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呼唤一批能教善研的卓越英语教师。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应该以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契机,准确把握卓越英语教师内涵,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加强人文教育和思辨能力训练、创新实践教学环节、整合优质资源等途径,着力探索卓越英语准教师的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2.
高师院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现实状况,剖析目前这一培养目标定位面临的困境及其表现、成因;从社会的需求和高等教育内部结构的调整等方面进行研究,面向全球视野下幼师转型、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教育体系,打破传统的以培养幼师师资、幼教管理人嘣科研人员的培养模式;从本科学前教育的性质、方向以及院校层次等方面进行思考调整定位,指导构建高师院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扭转学生已出现的社会适应性错位。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迫使高师教育开始思考自身发展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基础教育新课改与高师教育之间的关系过程中,提出了高师教育要以“国家意志”为中心,全面树立自觉意识,开展高师教育改革。在此观点基础上,文章深入探讨了高师教育改革的具体问题,指出高师教育自觉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师范生培养模式,积极借鉴国外高师教育培养模式,延长师范生培养学制,探索“4+1”或“4+X”等培养模式,提高基础教育师资的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加强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立足基础教育实际师资需求,大胆实践深层次课程教学改革,确立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高师音乐专业舞蹈教学长期沿用专业院校的模式这一现状,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新形势下,对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特色的创新进行了一些探索,力求联系实际,培养创新人才,真正实现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地方院校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主力军。对地方院校未来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是现实的迫切需要。肇庆学院从2014年起,开始实施"未来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对地方院校未来卓越教师培养进行积极探索。从生源择优选拔到课程叠加设置,从教育信念的多途径培养到反思性实践的实施,从协同平台的建立到各方合作关系的真正开展,学院不断探索卓越教师培养的优化路径。分析表明:自主专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教育信念;知识拓展与实践强化要依托于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源于反思性实践;U-G-S共同体合作平台可以实现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6.
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基础教育提供高素质的师资始终是高师院校最根本的使命。从剖析卓越教师的内涵着手,结合省属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构建卓越教师培养模式进行了阐述,并从确立师范院校在卓越教师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完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落实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权,完善"国培计划"与顶岗实习的衔接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对培养未来教师的高师院校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探索和改革已经明显滞后。在对高师院校文科类专业现有培养模式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应建立一种“立交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林业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理念不适应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脱轨,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通过协同创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做好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推动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建立协同培养人才新机制,实施国际化协同合作培养等。同时,通过建立面向市场需求的人才反馈机制,完善创新人才的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探索多种模式协同培养人才机制,营造协同培养人才的政策保障机制等,有效促进卓越林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高师院校如何在“坚持师范性,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指导下,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教育规律,增强办学适应性”,是目前高师院校教学改革中的重中之重.我院在新修订的九九级教学计划中的课程结构,在这方面有所体现:一、打破旧模式,创建“模块式”新结构教学计划是在国家教育政策宏观指导下,由学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改革与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教育在教育事业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更加突出的战略意义。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要求高师院校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本文在分析现有“4+X”、“2+2”、“3+1”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化的“2+2”人才培养模式,建议通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培养队伍等多重“2+2”模式,在完善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全方位、大力度的创造性改革。  相似文献   

11.
我国20余年的本硕一体化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探索经历了“自主探索期”“卓越计划期”两个阶段,已有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本硕贯通双学科分离”“本科双学科混合+教育硕士”“实践嵌入三段式”“高素质复合型本硕一体化”四种类型。这些模式对推进研究生层次教师培养、推动教师教育模式改革具有积极意义,但在目标定位、本硕统合方式、课程体系建构、培养体制、“师范性”与“学术性”的融合等方面尚存在不少值得反思的问题。在“本硕一体化”的未来探索中,有必要进一步厘清培养目标,优化本硕统合方式,加强本硕课程一体化衔接和统整,创新培养体制,促进“师范性”和“学术性”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中国高等师范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高师教育的现状表现为“非师范化’或“淡化师范教育”的倾向。与此同时,21世纪申国高师教育的必然走向表现出非师范专业渗入高师院校,新老综合大学重现师范教育,对所培养教师的规格要求越来越高等基本特征。基于此,中国高师教育的改革应着重建立“开放型”大师范办学格局,探求新世纪高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适应新的办学体制、人才培养的科学的教学改革方案等。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包括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高师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即建立“学科专业教育 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是创新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新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特别要做好学生专业知识更新和教学行为转变两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4.
改革高师人才培养方式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行高师培养模式的弊端和社会对师范毕业生的新要求,客观上要求不断加强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在评介四川师范大学“2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提出积极推进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加法”方案和主辅修制强化师范人才培养特色,建立适应高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课程体系,强化师范教育的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15.
诸园  吴玲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0):83-86
我国高师学前专业教育部分承担了基层幼儿园师资培养的任务,对其培养模式的探索一直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而战后,日本建立的一系列幼儿教师培养选拔制度,有效保障和促进了日本幼儿教育的发展,其在幼师职前培养、选拔制度方面的经验对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实践教学是职技高师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为中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双师”素质师资是职技高师肩负的重要职能。论文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对构建农科类专业“三三四”实践教学体系的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高师院校的办学方向应紧紧围绕“师范性”朱洪发一、高师院校的性质与历史回顾高师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职业教育,其职业性的集中表现在于它的“师范性”。国家设立高师这一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中等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但是,从50年代起直到现在,尤其是在改革...  相似文献   

18.
文章探讨了合肥工业大学在“英才计划”下实施科教融合、学研协同培养复合型卓越工程人才,以及在“卓越计划”下进行产学合作、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的改革实践,认为其从组织与经费、培养方案、基地与平台、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等方面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确实保障了这一改革实践得以顺利实施。实践证明,合肥工业大学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工程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在“卓越计划”背景下,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如何优化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其进行科学定位,是一个亟待研究与探索的现实问题。针对“卓越计划”的本科生层次,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切入点,从课程体系层面展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给出一个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是高师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树立学生创新意识,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改革传统考试模式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论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