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伊斯兰教民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伊斯兰教民族文化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 10个民族在我国传统文化 ,包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吸收外来的伊斯兰文化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 ,是中华多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长安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长安文化所具有的凝聚力、感召力以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对中国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任何地域文化所不可企及的。在这块土地上所演绎的无数次盛衰更替以及所形成的历史文化积淀深深地吸引了历代文人。同时,长安作为帝都,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不已的题材;唐代诗人以长安为主题的诗歌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长安文化所独有的本源性、悠久性、系统性和历史传承性。  相似文献   

3.
广府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五千年,每个地区都有气质独特的历史轨迹和挥之不去的文化记忆。地域符号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中国文化根脉的象征。广府文化所具有的移民文化、兼容文化、开放文化特点,使广府文化尽管历尽沧桑,仍独树一帜,继续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继续突出地方独特的风格与特色,其文化特点对广东社会历史乃至海外华侨华人产生了重要影响。要营造一个氛围,让各地域文化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只有当这一点实现之后,地域文化的个性与活力才能充分显示出来,才有利于我们充分整合和调动各地域文化的积极因素,促进中华文化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最终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内蕴着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基因。在全面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以传统文化视角回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从根本上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根源与价值面向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大一统”理念涵括着党的领导的政治传统;大同理想蕴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根基;民为邦本积淀着人民中心现代化的思想源泉;天人合一凝聚着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精神特质;和而不同奠定着和平发展现代化的道德支撑。总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发展始终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并不断从传统文化深邃的思想智慧中汲取丰厚滋养。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论述丰富而深刻,是新时代新征程理解把握二者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人民至上的立场原则、和谐共生的思维理念上建构起彼此相契合的同一形态;就实践逻辑而言,中国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时期的现代化探索和建设之路上对中华传统文化确立了批判继承、守正创新的辩证思维理念;就价值逻辑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根”“魂”渊源的内在关系,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展示中国气象、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方面的独特价值作用,向世界传递当代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文化自信与自强。  相似文献   

6.
鉴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流派中,长安文化不显于世,从文化传统的整体性上对长安文化的定义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文化形态的发展阶段、主观基础、客观条件进行了梳理,归纳出长安文化5个方面的特征。分析认为,长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陆地文明的代表,其内在的普适性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值得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必须统一的重要基础。因为,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和两岸统一的进程中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台湾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台湾同大陆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随着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日益成为两岸谋求统一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水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重新认识和厘清中国传统水文化发展脉络提供了全新视角。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催生了中华民族古老的畏水文化和敬水文化。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促使治水文化和利水文化产生。在自我实现需求的驱使下,中华水思想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乐水文化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元杂剧作为元代文学的象征,是在多元文化中生成并繁盛的。因此,北方游牧文化对元代文化的影响,无疑也在元杂剧中留下了游牧文化的痕迹。北方游牧文化的渗入对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的冲击和影响,表现在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形态对儒家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以及游牧民族的主观意识对儒家传统“礼”的影响。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至今天,是多民族文化不断冲突与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新疆喀什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多民族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喀什维吾尔民居中的柱廊空间作为户外生活的特色空间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民居廊道文化,其柱廊装饰艺术在多元文化以及伊斯兰宗教文化的渗透影响下,形成了既具有传统民居形态,又突出表现出穆斯林的审美意识和宗教心理的民居建筑风貌。本文以喀什维吾尔民居柱廊部位装饰元素为视角来探讨民居装饰特征中体现出的地域民居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长安是中国的文化标识这一命题,对建都长安的西周、秦、西汉、隋与唐时期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行综合研究;通过对蓝田猿人、半坡遗址、西周青铜器、秦始皇兵马俑和汉唐长安城等大量考古遗存与史料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华之礼得周公而制,中国之政得秦皇而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定,中国之盛得唐宗而成,不断进行的制度创新,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分析认为,长安地区是炎黄故里、儒释道圣地,是汉语、汉字起源之处,汉赋、唐诗繁盛之地,创立和繁荣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分析结果表明:长安是丝绸之路新起点、光复伟业最高地,新时代、新长安必将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12.
陕西地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流之一,既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陕西人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随着历史变迁,这一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一些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的影响力已经大大削弱.分析和梳理陕西地域文化并揭示这些地域文化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追求,如炎黄文化的凝聚精神、周文化的敬德重礼精神、秦文化的多民族统一精神、汉文化的开拓进取精神、唐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以及红色文化中的延安精神,并阐明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对推进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源远流长的长安文化为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又为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所关注,其形成的原因、历史客观规律及发展前途非常值得探析。分析认为,周、秦、汉、唐等十三朝古都所在地的长安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地位;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传统文化、频繁的中外文学艺术交流等因素,促使长安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艺术等领域,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地域文化与文学小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何一个民族的早期文化,都受区域环境所制约,而表现出区域性特点。一个民族的文学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区域性必然影响到文学。这种影响涉及到某地域的自然环境、传统风习和社会历史诸方面。中国早期文学,如《诗经》、《楚辞》具有浓郁地地域文化色彩。在秦汉统一、地域文化融合之后,地域文化与文学仍然有着某种联系,只是其存在形式及其表现产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发挥高校文化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以政府主导规划和组织引领方式,建立陕西高校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协同创新架构。立足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彰显陕西地域文化特色,聚焦国家级大项目驱动辐射效应,解决陕西文化发展“追赶超越”力争上游的体制瓶颈和机制障碍。把陕西打造成为中华历史传统文化源流标识地、世界自然地理人文典型生态带,中国红色革命历史文化战略转折地和丝路文化与“一带一路”文化引领区,整体提升陕西文化品质和社会形象,实现新时代陕西经济社会的全面腾飞。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契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既冲突又契合.五四运动时期,我们选择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反传统,是看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冲突的一面,是期望通过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中华传统文化,改造中国社会,挽救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心理相契合,却是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条件.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她的故乡德国生根发芽,而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开花结果,除了其他的社会历史因素的作用之外,还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心理相契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文化是与一定的民族、历史、疆域等问题相关联的多元一体的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极富活力的符号表达,是吉林省的独特文化标识。文化自信自强视角下对长白山文化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近年来长白山文化研究现状的分析对其研究趋势做出了预判,希望能不断深化对长白山文化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8.
检察文化只有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相融合,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检察文化品牌。孝文化是淄博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一种,淄博检察文化建设应当从传统孝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取道德支持。但是传统孝文化具有两面性:精髓与糟粕共存,应取其精髓、去其糟粕。传统孝文化的精髓包括善事父母、做人之本、博爱为民、忠诚国家等,这与检察文化的内涵或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在从传统孝文化精髓汲取营养过程中,应当警惕传统孝文化的糟粕包括治国之术、愚忠愚孝、麻痹意识等对检察文化的污染。而且“孝”的形成机制对于检察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儒释道文化一直伴随始终,在儒释道精神之下派生的仕宦文化与隐逸文化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在唐代长安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长安文化是厚重的,有着丰厚的底蕴。以帝都文化为主流的长安文化有着多样性和丰富性,仕宦文化、隐逸文化就是长安文化这条大河派生的支流。  相似文献   

20.
传统地域文化研究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这是非常好的现象。然而,在目前传统地域文化研究领域存在一些态度和方法上的问题,诸如不尊重各地区域文化的差异,对不同地域文化心存偏见,因而导致评判违背史实,还有西洋理论和方法的滥用。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必须解决这些问题,传统文化研究才能健康开展,而文化相对主义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