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全球化对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双重效应及理性应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对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强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发展所需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理论的产生和传播,凝聚最广大的社会政治资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奠定合法性基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放眼世界,一股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正在激荡着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学者对全球化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普遍认为全球化对我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融入全球化,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他们普遍认为全球化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权威的主要威胁,对西方文化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强调控制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上局限于政工干部队伍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必须直面全球化浪潮,理性分析和思考如何抓住机遇、应对风险,同时廓清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五大误区,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导致政治文化的多元化。在全球化背景下 ,我们应采取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全球化给我国政治文化带来的挑战 ,正确认识我国政治文化现状。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加强主流政治文化建设、完善政治社会化渠道、对中西政治文化综合创新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来科学建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4.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的一个重要主题.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分析探讨了经济全球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种种挑战,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先进文化本质上是先进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又对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在为先进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的同时,又为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文化形态的转换必然反映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发展变化的特点。科学发展观已内在地涵盖了全球化和科技革命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和现实要求。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握时代潮流,在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上实现文化形态的转变,才能真正使文化的先进性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化是阶级社会产物,它反应的是对一个国家政治的认识、情感、评价。在我国,以传统行政区为模式的政治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影响,"区域"模式在政治文化发展方面的渗透力越来越强,因而,以"区域"为单位,研究政治文化,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不仅是对政府传统行政区管理模式的创新,更是在新形势下整合政府资源,建设区域政治文化的一种努力。因此,为了促进区域政治文化的合理建设与科学发展,要在深入把握政治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科学地认识传统行政区政治文化和现代区域政治文化;准确把握区域政治文化的需求,严格警惕区域政治文化的异化,要遏制政治超人现象出现,也要防止不同区域间政治文化的分化、异化。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为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提出了挑战。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对传统政治文化的扬弃,坚持对主流政治文化的创新。构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的进程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使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政治文化呈现出多元政治文化并存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导统合作用。因此,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从坚持马列主义和党的领导、更新政治观念,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把握好关系国家安全的政治问题、树立全球意识,创新政治思维、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宽容型政治文化等方面入手,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球化的进程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提供了一个革故鼎新的发展机遇 ,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使得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呈现出多种政治文化并存、公民政治心理多元化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统合作用 ,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从树立全球意识、创新政治思维、完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等方面入手创建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 ,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它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3个方面.中国当代大学生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清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自觉担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社会企业游走于公益与营利之间,采用市场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公益目标,成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要素,是节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创新。在节能减排领域,发达国家社会企业有着成功经验,而我国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还是空白领域。社会企业是北京市节能型社会建设的创新机制,实现节能型社会建设主体结构创新、资源动员形式的创新,以及节能与发展目标的创新性结合。北京市发展社会企业有着必要性和可行性,需要制定相应促进策略,使北京市节能型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2.
伊玛堪音乐是赫哲族千百年来世代口耳相传的文化艺术至宝,也是赫哲族历史的一部活书,涉及历史、地理、经济、社会、宗教、民俗在内等许多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赫哲族伊玛堪传统音乐在社会的变迁中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因此,对伊玛堪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成为赫哲族传统音乐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文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市场转型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展与偏差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对农村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主要社会保障项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的尝试和探索。这一时期的改革在制度本身的建设、制度环境的建设及立法保障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多种原因,总的来说,农村社会保障改革的步伐不大,制度化程度还不高,家庭保障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保障功能差且比较脆弱。改革以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偏差主要表现在对土地的保障功能估计过高,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和稳定的推进措施,政府本该履行的角色不到位等。  相似文献   

14.
社会学视野中的乡村宗族势力复活与蔓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宗族势力复活与蔓延是当代中国乡村出现的一个社会现象。宗族势力复活既有传统文化渊源 ,又有乡村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现实基础。宗族势力蔓延严重冲击乡村社会秩序的建构 ,成为乡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采取切实措施遏制宗族势力蔓延 ,是当前推动乡村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5.
言心哲一生从事农村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中国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历史上均占据重要位置,是一定程度上被学界忽视的一位社会学家。言心哲的社会学研究包括社会调查以及农村社会学两个部分,主要治学特点是专业功底扎实,注重对本土具体情境的适用以及以调查服务社会的价值情怀。其社会工作研究概括起来有四个特质:第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对社会工作参与社会建设的客观需求;第二,注重社会工作学科的系统性和专业性;第三,重点关注了社会工作参与当时社会建设的本土化努力;第四,其研究体现了当时中西方最新研究成果,更适合与当代形成比较研究。重新梳理言心哲等老一辈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学者的学术研究,在学术和学科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社区建设——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础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有着共同霸标与构造,其本质在于居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与共同生活的参与,是社会建设的微观基础,这一结论也被世界社区建设历程所证实。我国社会建设经由社区建设有其特定的时代必然性,社区在社会管理职能实施、社会组织建设和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等方面有着独特价值与意义,社区建设应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础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工程视角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社会工程是人们积极干预社会变迁,自觉引导社会生活沿一定方向变迁的创造性社会活动,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项自觉的社会变迁过程,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谋划、设计、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复杂社会工程实践。从社会工程思维、社会工程设计、社会工程建设等三个方面,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做了系统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18.
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社会建设的概念以及社会建设的主体、原则、目标、保证、动员机制、重要手段等作了初步界定,进一步阐释了社会建设中关于社会结构的调整与构建,社会流动机制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阶层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区建设、社会安全体制建设、社会管理机制建设几个主要方面。认为要改变目前社会发展、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与经济建设的状况,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应当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好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儒家和谐观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思想体系,它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和谐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借鉴儒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有助于正确解决当代社会存在的环境危机。儒家和谐现在维系中国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政府借鉴儒家“和而不同”的宝贵思想来大力推进我国的和谐外交,从而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20.
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首要标志便是稳定和有序。但是,当前在我国还存在着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本文从多角度、多侧面探讨了如何确保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