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锋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1)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是最近几十年我国政府确定的主要任务之一,党的十三大更是把这个问题写入了官方文件.但直到现在,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没有转换过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然是我国学术界和政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学者们分别从要素投入、要素贡献、经济增长的路径以及市场力量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等多个角度,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增长方式进行了分析探索,并从不同角度对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了许多政策建议,这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及方式的演进入手,结合中国自身的特点,对实现中国“两”个根本性转变”提出了可行的政策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建生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文章首先对规模经济进行分析,指出规模经济对企业效益的提高意义重大,但规模经济并不意味着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文章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规模经济的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我国目前企业规模结构不尽合理,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要实现规模经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通过制定合理产业政策、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推动资产优化组合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治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2):19-2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提高生产要素的素质和效率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需要经济体制的转变相配合。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紧迫性 ,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 ,也是我国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突出的问题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措施是 ,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发展经济 ,加快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的深度市场化改革 ,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未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相反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应将以物质财富的扩张为中心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尽快转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人本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7.
程颖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0,(3)
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在于改革企业经营体制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文着重就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从三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经济增长及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2 .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 ;3.实现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的快速增长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本文首先界定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及分类,接着分析了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践途径,构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宏观环境,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消费适度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忠爱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4):21-25
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构建节约型社会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不是空喊口号,这其中包含着一个非常朴素而实用的经济学原理:以消费的适度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消费适度增长包括合理消费率的形成和消费结构的不断提升两方面。适度的消费增长,通过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增长、提升产业结构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可以促进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文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经验证据来对上述论点作出论证。 相似文献
10.
阎革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2):15-18
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在转变经济体制的同时,没有转变增长模式.以经济高增长为目标,用资金高投入为支撑的"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使中国保持了年均9%的经济增长率,但却未能走出"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率-高投入"的怪圈,同时还要付出高昂的"增长成本".作者认为,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发展理念,深化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春霞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4):28-32
着重对广泛存在的绿色经济的现象进行理论探讨 ,指出环境问题是由不当的发展方式引起的 ,也只能由发展方式的转变来解决 ,绿色经济实现了发展模式的转变。绿色经济同传统经济模式有着 4个方面的质的区别。提出了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 4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周毅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5)
反贫困是世界性难题,对于中国则更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价值。本文阐释了贫困经济学的由来,运用其理论描述、分析与评价了贫困地区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六大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冉冉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5):19-22
外贸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及增长方式转变二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外贸结构成长与经济增长转型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经济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就会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换,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最终又会使比较优势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促进外贸结构优化,外贸竞争力增强。同时,质量型或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将提高外贸水平与层次,增强外贸国际竞争力,优化外贸结构。反过来,外贸结构的变化又将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外贸结构转型带来贸易利益并增加实际国民收入总量,贸易利益诱发生产的专业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来看,现代经济增长的突出特点都是技术进步的巨大贡献,但是从更深层次的视角来看,技术进步的背后是一个对经济资源进行高效率配置的,庞大而又富有效率的现代金融系统,这一系统的效率源泉则是不断进行的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改进。发展循环经济能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生态效益,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应该在政府调控、制度支持、法律保障、技术支撑、生产消费、公众意识等各个层面积极进行试点和探索。分析辽宁省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成效,总结经验教训,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外部危机冲击与增长模式转型:基于转型国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跃勤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24-30
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波及发达国家,也引发了转型国家的严重“感冒”症状,其病因既有外部“风寒”因素,但更多还是源于转型与成长中的内在“病灶”。因此,剖析金融危机对转型国家经济的传导机制及内在根源,有助于新兴转型国家寻找有效应对危机冲击,实现持续追赶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付岱山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5-13
明确虚拟经济的概念,概括虚拟经济发展的5个阶段,得出虚拟经济具有盈利性、社会性、流动性、国际性、高风险性和向国民经济及国际经济各领域高度渗透性的特点。揭示流动性过剩的本质,明确流动性过剩的现象,根据中国的统计数据作出流动性过剩的基本判断。分析流动性过剩与虚拟经济的因果关系,论证虚拟经济对吸纳过剩流动性的特殊作用,提出在流动性过剩情况下应加快虚拟经济发展的主张。分析中国发展虚拟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中国发展虚拟经济应坚持规模适度、注重协调、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4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长沙城市社区服务业的实地调查 ,与外地社区服务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在探讨相关政策与借鉴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分析了长沙城市社区服务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 ,揭示了适合长沙市情、有长沙特色的社区服务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经济的增长使我们需要从关注资本和劳动生产率到关注资源的生态效率。发展以生态效率为本质的循环经济,提高生态效率有助于减缓经济增长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以使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适应性成长模式: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成长模式包涵了金融增长和金融发展概念的双重内涵。在既有的框架下,农村金融产权改革和经营机制的改革仍难以彻底消除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负效应,且并未触及农村金融市场结构问题,新的供需矛盾突出。实践表明,单一的外生和内生农村金融成长模式在中国行不通。适应性农村金融成长模式应是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方向,其构建策略包括坚持稳定、连续与灵活的渐进式改革;加强制度的开放性、柔韧性与可控性建设;建立适应性成长机制,努力降低组织成本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