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甄丽娜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2):39-43
幼儿园学习环境与幼儿发展密切相关。“亲生命性”和“动允性”强调,自然的、有机的户外环境能有效促进幼儿身体、
认知、社会和情绪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在与参与教师和幼儿协商后,为幼儿重新开发户外游戏区域,以叙事形式记录教师和
幼儿对新环境的反应,并将其反应反馈于户外游戏区域持续开发行动中。实践证明,这种迭代行动研究能够有效推动幼儿园
自然户外游戏环境开发,进而促进幼儿学习。 相似文献
2.
幼儿主体性是幼儿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特性,其发展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象征性游戏是2—6岁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其对幼儿主体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幼儿主体性发展的内容包括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三方面的发展,幼儿参与象征性游戏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发展,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并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幼教工作者应当提升象征性游戏对幼儿主体性发展的价值认识,重视并鼓励幼儿的象征性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3.
王小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49-154
本文首先从宏观的视角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微观的角度对193名3~7岁幼儿发散思维发展的特点进行具体深入的实证研究,得出了4点结论.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与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提出了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教育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族的、本土的才是最经典的,民间的本土游戏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只瑰丽奇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娱乐性、教育性、趣味性,不受时间、场地、人数、材料等限制。伴随着琅琅上口的童谣,满足孩子们好玩、好动、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深受幼儿喜爱。“民间游戏”是一种媒介和载体,流传已久,如同“世界名著”。内容浅显,但内涵非常丰富。民间游戏活动真正的内涵,让这些失传已久的游戏回归于我们的孩子,拓宽他们的游戏视野。本文从民间游戏的特点、意义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进行倡导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有些幼儿园,自由游戏自身的局限性使其对幼儿发展的有效性和其在幼儿课程中的地位受到了质疑。相关部门提出以教师指导的教学来代替游戏时间,但收效甚微,甚至出现自由游戏和成人教学的两种极端倾向。在严峻形势下,引导游戏应势而生,引导游戏是一种介于成人指导的教学和儿童主导的自由游戏之间的游戏形式,是教师和孩子之间相互指导的合作体验,使幼儿在读写能力、数学、科学、社会情感等方面获得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姚臻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0):68-70
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理论,以“生活”作为幼儿园行为课程思想建构的基点,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强调儿童的实际行为,根据儿童的能力、兴趣和需要组织活动;指出儿童在游戏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当尊重儿童,使儿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此外,也强调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组织、实施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一理论的发展不仅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对当前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开展,仍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王小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49-154
幼儿游戏没有外在功利性目的,其“无为”即无外在目的而为,但却带来了“实为”的结果———幼儿的身心发展。这一结果虽非刻意求之,但却自然得之。游戏是从人性深处流淌出来的旋律,游戏是一种“心”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解放感、自由感,是其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沃土。 相似文献
9.
刘春荣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4):54-59
本文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先进教育理念、独特教学方式引入儿童自娱性舞蹈音乐游戏创编中,并与3—6岁幼儿动作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让幼儿各年龄段动作发展与音乐游戏交融,使音乐游戏的创编理论统整化、选材生活化、游戏活动化;运用多学科互相渗透的方法,本着音乐教育的核心“原本性”,以儿童动作发展“非线性”为依据,有目的、有计划地围绕音乐游戏“好玩”这一核心,从目标、过程、方法、游戏评价这四个方面进行音乐游戏创编设计,以期为幼儿音乐游戏的创编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户外自主游戏益于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父母知信行水平均达到高水平时,促进户外自主游戏的顺利进行。笔者通
过经信效度检验的自编《儿童户外自主游戏下父母知信行水平》问卷,选择有户外运动幼儿园的父母作为调查对象,对园内
716 名幼儿父母进行调查发现,儿童户外游戏下父母知信行整体水平较高;知信行三维度中父母的认知水平最高,行为水平次
之,信念态度水平最低。幼儿父母知信行水平总体水平在性别、文化程度和年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认知水平在文化程度上存
在显著性差异;态度信念水平受家庭子女数量影响;行为水平在不同性别和家庭子女数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笔者根据幼儿
父母的知信行水平,通过快速聚类法对其知信行水平进行聚类组合,并将三种组合类型命名为“价值肯定型”(高认知水平、高
态度信念水平、高行为水平)、“知信行不协调型”(高认知水平、低态度信念水平、低行为水平)、“行为支持迷茫型”(高认知水
平、高态度信念水平、低行为水平),针对三种组合类型的父母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游戏资源是幼儿开展游戏的基础,恰当的游戏资源会使幼儿的游戏丰富多彩。文章介绍了游戏资源的内涵,从物质和非物质两方面分析了幼儿游戏资源包括游戏材料、场地、环境、人、信息、时间等,阐述了这些资源对幼儿游戏的心理学意义,并提出如何在游戏中挖掘各种资源,实现幼儿游戏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2.
幼儿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仕英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2):89-92
本文从幼儿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提出教育策略要注意把握幼儿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注重审美教育的针对性;充分利用游戏这一幼儿的主导性实践活动,培养和发展审美能力;对幼儿进行专门的美育训练,实现"以美育美"和"以美育人",以促进幼儿心理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意志品质的发展水平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起着决定作用,甚至对幼儿终生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本研究抽取合肥市某幼儿园大班的90名幼儿,采用自制观察表开展为期27天的调查研究,以调查大班幼儿意志品质的发展状况。结果发现,建构游戏中大班幼儿的意志品质发展存在诸如建构有计划性但依赖性较强;选择有指向性但容易受诱导;对行为有自控力但在建构中坚持性不足等问题。为此,笔者建议:应增强幼儿对建构游戏的了解,丰富相关知识经验;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发挥个体积极性;鼓励教师采用多样的游戏组织形式,重视正面语言的价值;提高幼儿的建构游戏水平,发挥主题建构游戏的作用;进行家园合作,共同努力提高幼儿意志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王秀丽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65-68
通过自编问卷对甘肃省兰州市两所幼儿园的幼儿亲子游戏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幼儿家长对亲子游戏的态度比较积极,亲子游戏的内容以动作技能游戏为主,亲子游戏多在社区和附近的公园进行。但是,仍然存在亲子游戏时间有限、教师和家长对亲子游戏认识不够、亲子游戏内容简单重复、游戏材料开发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建议从转变家长观念入手,加强对亲子游戏的重视,尽可能创造游戏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合理使用游戏材料和空间等有效开展亲子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15.
但菲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对幼儿社会化过程影响最大的是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它会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协作行为的发展,使幼儿的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得到强化,促进幼儿自我意识及社会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的发展。角色游戏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杨春霞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1):81-85
户外游戏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幼儿园因场地的限制、教师注重安全和家长过分呵护等原因,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时间得不到保障。幼儿园应创设和谐的户外场地;教师制定合理的一周计划,投放合适的材料,优化户外游戏活动内容;家长与幼儿教师密切配合,保障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唐娟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5):64-68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幼儿在游戏中完全的释放自己。儿童的性别角色意识几乎是在游戏中形成的。教师在游戏中的性别期待、性别教育理念影响其进行游戏指导和性别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从双性化教育理论视角出发,整合出游戏中教师性别教育指导策略:教师应突破自身性别刻板印象,创设公平的性别教育环境,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性别角色认知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混龄幼儿共同游戏近几年在我国的幼教界逐渐的普及。但是,混龄幼儿共同游戏在执行中仍然存在幼儿教师组织与指导策略能力低下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对A幼儿园的老师在混龄幼儿共同游戏中所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并给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为提升混龄幼儿共同游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策略。 相似文献
19.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成长发展的需要。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幼儿的生活、游戏活动中。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丰厚的传统幼儿游戏资源,将这些传统游戏应用于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达成幼儿数学认知目标,是将幼儿数学教育寓幼儿游戏活动路径的有益探索,在农村幼儿园现有条件下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周颖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1):124-127
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重要的游戏类型,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接触角色,在游戏的体验中感知生活,最后在游戏和生活中得以发展。但当前角色游戏在实施中的种种现状,使得幼儿有游戏之“心”、有扮演之“意”,却不得角色游戏之“全部”。对此,教育者需要运用“身边景”,选择“身边事”,联系“身边物”,关注“生活用”,创设以“真”为本的游戏环境,善抓“童心童眼”的游戏事件,提供能够自由创造的游戏材料,总结回归“本源”的游戏经验,让幼儿能在游戏中尽情遨游,在遨游中成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