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曾云森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11):52-54
绘画作为一种开发幼儿智力及潜能、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家长的关注.绘画教学中,较多的教师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指导幼儿绘画创作和评价幼儿的作品时,时常会走入一个误区--脱离现实,过分强调幼儿绘画技巧,忽视幼儿固有的"天性"、兴趣和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陈睿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6):16-22
绘画是幼儿叙事的重要载体。本研究采用个案追踪的研究方法,发现幼儿绘画叙事具有如下特点:2-3 岁幼儿的绘画
叙事处于萌芽阶段,绘画叙事结构尚未形成。3-4.5 岁幼儿的绘画出现了叙事顺序和叙事观点,叙事结构已有雏形。4.5-6 岁
幼儿的绘画叙事能力提升明显,绘画叙事观点较为明确,绘画叙事顺序清晰,绘画叙事结构趋于完整。研究建议,成人应多丰
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感官体验,鼓励幼儿多说多画,关注幼儿绘画中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3.
陈光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3):153-154
绘画是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幼儿情感宣泄和交流的重要途径 ,同时又充满新奇与创造 ,深得幼儿喜欢。为充分发挥绘画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教师应合理地转变自己的角色 ,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教师要克服自己的权威思想,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平等地位的成员,对于孩子的奇思异想要给予重视和引导,千万不要按照成人的思维方式来要求孩子,要鼓励孩子大胆去想象,鼓励孩子去做成人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陈晓霞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1):81-82
当我们欣赏幼儿作品时,常常惊诧于幼儿信手涂鸦的作品中出现的犹如绘画大师般的手笔。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信手涂鸦往往是他们将天真活泼的天性展示出来,当孩子慢慢长大,绘画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也是孩子心理成长的一面镜子,是幼儿认识世界和进行交流的手段和工具。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失去了对绘画的兴趣,他们觉得绘画只是在完成一项教师或父母给予的任务或作业,是父母和教师要求的并不是他们的意愿,只是为了迎合成人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王小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49-154
本文首先从宏观的视角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微观的角度对193名3~7岁幼儿发散思维发展的特点进行具体深入的实证研究,得出了4点结论.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与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提出了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教育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玉鹏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53-254
儿童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笨拙到熟练的发展过程,根据儿童不同年龄及心理发展过程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绘画过程中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过程,无论是对绘画能力强还是弱的孩子,教师和家长都应做鲥因势利导,充分尊重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善意地接纳每个孩子的作品,对于孩子点滴的进步、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 相似文献
8.
洪新发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2):93-95
本文根据视觉艺术规律 ,阐述美术基础训练的重要性以及提高自身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文章对美术教学的三个教学层面作了具体分析和研究 ,强调要把三个层面视为一个整体。在美术教学中 ,基本训练是教学基石 ,技法及材料的运用是教学中介 ,而运用绘画语言的表达、理解艺术家的审美与创意才是实现教育目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杨德愚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3,(4):91-92
绘画与构图教学的特殊性在于,它应遵循人的特殊情感、特殊环境、特殊经验等诸多因素,以艺术的直观和审美的情趣去体检、去启发、去帮助学生从习以为常的感性或感悟中获得理性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幼儿美术教育是可以使幼儿的绘画技能以及对美术的认知得以培养和提升,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和人格培养,这也正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培养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创造力是最为关键的内容。文中以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为出发点,提出了促进幼儿美术教育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胡琳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22(1):89-92
幼儿双语教育应该服务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实验研究表明,双语学习与儿童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以及规则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双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可以在心理学研究中找到依据。应从培养儿童的发散性思维、元认知能力、创造性人格、兴趣以及环境创设等方面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人格的研究模式及其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创造性人格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总结出目前关于创造性人格研究的主要模式,即:个体差异的研究、时间一致性的追踪研究和创造性人格的结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这3种研究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珑珑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18(3):1-5
本文着重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处理好 3种关系 :关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综合培养 ,重视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辩证统一 ,促进教学主体高认知与高情感的协调发展 ,凸显人的全面优化的教学追求。 相似文献
14.
李强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1):42-45
当前,心理学家对创新的本质特征(即新颖性和有用性)基本达成了共识,当前创新研究主要涉及创新人格特征研究、创新认知过程研究、创新激发研究、创新社会心理学研究四个领域,主要运用了心理测量的、实验的、传记的方法,其中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由于创新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对其研究应综合应用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宋文翠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4):158-160
儿童科学文艺教育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具有积极重要的影响,是促进儿童创造力产生、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儿童科学文艺教育与创造力发展的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利用儿童科学文艺教育可以开拓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雷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 ,本文从思维方式的选择、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及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殊性和创新教育上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7.
席明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3):91-93
创新教育与创新管理是两个不同而又有联系的概念,创新把教育和管理紧紧联系在一起。创新教育必先重视管理自身,必须从学校自身的创新管理做起。创新管理和创新教育永远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间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社会进步和发展是创新教育及创新管理前进的指向,创新教育和创新管理,是教育事业本身的需求,更是当代社会的呼唤。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Steam教育理念下戏剧活动为干预项目,以61名大班儿童为研究对象。实验班儿童在教师带领下进行Steam教育理念下的戏剧活动,运用过程性量表和评价性量表对儿童进行学习过程和创造力测试,借助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前测和后测对比分析。经过为期1年的实验,得出以下结论:儿童的创造力得到显著提升;儿童正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得到改观和控制;在学习方式上,儿童自主性提升。 相似文献
19.
孙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5-8
审美对象是创作主体全面调动自身的审美心理体验才产生的高级审美现象,在对审美对象的世界进行探讨时,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状态。经过仔细考察,我们认为,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状态至少具有整体性、直觉性和开放性这三个基本特征:整体性特征决定了审美活动的不可分析性;直觉性决定了审美活动必然是一个感性而非理性过程;开放性则为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重新创造自我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其实施途径主要有二:一是构建创新型课程结构,二是建立创新型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