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宋代文官中,宰相是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构的长官.《宋史·职官志》中说:“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平庶政,事无不统.”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宰相的名称,屡经变更.秦和西汉以相国或丞相为宰相.西汉末,废丞相,置三公(即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分掌丞相事.东汉初,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掌兵,司徒掌民、司空掌工,都是宰相.东汉中、晚期,为了限制宰相权力,尚书省逐渐取代三公职掌,三公成  相似文献   

2.
王欣 《南都学坛》2003,23(2):1-5
西汉后期将军成为中央常设官,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将军经常冠加大司马,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前后左右将军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武力集团。它们不仅掌握了军权,统理军事行政事务,代替了西汉前期太尉的职权;而且更重要的是可进入内朝,操纵政治,大大分割并削弱了丞相与外朝的权力,严重影响了西汉末期的政局。  相似文献   

3.
浅议西汉妇女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时期已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随着西汉礼制的不断加强,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深刻影响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妇女在家庭婚姻中处于被支配、被主宰的地位,无权决定自己的命运.在政治生活中,社会不仅没有赋予她们独立的社会地位,而且剥夺了她们的政治权力,他们不能独立地、直接地参与政治事务,最多只能通过依附于丈夫或儿子对政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 外戚专权是汉代政治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皇帝的外家仗恃着椒房之宠、掖庭之亲而内干机密,出纳王命,监临百官,威权自专。从西汉的霍氏之乱、王莽代汉到东汉的窦、邓、阎、梁外戚之祸,终两汉之世,他们一直是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汉代官制的发展,以汉武帝为界,可以分为先后两个大的阶段。汉武帝以前基本承袭秦制,汉武帝以后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中央官制而言,最为重要的变化,一是宰相制度由丞相制变为三公制;二是内朝的设立和权力的扩展,凌驾于以丞相为首的外朝之上,并逐渐把外朝的权力转移到内朝和尚书台。这两方面的变化都与外戚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西汉中枢职官形成的历史背景中国封建社会在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以后,随着地主经济和政治势力的发展,建立了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秦始皇通过朝廷百官发号施令,牢牢地掌握着统治大权,并且通过地方各级官吏把他的统治意志推行到全国每一个角落。当时的官僚制度基本上体现了皇权专制和中央集权统治,其中尤以身居中枢的丞相地位最高,发挥的作用也比较突出,但是就整个官僚体制来说还很不健全。由于秦王朝寿命短暂,使这种新的封建官僚制度没能得到稳定和充分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豪强经济是西汉地主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在西汉时期的发展变化及其历史地位,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西汉的社会经济结构,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望同志们斧正。  相似文献   

7.
西汉时期实行了封国(王国侯国)食邑制度。关于封国制度已有文章论及,本文只就食邑制度,谈谈自己看法,希望得到批评指正。一西汉的食邑制度(指封国以外的食邑),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皇族宗室贵妇们的食邑,一是关内侯的食邑。贵妇们的食邑,主要是指公主、皇太后、皇后等的经济特权。《汉书·百官公卿  相似文献   

8.
西汉建立之初,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但是随着政府对商人政策的放宽、商品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土地商品化发展以及商人与权贵的紧密结合,西汉时期商人的地位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官职设置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国和丞相两个官职。相国和丞相虽然官名不同,但实际上职掌相同,都是处于宰辅地位。历代学者对这两个官职论述甚多,认识颇不一致:在设置的国别问题上,班固的《汉书·百官公卿表》认为,“相国、丞相皆秦官”,似乎仅为秦国所独有;在初置的时间问题上,杜佑的《通典》认为“始皇始置  相似文献   

10.
西汉巫蛊之祸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分析了西汉时期巫蛊之祸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认为,巫蛊之祸是西汉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尖锐的产物,不仅给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造成巨大影响,致使汉武帝探索治国理念付出了重大代价,同时危害了西汉时期学术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