证一条重要原理:“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这是总结了革命民主派的历史经验,以他们的卓越实践为例证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原理。列宁说:  相似文献   

2.
<正>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俄国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家、现实主义的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评价相当的高。列宁每次谈起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话里就会一下子爆发出热情的火花。恩格斯是“急切地等待着”普列汉诺夫的关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研究大作的问世。马克思对车尔尼雪夫斯基更为推崇。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马克思称誉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伟大的学者和批评家”,在《给〈祖国纪事〉编者》的信中,马克思又一次提到了:“在《资本论》德文版的跋文中……我以万分的崇高敬意谈到了‘俄罗斯的伟大学者和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一直到了一八七二年十二月十二日,马克思在给尼·弗·丹尼尔松的信中还说:“我想就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反对灌输,是赵紫阳同志政治思想工作“改造”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对此从理论上进行系统论证的,当推在1989年平暴制乱之后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的韩向前同志的《“灌输原理”质疑》(以下简称《韩文》)为其代表。现对《韩文》提出质疑,对其立论之理由逐一辩证之。《韩文》否认“灌输原理”的第一个理由是:列宁在《怎么办》中的“工人本来也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俄国灿若群星的伟大作家中间,有个名字在马雅可夫斯基看来永远是神圣的,这就是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家、政治家和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少年时代就熟读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怎么办?》,并喜爱其中的主人公——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第一个职业革命家拉赫美托夫。此后,马雅可夫斯基经常翻阅这部小说,从中寻求精神支持。据说,《怎么办?》也是马雅可夫斯基死前阅读的最后一本书。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高度重视思想建设。列宁《怎么办?》关于思想建党的构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列宁通过揭露俄国社会民主党内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实质与危害,阐明了重视科学革命理论、强化革命理论灌输、创立全俄政治机关报、培养职业革命家队伍对于无产阶级思想建党的重大意义,推动了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列宁《怎么办?》中的思想建党理论对于中国共产党当前思想建党的启示就在于: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坚持“姓马”和“姓党”的辩证统一;坚守理想信念与初心使命,践行“实干”和“严守”的内在统一;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注重“线上”和“线下”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6.
制造列宁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对立”一直是西方“列宁学”研究的热点,他们把马克思的自然观归结为“人化自然”,由此制造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同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对立”;认为《哲学笔记》抛弃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观点,在那里主客体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失去了意义;他们又极力论证所谓列宁接近黑格尔辩证法的限度,认为列宁的哲学思想始终同马克思主义处于“对立”状态;他们不是把列宁主义的历史观贬斥为“经济决定论”,就是歪曲为“唯意志论”,都否认它是唯物史观。本文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评析,认为这种所谓的“对立”,恰恰体现了列宁主义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丰富多彩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7.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中提出客观真理概念。由此哲学教科书也设有“客观真理”一节。这就给人造成这样的印象:真理和客观真理是两个真理概念。那么,列宁的客观真理是否是真理之外的另一个真理呢?这就有必要认真研究列宁的客观真理的涵义以及列宁为什么要提出客观真理。本文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文艺理论的三大代表,在世界美学、文艺思想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别林斯基为俄国文学的民族独创性而斗争,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则致力于促使先进的俄国文学和俄国的解放运动紧密联系起来。对于杜勃罗留波夫的著作和文学批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曾给予很高的评价。马克思把杜勃罗留波夫看作跟莱辛和狄德罗同样的作家。恩格斯称他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两个社会主义的莱辛”,赞扬他们的“批判的思想”和“在纯粹理论方面的忘我的探索”。列宁把杜勃罗留波夫称为“彻底的民主主义者”,说俄国人民敬爱杜勃罗留波夫——这位“痛恨专横、热望人民起来反对‘国内土耳其人’,即反对专制政府的作家”。  相似文献   

9.
为了粉碎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在俄国的变种——经济主义,列宁进行了巨大的理论工作与实践工作。1902年3月发表的《怎么办?》一书,是列宁反对经济主义斗争的一个光辉结晶,为在俄国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本文试图就《怎么办?》第一、第二两章的学习,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列宁曾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列宁全集》第38卷第240页)后来,列宁又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  相似文献   

11.
浅谈“资本输出”赵秀玲“对于以垄断占有统治地位的现代资本主义,它的特征是资本输出”,这是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的一句名言。长期以来,由于存在着对列宁这句话的误解,在我们的思维中便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公式;资本输出就是帝国主义,就是侵略。于是,人们谈虎色...  相似文献   

12.
列宁在同民粹主义,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及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的斗争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其不朽之作《怎么办》中,深刻剖析和彻底批判了机会主义“经济派”,揭示了机会主义的思想根源,充分肯定了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作用。提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而“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在当前新的形势下,重温这一基本原理,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车尔尼雪夫斯基主张文艺应成为再现生活、说明生活、对生活下判断的“生活教科书”,他所著长篇小说《怎么办?》便是“生活教科书”的范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当年也曾有评论文章以“人,就应该这样生活”为题,称赞它是“生活教科书”。 当然,“生活教科书”所能概括的范围相当广泛,不过,《青春之歌》和《怎么办?》在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确乎极其相似。 首先,从情节上看,两部作品写的都是革命和恋爱的故事,都以革命为主线,以女主人公的命运和遭遇作为情节构成的基础。无论薇拉或林道静,她们都不愿做达官贵人掌上的玩物,公子哥儿笼中的金丝鸟;都有一颗“要独立生活,要到社会上去做一个自由的人”的心。而在她们面前,却又都站着一个代表旧思想、旧势力的母亲,玛利亚把薇拉当作可以增殖的资本,徐凤英把林道静视为摇钱  相似文献   

14.
对职工群众、对青年一代要不要灌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似乎已经是一个常识问题了,但实际上人们的认识和态度却是不一样的:大多数人是赞成和坚持的,少数人是怀疑的,尤其对“灌输”的理解歧见颇多,极个别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甚至是极力反对的。可见,这虽是个老问题,但今天继续提出讨论仍然很有必要。一对职工群众必须坚持灌输科学社会主义(本文视作马克思主义的同义语)的原则,这是列宁在1902年写的《怎么办?》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灌输也即是教育。列宁强调,自发的工人运动不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意识,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从工人运动的外部灌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列宁,在他进行革命斗争初期,就十分重视革命理论的伟大意义。列宁在1902年2月写成了《怎么办?》一书,为俄国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这部光辉革命文献中,列宁着重批判了轻视理论、否定理论作用的经济主义思想,科学地阐明了革命理论在革命斗争中的决定作用,提出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著名原理。今天,我们重读  相似文献   

16.
必须向工人灌输社会主义意识,是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基本原理。在无产阶级成为我国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继续向工人运动灌输社会主义意识仍然是必要的。正如胡耀邦同志指出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提出的,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政治立场问题。列宁反复讲过,马克思主义不能在工人中自发产生,而是要实行灌输。”今天,学习列宁的这一原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年以来,学术界对列宁这一理论的形成时间和基本内容,存在着很大的意见分歧。包括传统的观点即20年代联共(布)的观点认为,列宁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和提出了“一国首先胜利”论,其内容包括一国可以夺取政权和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等观点(参见《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有关章节)。另一种观点认为,列宁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和提出了“一国可以夺取政权”的  相似文献   

18.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在这部划时代著作中,列宁深刻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矛盾及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同时,“特别注意批判‘考茨基主义’这一国际上的思潮。”列宁在同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完整的关于帝国主义学说。现在,我们重温列宁对考茨基“超帝国主义论”的批判,学习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对于揭穿苏修叛徒集团鼓吹的“缓和”、“持久和平”等骗局和谎言,认识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本质和国际阶级斗争发展的规律,了解现代战争的根源,都有  相似文献   

19.
利用唯心主义的“天命论”,为反动统治制造理论根据,这是历史上一切反动阶级所惯用的伎俩。一部《水浒》就是建立在“天命论”这块基石之上,每逢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作者总是强调“天命”的无上权威和主宰力量。列宁曾经说过:“僧侣、地主和资产阶级都是假借上帝的名义说  相似文献   

20.
冯天瑜认为,我国现代史学界所通用的“封建”概念,是从“五种社会形态”角度确定其含丈的。其实不然,它的含义来源于列宁的思想。列宁在“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中,把传统中国的社会制度称作“封建制度”,并把它看作是“一定的历史独特形式”。在《论国家》中,又提出了反对“各种形式的封建主义”的口号。通过共产国际,列宁的这一思想传到了中国,并为中国共产党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