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双怀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明代华南地区有十几个少数民族。从大量资料来看,这些民族对明代华南的开发曾做出过一定贡献。本文具体探讨明代华南的少数民族及其地理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2.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33-36
西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的影响,在有明一代,人才地理分布呈现不平衡的特点,以往的研究者缺乏从区域视角对这种分布差异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对明代西北地区科举进士以及正史列传人物数量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明代西北地区的人才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集聚特征,其中分卷制、解额、自然环境以及外来移民和学校数量是影响当时西北地区人才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陈国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明代四川进士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陈国生关键词明代,四川,进士,地域分布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K921人是环境的产物,特定的地理条件、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对人材的成长具有重大作用。程颖在《河南程氏遗书》卷三中强调"西北东南,人材不同"正是这个道理。自隋... 相似文献
4.
以历史史实为依据,分析了古代桑、蚕灾,桑灾的产生原因在于雨、雪、风、雹及虫等,而蚕灾的发生除与雨水、低温有关外,还与桑灾密切相关。桑、蚕灾有一定的发生规律,总结历代桑、蚕灾防治经验,也可发现一些朝代的赈济措施。 相似文献
5.
毛永莉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3):144-146,148
宋元时期逐步兴起的中国工商业,经明初作了进一步的结构调整后,在明中叶开始繁荣起来,它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市民商业活动的描写,尤其是对当时各种手工行业如酿酒、绘画褙裱、园艺、织造、首饰制作等情况的描写,是明代小说在取材上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可以了解明代时我国早期工商业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明代塘报及其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5):129-134
明代塘报作为明代官方新闻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基层组织逐级向上传播军事情况,并在统治阶层内部发布的信息传播工具。受其报道内容和传播体制的影响,明代塘报在信源、内容、体裁、发行、传播功能等方面均与明代邸报有着明显的不同,其报道风格的简洁、直白,通俗易懂,以及真实、准确、及时等特点,使之在当时的新闻传播体系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郭海东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98-100
明代华北地区已经出现了烈女群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她们的形成与分布有其自身特色。烈女的形成战乱因素据主导,节妇则更多与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相联系,同时也受当地忠烈风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庆勇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4):1-5
明代山东蝗灾频繁,伴随明朝始终,蔓延齐鲁大地,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山东各地轻重有别的特点。蝗灾在济南府最重,青州府、兖州府、东昌府、登州府次之,莱州府最轻,山东中部最重,西部次之,东部最轻。 相似文献
9.
吕卓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本文从人口增加、土地垦殖、水利建设、粮、桑、棉、茶的种植等多方面论述了明代陕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开发及其程度,用事实说明了明代陕南地区农业经济开发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11.
明代是苏松地区棉纺织业大发展的时期。明初推行的一系列鼓励经济作物种植的政策,促进了棉作区域的扩展,至明中叶以后形成了沿江濒海的植棉区,为棉纺织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棉纺织机具的改进提高了纺织效率,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棉纺织业内部初步出现专业化分工、棉布品种花色的增多,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棉布加工运销体系。棉纺织业的发展促进了苏松地区专业市镇的兴起和棉货贸易的繁荣,使得以棉布折征赋税成为定制,但伴随之的苛重的布解,成为当地百姓的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12.
乐万里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29-36
明代四川的作家在地理分布上形成了四个中心,并体现出一种崭新的发展变迁趋势。作家的地理分布重心逐渐东移南迁,从而呈现出一种各地区均衡发展的状况,地域之间的差距有了大大的缩小。相对于前代严重的不均衡状态来讲,这更是一种健康的发展格局,有着不可忽视的区域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明代的巫术从种类来分,大体可以分为禁气符咒、作祟或除祟、樟柳与灵哥、厌胜和厌镇以及幻术几大类。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明代,巫术活动逐渐世俗化,由圣人之术演变成为谋生的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14.
张钰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2-74
地震灾害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这是毋容置疑的。考察历史上地震灾害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将会对我们今天预防、减轻其所造成的损失具有重大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明代是否存在"京报"以及"京报"的性质问题,一直是新闻史学界长期关注的话题。此前,作为文献史料,仅限于清人俞正燮《癸巳存稿》中的一则材料。当代新闻史学者对史料的发掘又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如方汉奇、姚福申等先生的考察,但也多限于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的描述。根据元明时期文献中关于"京报"的若干材料,从词源学的角度分析,认为"京报"一词最早产生于元代;作为报纸的形态,明代的"京报"已经存在,而且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类型:一类是封建政府的官报——邸报,一类是民间报房的私报——小报。明代"京报"具有的双重称谓,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阅读者的"误读"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明代是否存在"京报"以及"京报"的性质问题,一直是新闻史学界长期关注的话题。此前,作为文献史料,仅限于清人俞正燮《癸巳存稿》中的一则材料。当代新闻史学者对史料的发掘又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如方汉奇、姚福申等先生的考察,但也多限于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的描述。根据元明时期文献中关于"京报"的若干材料,从词源学的角度分析,认为"... 相似文献
17.
徐子方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23(1):29-35
元明易代不能仅仅看作一般意义上的改朝换代 ,它是一次重新确立儒学正统权威的深层文化转型 ,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上汉族政治力量重建大一统的最后一次努力。由于统治者特有的专制和独裁本性 ,它不仅将中国的皇权专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且封闭保守、自甘束缚 ,以至扼杀人才、窒息创新能力 ,造成了此后百余年思想文化的冷落萧条。所有这些 ,都构成明前期杂剧最终衰落的的必然命运。 相似文献
18.
本论述了明初国内及周边所面临的极为复杂的形势,为了避免故元势力与高丽联手,全力翦除故元势力,明初积极与高丽王朝交往,高丽恭愍王也积极向明。然而,恭愍王被弑后,亲元派上台,与明朝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邱进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59(1):82-85
不少学者误解了明代“贡士”的概念。在明代,“贡士”一词是一个泛称,包含两种意义:一为入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一为贡入国子监的生员。至清代,贡士才被规定为会试中试者的专称。 相似文献
20.
张仲谋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3):25-30,59
明人选编的明代词选,一为万历年间钱允治选编的《国朝诗馀》,二为天启末年至崇祯初年沈际飞在《国朝诗馀》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草堂诗馀新集》。文章对《国朝诗馀》存在的问题,《草堂诗馀新集》的成书时间与主要成就作了具体深入的考证与论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