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明清时期桐城桂林方氏家族是江南著名的世家大族,以科第仕宦、研习诗文、治学习艺等著称于世,在其长期发展延续过程中积淀而成深厚的家族文化。其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其五世方法因靖难发作毅然殉难,此忠孝节义之举为后嗣敬仰,积淀成为方氏世代传承的精神意志的象征;方氏家族文化精神的传承表现在重视教育、诗礼传家、勤学著述、编纂家族遗书等方面;方氏家训、家学、家风的传承也为家族的稳固与兴盛奠定了基础。作为个案研究,探析方氏家族的文化特征,为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蕴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清前期,清政府将大量流人遣戍东北地区,以充实根本之地。但流人在东北开发过程中发挥了何种作用,学界尚有争议。其中,流人的数量无疑是一个极富价值的参考坐标。因此,为准确认知清前期东北边疆开发情况,梳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等馆藏清代满文档案,对顺康雍朝东北流人数量的记载,能够从一定层面上反应清前期东北边疆的开发情况。考证发现,流人在经济基础较好的盛京地区发挥的作用较小,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吉林、黑龙江地区则发挥了先驱者的作用。在开发过程中,流人将其所负载的内地先进文化传播于东北边疆,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内地与边疆联系的纽带,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开发活动促使清前期东北地域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因此,流人即使不能成为两地开发的主力,但其先驱者的作用是确凿无疑的。  相似文献   

3.
明清两朝同处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共同的大时代背景造成二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诸范畴内众多的相似点。本文试从空间视角出发,以政治范畴为基轴,对明清两朝社会的诸种政治体制按三级步调、大体划分为五个层面进行解剖(三级步调指中央—地方—基层和边疆;五个层面具体是指:中枢机构的延迁、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权力再分配、以达到制衡为目的双轨政体、恶种流传的特务政治及其变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基层和边疆的延伸等),力图较准确地对明清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做一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俾有益于明清政治史研究,尤其是明清政治史比较研究中宏观领域内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摘要]在医学人类学看来,疾病不仅仅·是与机体自身的紊乱有关,在疾病的概念下也会衍生出人类不同文化对疾病的认知和界定,以及疾病在某些具体历史、社会文化情景中所具有的意义。将疾病置于中国边疆过程中加以考察,可以勾勒出一部由瘴疠、鸦片、海洛因、艾滋病构成的西南中国边疆史。本文认为疾病是一种跨文化接触的身体体验,是一种被建构出来的话语形式,记录的是少数民族在与外来异文化接触、交往时表现出来的文化策略;疾病是西方殖民体系在中国边疆留下的深刻的殖民历史印记;疾病也勾连出民族国家对边疆各民族社会的整合,对边疆地区的疾病控制就有了能否治理、控制边疆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土族地区的宗教僧纲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土族地区的宗教僧纲制度李向德宗教僧纲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中央封建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政治统治形式。明清时期,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宗教僧纲制也以不同的形式传入土族地区,并很快被统治者所采用,影响着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  相似文献   

6.
自元明以来,黔西南地域就是中原进入西南边疆的国家官道之咽喉所在。为守卫和保证其畅通,明清中央政府都实施了强制性“军屯戍边”和移民政策,导致黔西南的移民达到黔省之最,外来商贾也云集黔西南地域从事边疆商贸,商贸文化景观遗存就是当时当地商贸经济高度发展的直接体现。本文站在历史文化景观的角度,采用古文献查阅和田野调查方法,分析清代黔西南地域商贸历史文化景观出现和变迁所反映的清代黔西南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实施的国家化战略,同时对其未来的保存提出建立“历史地标”保护系统并建设地方商贸文化博物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大理地区因中央政府的屯田政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大规模的移民开始在大理地区定居及繁衍,形成了多民族分布与多姓杂居的村落形态。新的村落形态、权力结构、公共空间及信仰生成,移民以相同的文化而不同的聚集模式重构聚居地的生活。多姓杂居的村落形态,使村落的权力结构、庙宇与公共组织相对开放多元,维持着其独特的生产、生活秩序,呈现明清时期大理地区的村落社会时态及国家权力的运作、多民族的交融对边疆基层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清代诗人洪亮吉,因越职上书直言朝中敝事,触怒君威,从而被贬戍新疆伊犁。在遣戍过程中,洪亮吉用浪漫的笔调吟诵了西域的壮美山河,展现了西域的民风物产,记录了遣戍的艰辛和友朋酬赠的深情厚谊。这些诗作风格多样而自具面貌,艺术手法精湛而成就卓越,是清代诗歌史上特别引人注目的一批佳作。应当说,洪亮吉的西域遣戍诗,拓宽了中国古代边塞诗歌的题材和边塞遣戍诗的情感主题,推动了中国古代边塞诗的发展;同时,这些诗歌也进一步奠定了洪亮吉作为清中叶诗坛名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清代著名学者徐松,在遣戍伊犁期间,驱驰万里,遍历新疆,先后撰写了被称为"西域三种"的《西域水道记》《汉书西域传补注》《新疆赋》,以其鲜明的边疆史地特色而广为流传。《新疆赋》《西域水道记》对清代新疆屯田多有记述,是了解和研究18至19世纪新疆屯垦开发及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对明清胶东望族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促其形成了饱含道德特质的家族文化。胶东望族的道德文化十分丰富,本文仅以科举、战乱和商业为例,揭示其艰苦奋斗、仁爱英勇、求是豁达等道德品质。家族组织的构建、对社会教育的捐助以及社会的积极回应推动了道德文化的传承,但战乱、资财、隐逸等因素亦对其产生了冲击,如此形成了彼时道德文化的传承生态。胶东望族的道德文化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也具有明显的时代共性,映照出大一统时代下的明清道德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作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两个王朝,明清统治者吸收了以往历代统治经验,十分重视教育在治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过程中的作用,将教育视为治边重要方略。适应于边疆与内地联系愈加紧密的历史趋势,清朝在云南边疆举办教育的力度超过明代,各类学校的设置范围更广,尤其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大量开办义学,成为清朝云南边疆民族教育的显著特点。明清云南教育的发展,在传播中原儒家文化,推动边疆民族社会发展,促进边疆社会内地化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般意义上的法治文化认同是指社会公众对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法治模式的尊重、认可、接受和内化。当前,中国陆地边疆因市场化、城镇化的加剧以及随之而来的人口流动所造成的民族人口结构变化,多元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传统道德秩序的消解和改造,破坏社会有序化的分化、渗透、犯罪等边疆特殊性问题日益凸显。这就意味着置于边疆社会特殊的文化空间和法治环境之中审视法治文化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边疆的实际情况,从边疆法治文化认同的背景、内涵、基本要求、作用机理、层次结构,以及在边疆治理中的价值体现等几个方面对中国陆地边疆的法治文化认同问题予以具体分析,可以看到以法治文化认同为突破口的必要性,其利于增强少数民族群众作为一名中国公民的国家认同以及由此而衍生的法律角色认同。  相似文献   

13.
边疆对于内地主流文化区域内的汉族作家,具有"异域文化"的特质。新时期以来,汉族作家在对边疆异域的想象中,流溢出不同于内地中原或东部沿海文学的异质元素,彰显出独特的文学史意义。他们对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及宗教生活的描写,使特殊的边缘文化群落和宗教题材进入了当代文学的表现领域。通过对边疆大自然的复魅书写与动物重塑,树立了自然伦理的尊严;通过对边疆神性文化的推崇,表达了一种对过度理性的反思。同时,他们的边疆叙事小说,也为当代文学带来了更加丰盈的想象力,具有超越性的精神容量和刚健的风格等诸多新的审美气象。  相似文献   

14.
天津老城厢地区历史文化及拆迁前保留建筑现状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文史资料和实地调研,归纳了老城厢地区在天津城市历史发展中自明清时期至今,由具有绝对统帅地位的政治活动区,到逐渐没落,直至成为城市普通居住区的演变过程。分析总结了天津集商业文化、外埠文化、西洋文化、平民文化于一身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特征,以及这种文化特征影响下的天津四合套在院落布局、形制规模、细部装饰等方面的建筑特征,并对拆迁前历史风貌建筑的数量、保存状况、建筑特点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希望能在如实记录历史的基础上,为其他城市旧区更新发展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5.
蒲松龄在其名著《聊斋志异》中揭示了大量的文人经商的社会现象。这一现象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意蕴:它是明清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文人积极从事商业活动等社会现实的艺术再现,反映了明清思想界对商品经济的肯定和重商的社会思潮,并且折射出蒲松龄进步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带来全世界发生变化的同时,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交往与联系得到加强,使得社会开放程度、文明程度、文化发展程度不断深化,学术界不仅注意到了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也在分析全球化对民族及其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了大批宏观和微观的研究成果,也正是在这一前提下审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以“地方性”意识反观民族及其文化,会发现在对全球化时代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以及怎么影响、民族文化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怎么变化、全球化影响下的文化变迁与认同及文化建设等问题还存在较大的阐释空间需要我们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明清云南游记与民俗──兼论边疆游记对山水文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云南游记与民俗──兼论边疆游记对山水文学的贡献陈友康明清时期本土作者和外地作者所写云南山水游记十分可观。这些游记散见于有关文集和方志。因为方志的重点收录,留存至今的游记作品的数量远比其他形式的散文作品为多。从内容上看,由于它反映了一些独特的民俗、...  相似文献   

18.
方大镇是明清桐城方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有《居敬穷理论》《宁澹语》《易意》《野同录》等,其易学思想凸显治教时用、学问闻见、明于差别的重要性。在体用论上,方大镇提出"《易》贵时用""舍用无体"的命题,推崇勤于创造、济世利民的"大人"品格。在认识论上,他坚持"虚在实中""顿在渐中",批判王畿所宣扬的"一念入微"的"顿法"会引起荒冒洸洋、高夸不实的恶劣社会风气。在总与别的关系上,方大镇倡导明辨差别、中道为贵,其不仅弘扬了《周易》所蕴含的正义、和谐的传统理念,还以"明辨差别"的方法为经世致用的价值导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路径。在对《周易》文本的诠释过程中,方学渐力倡"一即在二中",方大镇强调"明于分辨",方孔炤重"分析",方以智重"质测",桐城方氏学派因其一脉相承的重分辨、崇实测的学术特质,成为明清之际易学与自然科学结合发展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9.
[提要]张廷休是民国中后期值得关注的边疆工作者,曾任教育部蒙藏教育司司长,受命筹建国立贵州大学并担任校长,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构筑和边疆教育发展等问题都有不少论述,在中国近代教育史和中华民族思想发展史上留下了不浅的历史痕迹。论证中华民族整体性,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少学者的共同趋向。在1939年“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大讨论中,张廷休提出“苗夷汉同源论”,与顾颉刚等人具有共同的思虑,都秉持中华民族一元论的立场,力图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张廷休从地理学、人地学和文化三个维度对“边疆”的定义作了界定,认为三种“边疆”都是边疆教育的对象且有不同的内涵。他主张实施和普及边疆教育,以为“抗战建国”和“整个民族的复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探讨明清之际西方火器及技术的引进,对促进中西科学文化的交流,极有意义。本文认为,明清之际当政者很注意西方先进火器如佛郎机炮、红衣炮和鸟铳等的引进与份化并重视聘用西洋大器专家如汤若望、南怀仁等制造火器,还注重吸收西方先进火器技术创制新式火器,在此基础上,一批系统总结和介绍西方火器技术的军事科学理论专著在明清之际也相继问世,如《西法神机》、《火攻挈要》等,而明清之际引进西方先进火器及技术这一举措本身,又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与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