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终极标准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终极标准是产生和推导其他一切道德标准的道德标准 ,是解决一切道德标准冲突的道德标准 ,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应该遵守而不应该违背的道德标准 ,因而也就是绝对的道德标准。它是由若干标准构成的道德标准体系 :一个总标准和两个分标准。总标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循的道德终极标准 :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分标准 1 ,是在人们利益不发生冲突而可以两全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 ,亦即所谓的帕累托标准 :无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分标准 2 ,是在人们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的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 :“最大利益净余额”标准———它在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 ,表现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标准 ;而在自我利益与他人或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 ,表现为“无私利他、自我牺牲”标准。  相似文献   

2.
论道德终极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读遵循的道德终极总标准增加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2)利益一致情况下的道德终极分标准不损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3)利益冲突情况下的道德终极分标准“最大利益净余额”——它在他人利益之间发生冲突时,表现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而在自我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表现为“无私利他”原则.  相似文献   

3.
只有道德的特殊的和直接的起源、目的以及标准,才可能是为了增进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而道德终极的起源、目的和标准,则只能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利益.这样,一方面,当人类与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一致时,便应该遵循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目的和标准,因而应该既增进人类利益又增进动植物的利益,甚至应该为了增进动植物的利益而增进动植物的利益:非人类中心主义是真理.另一方面,当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与人类的利益发生冲突不可两全时,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目的和标准便不起作用了,这时,便应该诉诸道德终极目的和标准"增进人类的利益",从而应该牺牲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而保全人类的利益:人类中心主义是真理.  相似文献   

4.
论道德榜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的终极目的和标准是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的总量,它决定着任何社会最应该模仿的道德榜样,只能是那些给社会和每个人带来最大利益的人,只能是那些努力奋斗、成名成家、充分实现自己的创造性潜能从而极大地造福社会的人.这些人可能远不是仁人境界的道德榜样,更不是圣人境界的道德榜样,而是君子境界的道德榜样.但是,他们却因给社会和每个人带来最大利益而具有最大道德价值,从而是最主要、最重要和最真实的道德榜样,是全社会和每个人最需要的道德榜样.  相似文献   

5.
功利主义与义务论辩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明 《社会科学》2003,(12):75-83
义务论的道德标准 ,一方面 ,对每个人的欲望和自由侵犯最为严重 :它侵犯、否定每个人的一切目的中利己的欲望和自由 ;另一方面 ,它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最为缓慢 ,因为它否定目的利己、反对一切个人利益的追求 ,也就堵塞了人们增进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最有力的源泉。于是 ,合而言之 ,义务论道德是给予每个人的害与利的比值最大的道德。反之 ,功利主义的道德标准 ,一方面 ,则对每个人的欲望和自由侵犯最为轻微 :它仅仅侵犯、否定每个人的损人利己的欲望和自由 ;另一方面 ,它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又最为迅速 ,因为它肯定为己利他、鼓励一切有利社会和他人的个人利益的追求 ,也就开放了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的最有力的源泉。于是 ,合而言之 ,功利主义道德便是给予每个人的利与害的比值最大的道德。  相似文献   

6.
德福一致——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路径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旨在从"德"与"福"相关联的角度探索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可行路径.之所以认为"德福一致"作为一种机制是道德建设的必然路径,是因为道德建设受人的本性所制约,人的本性是追求利益的.马克思就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所以社会进程一再表明,什么时候德福一致,什么时候社会道德建设就发展良好,反之亦然.同时道德建设还受经济体制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利益问题更重视了,所以"德"、"福"是否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关系道德建设的成败.考察我国社会转型期严重道德失范现象,"德""福"背离是重要原因,创建支持"德福一致"的社会大环境成为当前道德建设的现实路径的必然选择,而保证公正社会制度规范的有效供给则是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道德失范的根源及其重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失范以人们心理中的意义系统危机和道德价值危机为基本内容,并大量地表现为行为层面的越轨现象.重构失范的道德体系,需要理解人的本质.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实践中塑造并得到确证的.道德生活,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独有特点,从根本上说,是确证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超越的重要方式.理解人的本质,是对失范的道德体系进行重构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8.
贺磊 《社会科学》2023,(1):44-53
《实践理性批判》中的至善学说将幸福视作至善的构成要素,并通过配当幸福的概念将至善规定为德福一致。基于康德对幸福的理解及其伦理学对质料性的幸福原则的拒斥,康德将该至善规定为“纯粹实践理性”的整全对象乃至道德的终极目的的做法面临着根本困难。在康德的后续著作,尤其是《判断力批判》的相关讨论中,康德论证至善与道德的终极目的等同的尝试亦未完全成功。但第三批判在目的论问题的视域中对世界的终极目的的思考,具有独立于至善概念的理论价值。基于对意义而非对幸福或至善的需要的终极目的概念,能够为世界性道德秩序即“道德世界”的可实现性的信念做最终辩护。  相似文献   

9.
论道德目的     
道德目的仅仅是为了保障社会存在发展 ,而并不是为了增进个人利益。惟其如此 ,也就只有善待社会和他人的行为才关乎道德目的 ,因而才具有道德价值 ;而善待自我的行为 ,仅就其自身来说 ,与道德目的无关 ,因而是全然没有道德价值的。善待自我的行为之所以具有道德价值 ,只是因为这些行为具有利害社会和他人的效用。因此 ,利他行为的道德价值 ,总是高于和大于利己行为的道德价值 :当二者发生冲突时 ,自我牺牲是道德的 ,而牺牲社会和他人则是不道德的。  相似文献   

10.
伍志燕 《中州学刊》2012,(4):112-116
道德判断合理性之依据既有"质"方面的规定,又有"量"上的要求。所谓"质"的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即"直接依据"、"根本依据"和"事实依据"。其中,道德判断合理性的"直接依据"是行为主体及其行为动机是否直接出于道德原则(或规范);"根本依据"是道德的终极标准,即人类的终极的价值关怀和价值理想;"事实依据"是看它是否建立在科学的道德事实的基础之上,即是否具有真理性。所谓"量"上的要求,主要是针对道德判断合理性程度而言的,通常情况下,一个道德判断是否可普遍化以及普遍有效性到底有多大,是辨别道德判断合理性程度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