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货币定义的演变及其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只能充当已经形成的商品的交换媒介,也就是实现两个已经付出的劳动的交换。但是,现在大量的交换已经发生在过去的商品和未来的商品之间,是已经付出的劳动和尚未付出的劳动之间的交换。而且,现代的纸币发行也不再以黄金,而是以企业和政府的债务凭证为担保,这就是说,以一般等价物来定义货币,已经无法充分解释货币和商品交换的实际,所以,货币的定义也要顺应商品经济变化,转移到其作为信用的载体上来。即便在货币最古朴的形态—黄金上,也能找到作为信用载体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对马克思的货币理论需要进一步认识:马克思把货币看作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而纸币并不是具有内在价值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只要贵金属才能执行价值尺度、储藏手段、世界货币职能,而纸币却在事实上执行着这些职能;马克思所揭示的货币流通规律是对货币运动的高度理论概括,但这一规律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也有不适用之处。  相似文献   

3.
货币与社会经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早期人们用什么东西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呢?贝、玉、刀、皮等物在不同民族和地区通行,都起过上述职能。经过长期实践,玉刀等先后被淘汰,只有贝留了下来。因为贝是人们喜爱的装饰  相似文献   

4.
货币是应人类商品交换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工具。人类创造这种工具的目的在用其为自己的利益服务。货币交换也是一种游戏,人们几乎在开展货币交换时,就在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李白深刻揭示货币运行的规律,并遵循交换的“游戏”规则,从多方面利用货币为人类服务:或充分利用货币的使用价值以福利人;或积极发挥货币交换的职能作用以愉悦人;或努力促进货币循环流通的运动以激励人;或深刻揭示货币充当等价商品的本质以沟通人。  相似文献   

5.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直接体现为社会劳动,是价值的一般代表。作为一般商品的价值尺度,要求货币本身就是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商品与货币交换,就是商品价值量与货币价值量的对等交换。在金属货币流通时,这个价值量对等关系是表现得明明白白的。因为,作为货币商品的黄金,是劳动产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人类历史上,在原始共同体之间,产生偶然交换的时候是没有货币的。就是发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商品种类增加,商品交换经常化的时候,一种商品的价值,不是只由某一种商品来表现,而是由一系列的商品来表现的时候,也还没有货币。商品的交换,必须发展到有一种商品,在一定的地方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成为表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的商品的时候,才算有了货币。但这种货币,  相似文献   

7.
主权货币充当储备货币的风险可以概括为通货膨胀风险、汇率风险和铸币税风险,从货币配置资源的角度看,这三种风险对储备货币国家均有不同层面的影响。通货膨胀风险包括可测性贬值风险和不可测性贬值风险两种情况;汇率风险具有宏观层面的汇率风险与微观层面的汇率风险两种表现,且宏观层面的汇率风险防范不同于微观层面的汇率风险防范;铸币税风险则是储备货币国家外汇需求的一种必然。主权货币充当储备货币的结果是:储备货币国家的经济利益发生了向储备货币发行国单方面的转移,从而使得储备货币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货币理论和铸币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既是政府调节经济的手段,同时也是古代王朝币制混乱的理论根源。通过对中国古代货币理论和铸币政策的回顾及评议,探究货币制度与治乱至盛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货币·货币五种形态演替变化·货币数量论张明劳动分工产生货币货币始于产品交换,产品交换始于劳动分工。一旦人类社会发现,劳动分工能够取得更高的生产率,带来更大的利益,使社会成员获得更多的幸福,那么,货币作为产品交换的媒介而出现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三位一体的...  相似文献   

10.
《"白银时代"的落地》是近年中国货币史和经济史领域的上乘之作。该著聚焦明代白银与货币问题,超越了传统货币史研究领域,将研究对象嵌入经济社会构造的变迁中加以观察,拓展了货币史的空间,推进了赋役和财政制度、市场和商品货币经济的研究。同时,该著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反省意识,不仅仅将货币视为一般的等价物,不再局限于货币的基本职能,而且注重具体历史时空内货币制度和流通格局所反映的经济社会不同层级及其相互之间的信用关系,为验证并发展货币信用理论提供了颇具潜力的货币史实证路径。  相似文献   

11.
货币是应人类商品交换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工具.人类创造这种工具的目的在用其为自己的利益服务.货币交换也是一种游戏,人们几乎在开展货币交换时,就在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李白深刻揭示货币运行的规律,并遵循交换的"游戏" 规则,从多方面利用货币为人类服务:或充分利用货币的使用价值以福利人;或积极发挥货币交换的职能作用以愉悦人;或努力促进货币循环流通的运动以激励人;或深刻揭示货币充当等价商品的本质以沟通人.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下半期以后,黄金在欧洲国家货币流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先后放弃了银本位制,朝着金本位制方向发展。俄国以白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纸卢布也陷入困境,维特主持财政部工作期间,进行了货币改革。维特货币改革适应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巩固了俄国的国家财政,刺激了投资,加速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世界金融一体化背景下IMF面临诸多挑战,集中表现为外汇管制的回归与汇率波动的无序化挑战其故有宗旨和目标;全球美元化趋势挑战其所主导的信用本位体系的稳定与公平;频繁的投机活动挑战其监管与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金融一体化所要求的合作机制挑战其决策的垄断性。这要求IMF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包括提高IMF分额,增强对危机国资金援助的能力;强化IMF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功能;改革IMF的决策机制,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决策力量;加强与其他经济组织的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14.
建筑是文化的缩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受旧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无时不在创造着新的文化.建筑正是被这种文化的冲击而创新,也反过来促进文化的发展.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建筑特色形成的重要源泉,是建筑持续蓬勃发展的动力.近代厦门建筑经历了外来文化入侵、冲撞与融合的过程,从万国建筑博览到中西合璧厦门风格的形成,独特的文化背景塑造了鲜明的城市特色与风貌.  相似文献   

15.
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差异、供求失衡、非完全竞争、非对称信息和非市场定价等因素都会产生商品交换中的不平等问题,这些均隶属于不等价交换。生产价格的形成同样会使商品交换中存在不平等交换问题,因为价值(剩余价值)在不同产业或地区之间发生了转移,劳动投入和所得不再完全一致。不过,这种不一致在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具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货币治理伴随着货币制度的形成而出现。中世纪英国货币治理问题是由自然磨损、削剪、伪造、私运货币和贵金属外流等现象所引起。鉴于此,英王颁布法令严惩货币流通中的违法行为,并派人搜查主要港口和市场上的商旅以抵制劣币的流入和使用、严禁汇票的使用以防本土货币的外流、大规模重铸货币以改善货币流通。上述治理举措体现了英王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即控制货币的铸造和发行、肃清流通中的国外劣质货币、保持货币的高标准、反对国内贵金属的输出。中世纪英王货币治理的举措及其成功经验,如高度控制铸币权和货币价值,对当代中国的货币管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央苏区的货币流通工作给我们留下了可供历史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主要经验有:统一印造货币,集中发行货币;提高货币信用,保证纸币兑现;控制财政发行,防止货币贬值;开展货币斗争,打击敌人破坏。重要教训有:苏区经济衰退,货币信用下跌;纸币超量发行,引起通货膨胀;铸行虚值铜元,造成币制混乱。  相似文献   

18.
原始人对祖先、鬼魂的崇拜,不过是企求死者佑护生者,以便生者得到更多的物质财富罢了.先民们对动植物图腾的崇拜和一系列的民间祭祀活动只是形式,而实质是交换.在长年累月的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换中(实为精神交易),现实利益、现实需求和现实愿望等"精神货币"便产生了.于是,中国民间祭祀便自然从神圣走向了世俗.民间祭祀神佛形象的世俗化即为其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推导一个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条件下全球经济失衡的模型,从出口导向、浮动恐惧、国际美元储备和美元环流角度对全球经济失衡进行分析。把全球的国家分为储备货币国和非储备货币国。由于存在“浮动恐惧”,非储备货币国对储备货币国往往采用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非储备货币国如果希望通过出口导向战略来促进经济增长,则需要以非储备货币国国内信用创造或国际储备不断增长为条件。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后多次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采用国内信用创造增长的方式而采用积累国际储备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这导致了非储备货币国的国际储备越来越多。同时,根据储备货币国家和非储备货币国家的对应关系,储备货币国的经常账户会产生逆差。非储备货币国家的国际储备又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流回到储备货币国,储备货币国产生了大量的对外负债。这种情况的持续导致了全球经济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