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杨军 《世界民族》2006,(5):9-17
本文考察了反犹主义在美国的发展史及特征,认为与“旧大陆”相比,“新大陆”的反犹主义有很大的不同虽然在美国社会中也存在反犹主义,但美国政府从未支持反犹主义,体制化的反犹主义从未在美国出现,美国的反犹主义从未达到欧洲国家的那种烈度;在美国,威胁犹太人生存的是同化程度的加深和犹太人内部派别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2.
大屠杀记忆影响了犹太民族认同的塑造,带来了基督教和犹太人之间道义资本的重新分配,使其在国际政治斗争中有了战略性意义。以色列及其支持者以大屠杀劫难为由,将犹太民族描绘成"受害者",要求获得特殊对待。对于来自阿拉伯或穆斯林世界政治对手,则通过将之"指认"为"纳粹"或"法西斯主义",否定其合理的政治诉求。对于那些以色列占领政策的批评者,则往往将他们贴上"反犹主义"标签,施加舆论压力。但在犹太民族内部,对于沉迷和滥用大屠杀记忆的倾向也存在着许多担忧和批判。  相似文献   

3.
现代世界的反犹主义对犹太认同意识(JewiSh identity)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它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对于每个事例其作用很难预料。有时,反犹主义把犹太人逼回他们试图从中逃脱的被外界贬低了的那个群体,从而造成或轻或重的自我否定。但反犹主义也曾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使人重新肯定犹太身份意识(Jewishness)。  相似文献   

4.
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案是冷战时期苏联反犹政策的典型案例之一。当时苏联国内的许多反犹案件都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新解密的苏联历史档案表明,在美苏冷战达到第一次高潮之际,苏联当局精心策划此案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消灭苏联社会的犹太精英,而且把矛头直接指向了被视为"第五纵队"的整个苏联犹太民族。这一案件充分暴露了反犹主义传统在苏联社会的流毒之深,成为苏联犹太人后来大量移民国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犹太教是产生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一种闪族宗教,逐渐发展成为人类最古老的一神教。犹太教的核心是相信宇宙只存在一位而且是惟一的上帝———雅赫维(即耶和华) ,它作为世界一神教之母,与基督教、伊斯兰教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犹太教为世界上绝大多数犹太人所信奉和遵行。犹太教教义强调:犹太人是上帝雅赫维从万民中拣选出来的一个特别的民族,是与上帝雅赫维订立契约的特殊选民。这个契约代表了整个犹太民族对上帝的承诺,对每一个犹太人都具有约束力。对犹太人来说,这个契约就像日月星辰的运行一样,永远不能废除。英语称“犹太教”为“Ju…  相似文献   

6.
第一批到美国的犹太人是1654年在巴西逃避宗教法庭的审判而到新阿姆斯特丹的23名葡萄牙犹太人。他们在美国被接纳了。那些欣赏希伯来人奠定的基督教基础的清教徒特别欢迎他们。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很尊重犹太人。约  相似文献   

7.
艾菊红 《民族学刊》2021,12(10):46-52, 121
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认为,基督教在赞米亚地区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与山地族群的先知主义和千禧年宇宙观契合,从而使基督教成为山地族群借用的意识形态与谷地国家对抗,逃避谷地的统治。然而民国时期,中国西南山地民族皈信基督教的例子则显示,基督教为这些民族带来符合现代社会秩序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促使山地民族进入现代性的社会化道路,这恰恰符合了国民政府对于山地民族长期以来的教化愿望,期望将山地民族真正纳入国家的治理体系之下。因而基督教进入“赞米亚”区域,虽然也有逃避统治与国家相对抗的一面,同样也有与国家意识形态相一致的一面,促使山地民族适应国家并进入国家。这可能是斯科特所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据1978年美国犹太人年鉴的统计,世界犹太人口已达14,259,525人。此年鉴由美国犹太人委员会和美国犹太人刊物出版公司发行。世界犹太人口,1977年与1976年(14,145,000人)相比,增加约115,000人。这些犹太人分布在世界各大洲:亚洲、非洲、澳洲、欧洲和南、北美洲。但是,美国是世界上犹太人最多的国家,有5,845,000人。1977年,一美国的犹太人比1976年减少约69,000  相似文献   

9.
张叉 《民族学刊》2022,13(7):77-85, 146
英语世界对托?斯?艾略特反犹主义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30年代中期,但从1980年代开始,艾略特反犹主义问题才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1990年代末,学界围绕艾略特的反犹主义问题进行了较大范围、较长时间、较为激烈的争论。2000至2010年代,研究持续推进,成果频出。阿克罗伊德、威尔克、里克斯、夏普、朱利叶斯、阿什尔等人的著作和珀金斯、弗莱斯纳、施密特、斯科特、雷恩、斯蒂文斯等人的文章从艾略特的言论、书信、诗歌、文章等着手?对艾略特的反犹主义问题进行研究,拓宽了英语世界艾略特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胡浩 《世界民族》2015,(3):13-24
近代欧洲犹太人解放运动促使犹太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民族身份及犹太教在现代国家中的地位,瓦解了传统犹太社会结构。解放的前提是,犹太人首先将自己看成国家的公民,然后才是宗教社团的成员,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诸方面服从于正在兴起的民族国家的需要。犹太人的改革运动、科学运动在解放影响下应运而生,注重凸显犹太教普世价值,弱化甚至消除其中反映民族孤立主义和特殊主义的因素,在神学、教义、律法等方面展开全面变革,努力缓解犹太人、犹太教与现代社会的紧张关系。从现代犹太史进程来看,解放造成了一个具有明显世俗特征的、多元化的犹太社会的出现,促进了欧洲犹太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但同时解放也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后果,因传统和犹太民族性遭到削弱,许多犹太人在解放后陷入身份困惑之中。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地域特征,撒拉语既有古突厥语的特点,同时又因与周边语言的联系而有自己新的发展。它的突厥语特点代表了几种历史层面,这种层面反映出与不同突厥语群的联系。由于复杂的共时特征和与历史记载的差距,对于撒拉语进行分类是很困难的。根据如下两方面的论述:1和乌古斯语的发生学关系;2和南西伯利亚语和克普恰克语长久的联系,本文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同意撒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有发生学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从公元七世纪初以降,吐蕃先后兼并了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羊同、苏毗、吐谷浑等族,与这些民族发生了密切的政治和文化交流.本文引用敦煌、新疆发现的古藏文文献,结合汉文文献,深入地讨论了吐蕃治下的吐谷浑小王和吐谷浑臣僚、民众的情况,力图揭示出吐谷浑被吐蕃征服以及逐步融合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3.
14.
噶当派是11—15世纪藏区影响较大的一个佛教教派,其兴起原因主要在于它适应了当时藏区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藏区佛教的发展方向。本文强调指出,噶当派在教理教义、寺院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影响了其他教派的产生与发展;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的形成也与其作为藏区第一个佛教教派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此外,噶当派对藏区社会的其他方面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法规 )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自治权。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一般地方性法规而具有法律性质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要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但自治法规不能规定和约束上级国家机关。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对于自治法规都享有“半个立法权”的说法 ,实际上是把报请批准自治法规视同提请审议自治法规案 ,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法规制定权等同为拟定权。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规定 ,是一项宪法原则 ,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一大特点。在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问题上的分歧 ,源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世界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背景及其理论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在世界各地迅速泛滥的背景错综复杂,包括民族怨仇、殖民统治及大国强权政治等历史根源;东、西方冷战终结和雅尔塔体制解体的国际大气候;某些国家政府民族政策的严重失误、西方世界有目的的推波助澜等内外缘由;以及世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大潮所激发的各民族经济、文化权益之争等深层因素。民族自决权原则的真谛是遭受外国异族统治的殖民地附属国各民族的非殖民地化,它与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紧密相联,不能不顾相应的历史条件,无限扩大民族自决权适用范围。倡导民族国家在民族结构上的纯粹性和单一性的“一国一族论”,以及主张每个民族都必须组成一个国家的“一族一国”论,在理论上是极端偏狭和荒谬的,在实践中也势必增强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非理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建国后中央政府支持的边远地区经济项目的得与失出发,阐述了这些项目设计立项时应当考虑的各种因素及效益评估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严庆  孙铭晨  王跃 《民族学刊》2023,14(3):1-10, 142
历史观是记忆的出发点和认同的基石,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四个与共”的结构一体性和“四个共同”的过程延续性,为中国历史政治基因的延续性、合法性提供了理念维护,为多民族国家整合、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素材,也是对外部挑战的理念回应。问题史观通过修改历史认知坐标系和思维方式,销蚀政治认同与意识形态合法性,而二元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史观等问题史观冲击了中国历史主流话语的延续性、一体性、主体性和本土性。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价值立场,以强化中华民族史观认知、凝聚“五个认同”历史情感、坚定历史自信为关切,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犹太人杰超常涌现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犹太民族以思想、文化上的成就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并为人类贡献了大量杰出人才。犹太人杰的超常涌现与犹太民族视学习为敬神的宗教观念和崇学尚智的文化传统有直接的关系 ,而以家庭、会堂、犹太中心为基础的教育实践 ,开放的民族心态 ,兼收并蓄的文化机制 ,备受迫害的民族流散经历所激发的民族意识 ,本民族杰出人物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激励作用 ,则共同形成了犹太人杰超常涌现的精神沃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民族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其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繁荣兴旺的时期,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多民族的存在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