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读陆文夫的小况,犹听苏州评弹。苏州评弹是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族文化遗产的珍宝。陆文夫在《向评弹学习》一文中说,评弹“在表现生活和思想时,几乎是无所不能的”,“如果写小说时把自己设想成是一个评弹演员坐在台上,那就有许多方法可以借用”。陆文夫正是从评弹艺术中吸取了养料的。我们从他早期的小说中,就能闻到评弹艺术的“气息”,越是往后,这种“气息”就越浓。尤其是近作中篇《美食家》,从谋篇布局、叙述描写,乃至句式语气,都有十足的评弹风味。  相似文献   

2.
1941年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的阶段。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高瞻远瞩,为适应世界复杂多变的斗争形势,决定将《新中华报》与《今日新闻》合并,改名为《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1947年3月27日停刊,前后历时近6年。)中共中央任命博古为《解放日报》社社长,同时兼任新华社社长。1941年5月15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出版《解放日报》等问题的通知。通知说:“一切党的政策,将经过《解放日报》与新华社向全国宣达。《解放日报》的社论,将由中央同志及重要干部执笔。”毛泽东一直十分关注《解放日报》的发展,他不仅经常为报纸…  相似文献   

3.
高启诗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空俊鹘谁能似?季迪才情本自天。说与张徐须缓步,绝尘还欲驾青田。——姚莹《论诗绝句》高启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生于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死于明洪武七年(1374),一生仅三十九岁。他的经历比较简单:自小生长在苏州,青少年时代,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天下崩离,征伐四出”。张士诚在吴中称王割据的十二年,高启二十一岁到三十二岁,他先到杭州、绍兴等地避乱,回到苏州,与张士诚属官饶介有往来,不久,便隐居到吴淞江的青丘,生活在农夫渔父中间,歌咏终日。在元朝和张士诚统治年代,高启始终没有出仕。明洪武二年(1369),他应召到南京编纂《元史》,为翰林院国史编修。次年,朱元璋  相似文献   

4.
北宋词人贺铸的名篇《青玉案》(《横塘路》)一出,享誉词坛,其中“‘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竹坡诗话》),竞相模仿,而他本人也由此得到“贺梅子”的雅谑称号。贺铸活了74岁。沈祖棻:《宋词赏析》称:“作者晚年退隐苏州,住在横塘附近。此词当是其时其地所作。……所以,它虽写了相思,却并非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此文又收入唐圭璋主编之《唐宋词鉴赏辞典》)他如《中国历代诗歌鉴赏辞典》(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亦称贺铸“写此词时已到晚年”。  相似文献   

5.
<正> 邓友梅与陆文夫都是在市井小说方面独树一帜的当代著名作家。从1979年开始,邓友梅把精力都放在了市井小说方面,尝试创作一种《清明上河图》式的作品。他曾说:“我向往一种《清明上河图》式的小说。”《话说陶然亭》问世后,文坛震惊。紧接着,《双猫图》、《寻访“画儿韩”》、《〈铁笼山〉一曲谢知音》、《烟壶》、《那五》等联袂而来。这一组独特的、充满耐人咀嚼的北京风味的市井小说,与作者的其他作品,与其他作家的作品区别开来,形成了邓友梅自己的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陆文夫的作品,从一开始就把苏州作为表现的艺术对象,并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被誉为“小巷文学”或“苏州文学”。特别是《美食家》这部中篇,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市井小说的佳作,也是陆文夫创作道路上的一座高峰。它与邓友梅的《那五》、《烟壶》等作品,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的戏剧创作是从诗剧开始的。从一九一九年到一九二二年,他一共写了八个诗剧,即《黎明》、《月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湘累》、《广寒宫》、《孤竹君之二子》。其中《凤凰涅槃》等六个诗剧分别收入诗集《女神》和《星空》。可以说诗剧创作既是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的滥觞,又是他诗歌创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他的诗歌创作经历中,有一个“向戏剧的发展”阶段。所谓向“戏剧的发展”就是指诗剧的创作。他说:“我  相似文献   

7.
韦应物是盛唐、中唐之间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生年,学术界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即认为他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七三七年);关于他的卒年,现代学者均属推测,并不能确指。孙望师在《蜗叟杂稿·韦应物事迹考述》中说:“应物罢守苏州后,除曾写过两三首诗以外,就再没有看到他有其他的诗,大约此后不久也许是贞元九年(公元七九三年)左右,就死在苏州了。”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韦应物系年考证》中说:“我们可以大致推测;韦应物大约在贞元七、八年间(公元七九一至七九二年)卒于苏州,此时已罢苏州刺史任,其年岁为五十五、六岁。”周夷在《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卒年问题》中说:“韦应物罢守后不久即死去,他的卒年当在德宗贞元六年(公元七九○年)左右。”本文从孙先生之说。  相似文献   

8.
1983年3月27日《文汇报》第三版《韩世忠墓址应在湖州》一文中认为:苏州灵岩山上的韩坟是“衣冠墓”,“韩世忠应归葬于浙江的湖州或长兴等地”.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85年初,浙江长兴县博物馆在整理线装书时,发现有早年从本县白岘乡搜集到的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为始祖的《咸安韩氏宗谱》,共十六卷(每卷一本),系木刻版“大本堂”(白岘乡和界口水曲界韩氏祠堂堂名)本,清光绪二十七年重修,民国三十五年续修.谱中翔实  相似文献   

9.
中唐杰出诗人白居易,他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五月接任苏州刺史,第二年九月因病罢官,在任约一年零四个月,时间并不太长。然而,他对苏州和苏州人民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情。他在《吴郡诗石记》中追叙,他在少年时期,曾随家人避难往来于吴越之间,就热爱江南一带的民风习俗,并说:“以当时心言,异日苏杭苟获一郡,足矣。”十余年后,他分司东都,身居洛阳。唐文宗开成元年(836)二月,苏州南禅院千佛堂转轮经藏落成,苏州一些僧徒曾到洛阳,请他为记,白居易欣然应命。不久,他又把自己的文集送存苏州南禅院,这部文集最为完整,计有“文集七帙,合六十七卷,凡三  相似文献   

10.
何其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文艺批评家和散文家,历经了由苦闷、幻想、傍徨到走向革命的文学、人生之路。他的散文向人们真实地展现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艰难困苦历程和他在创作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求的轨迹。这种“历程”和“轨迹”在他早期的散文创作中表现得尤为鲜明。一般都将何其芳一九三七年到延安之前的创作划为他的第一个创作阶段,即早期创作。在这期间,出了三个散文集:《画梦录》、《刻意集》  相似文献   

11.
刘禹锡,字梦得。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刘禹锡祖居洛阳,生于苏州,成长在苏州、嘉兴、彭城等地。他是中唐时期的优秀诗人;又是积极参加古文运动、宣传朴素唯物主义和其它进步思想的优秀散文家;还是以积极参加永贞革命新而闻名的政治家,在哲学史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坛上,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亦自开生面,形成个人风格。这和他谪居沅湘期间积极向当地民歌学习、以土风入诗有直接关系。《旧唐书》说:“武陵溪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他的《竹枝词》就是加工了的民歌。另外,他还是文学史上最早填词的作者之—。  相似文献   

12.
旧中国的教会学校东吴大学,它的早期校史,在一些文章、专著与辞书里,均有涉及或介绍。如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一书说:“七十年代传教士开设的学校有,监理会于一八七○年在苏州的存养书院”;又说:“一八八一年林乐知在上海开办的中西书院,后来形成了东吴大学”;还说:“苏州东吴大学,一九○一年建校,由苏州博习书院、上海中西书院、苏州中西书院等合并组成,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开办”。《辞海》三卷本上册说:“东吴大学,美国基督教会在旧中国办的大学。校址在苏州、上海两地。一八八一年(光绪七年)美国监理公会设中西书院于上海,一八九七年又设中西书院于苏州。一九○一年合为东吴大学”。滕亚屏同志在《旧中国的教会大学》一文中说:“一八九七年,美国监理会设中西书院于苏州,一九○一年改为东吴大学”。那末,苏州东吴大学的建校经过如何?苏州存  相似文献   

13.
“一二八”开始的上海抗战正在进行时候,章太炎先生冒着炮火到北京去游说张学良。至1932年5月下旬离开北京,路过天津、济南、青岛等地,回到上海已经是农历端午节。从这时候起,太炎先生常常去苏州讲学。《制言发刊宣言》中说:“余自民国二十一年返自旧都,知当世无可为,讲学吴中三年矣。”事实上苏州讲学是开始于1932年秋,阳历9月初,以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应向外国学习,这是毛泽东的一贯主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纲领性文献《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在论述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纲领性文献《论十大关系》中,他又一再强调向外国学习的问题,说:“我们堤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到了毛泽东晚年,尽管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左”的方针占了主导地位,但他仍没有放弃向外国学习的思想。在1971年接见美国作家斯诺时,毛泽东还讲到,“中国应该学美国把责任和财富分散到五十个州的那种发展办法。中央政府不能什么事都干。中国必须依靠地区和地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1 《吴郡志》卷十一《牧守》:“范传正,字西老,为苏州刺史,有殊政,进拜宣歙观察使。在刘禹锡后。”按:《旧唐书》卷十五《宪宗纪》:“元和七年八月甲辰,宣歙观察使房式卒。丙午,以苏州刺史范传正为宣歙观察使。”《旧唐书》卷一六○《刘禹锡传》:“六月(按当大和五年),授苏州刺史,就赐金紫。”据卞孝萱先生《刘禹锡年谱》考证,刘禹锡为苏州刺史在大和五年十月,大和六年二月抵任。则刘禹锡为苏州刺史在范传正罢苏州刺史任后二十年。  相似文献   

16.
晚清政论家冯桂芬,字林一,号景亭。生于一八○九年(嘉庆十四年),死于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江苏吴县人。其家庭到他那一代是个千亩地主。他自幼聪明好学,“于书无所不观,未达时即以文名。”①一八四○年(道光二十年),中进士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一八五一年(咸丰元年),得潘世恩太傅推荐,经五年,升至詹事府右中允,又过三年,请假归里,没再回京。五十岁以后,在苏州、扬州等地讲学立说,直至六十五岁逝世,写下了《校邠庐抗议》、《显志堂稿》,以及说文、天文、数学等各类著作。他本是林则徐的学生,深得林的赏识,被嘉许为“一时无两”,但也曾充任李鸿章的幕僚,受到曾国藩的召请和推荐。他在他生活的时代、地区、阶级地位、学界所读、官场所遇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一套社会政治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9—399)年约七十岁时,被控为“慢神”罪和“蛊惑青年”罪,罚以死刑,他于狱中饮鸩死后,他的学生柏拉图写下了《苏格拉底的申辩》,并以上述这句话结束了他的申辩。在这部著作中,苏格拉底那“临难  相似文献   

18.
青年毛泽东在从唯心主义者到唯物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中间阶段,其中从“无我”到“唯我”的思想转变,便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本文仅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以求更深刻地理解这次转变的重要意义。研究毛泽东思想转变过程,不得不提到德国人弗里德里奇·沧尔生的《伦理学原理》,1917—1918年,毛泽东在读这本书时,写下了一万一千余字的批注。他存《<伦理学原理>批注》(以下简称《批注》)中写道:“吾从前固主无我论,以为只有宇宙而无我,今知  相似文献   

19.
<正> 鲁迅《故事新编·奔月》中有个细节:逢蒙“剪径”要射死羿,到了羿的箭已用完时,逢蒙却操着最后的一支箭向羿射来,“正中了他的嘴;一个筋斗,他带箭掉下马去了”。到了逢蒙走近“去看他的死脸”时一……只见羿张开眼,忽然直坐起来。“你真是白来了一百多回。”他吐出箭,笑着说,“难道连我的‘啮镞法’都没有知道么?这怎么行。你闹这些小玩艺儿是不行的,偷去的拳头打不死本人,要自己练练才好。”新版《鲁迅全集》对“啮镞法”注称:“《太平御览》卷三五○引有《列子》的如下记载:‘飞卫学射于甘蝇,诸法并善,唯啮法不教。卫密将  相似文献   

20.
这个题目似乎还没有人做过,鲁迅著作中的确也没有直接提及《中国青年》,但事实证明他是读过的。一九二七年冬,鲁迅写了《在钟楼上——夜记之二》(收入《三闲集》),回忆起二月间他在广州中山大学时,读到宋云彬发表在《国民新闻》副刊《新时代》上的文章《鲁迅先生往那里躲》。文中揶揄鲁迅到了广州“不曾恢复他‘呐喊’的勇气”,“跑出了现社会,躲向牛角尖里去了。”当时鲁迅曾想撰文予以反驳,声明他“虽不呐喊,却正在辩论和开会,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有时只吃一条鱼,也还未失掉了勇气。”后因别的缘故,没有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