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空间是个体成长的“场域”。空间生产理论认为,空间是关系的社会,空间具有生产性。游戏空间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域”,不仅具有教育性和社会性,而且具有自然和人文多重属性。儿童游戏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的空间,也不仅仅是与儿童相分离的教育环境。在社会研究空间转向的趋势下,应加强教育空间的研究。然而教育研究一向忽视对空间的研究,对空间概念尚无明确的、合理的解释,因此要么不用空间概念,要么随意使用。已有关于儿童游戏空间研究的文献,对空间的解释依然是传统地理学主客二分的“物理空间”概念,忽视空间作为“关系社会”的研究,并且缺少“教育空间”研究。因此,儿童游戏空间作为教育空间,其研究应借鉴空间生产理论,给予“教育空间”观照。本研究基于社会空间和教育空间的理论探讨,尝试从学理上分析儿童游戏空间与教育空间的关系,儿童与游戏空间的关系,儿童游戏与游戏空间的关系等内容,接着梳理儿童游戏空间的类型,最后以儿童幽默游戏空间分析来观照儿童游戏空间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基于儿童视角审视社区游戏空间的适宜性从而优化有助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采用田野调查以及马赛克方法研究城市社区活动空间优化问题,主要发现:儿童的社区游戏空间情感体现为联结与反抗;空间行为表现为模仿、重复与自主;空间生产方式为组合、转换与创造。基于儿童视角的游戏空间优化策略包括:第一,原有空间改善方面,重视建设儿童与成人共享的公共空间、本地微型生态空间、激活想象的自由空间;第二,新游戏空间开发方面,重视理解儿童对生态网络式游戏空间的需求和满足儿童的空间参与。  相似文献   

3.
儿童游戏·游戏文化·儿童文化——基于文化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文化学视野下,儿童游戏被看作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儿童早期社会文化学习的基本途径.儿童游戏文化的核心元素是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体现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等之中.游戏是儿童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儿童的文化就是游戏的文化,游戏的文化也是儿童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4.
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空间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域”,因此,幼儿园儿童游戏空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然而传统的空间理论视域下,儿童游戏空间仅被理解为物质性空间,儿童在空间中的主体地位被抹煞,空间被理解为狭隘的、静态的、平直的、线性的和非生产性的,儿童与游戏空间是二元分离和对立的。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儿童游戏空间的非物质性得到扩展,儿童在空间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儿童游戏空间走向综合的、动态的、关系的、交互的和生产性的理解,儿童在游戏空间中走向主体间性的融合。研究认为,儿童游戏空间具有主体性、物质性、社会性、教育性、游戏性和关系性的特点,其中游戏性是其特征属性,关系性是其本质属性。双主体关系、游戏关系、两界关系是儿童游戏空间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5.
鉴于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独特且重要的价值,现代城市社区应提供保障儿童游戏发生和安全开展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机会。在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城市社区儿童游戏空间建设应当深入诊断突出问题,秉持“儿童友好”理念,优先加强统筹规划,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持续优化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6.
儿童游戏空间集主体性、物质性、社会性、教育性、游戏性和关系性于一体,是儿童成长的意义空间。空间的完整性缺失、空间的自主性剥夺、空间的生产性沦丧、空间的生命力衰败和空间的支持系统欠缺是幼儿园儿童游戏空间失衡的主要表现。对空间意义的忽视、空间主体的缺失和空间的限制是导致幼儿园儿童游戏空间失衡的重要原因。因此,确立游戏空间的儿童主体地位,以“空间公平”为导向、“关系均衡”为核心建立幼儿园儿童游戏空间支持系统是儿童游戏空间走向“空间均衡”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知识社会学发展到以伯格为代表的建构范式时期,将“知识”的范畴扩展到了日常生活现实,与游戏作为儿童日常活动的基本形式具有内在一致性。以其“拆解”儿童游戏生活可知:游戏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事实,兼具确证性和意向性。在“游戏现实”被建构的过程中,幼儿园的制度化生活提供了意义背景,语言则作为中介推动意义建构的具体过程。儿童游戏正被建构起一种“双面”形象,较之成人规定的教育性游戏在时间与空间构成上产生“失衡”。因此,要求教育者辩证看待儿童与游戏之间的关系、游戏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并组建一种生活游戏观和生活教育观。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考察世界范围内游戏在儿童生活中重要性,将儿童的游戏权看做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CRC)第31条中的一个独立的权利,旨在为世界范围内和整个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框架内探究“儿童的游戏权”提供理论基础,并提出人们为何要承认、尊重儿童游戏权,并阐明将游戏提升为一种儿童权利的理论依据,主张全面深刻理解儿童游戏权利的丰富内涵,特别是作为自我保护方式及作为参与日常生活方法的游戏的社会价值,应积极创设提供儿童游戏发生的条件,努力推进实现儿童的游戏权利。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考察世界范围内游戏在儿童生活中重要性,将儿童的游戏权看做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CRC)第31条中的一个独立的权利,旨在为世界范围内和整个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框架内探究“儿童的游戏权”提供理论基础,并提出人们为何要承认、尊重儿童游戏权,并阐明将游戏提升为一种儿童权利的理论依据,主张全面深刻理解儿童游戏权利的丰富内涵,特别是作为自我保护方式及作为参与日常生活方法的游戏的社会价值,应积极创设提供儿童游戏发生的条件,努力推进实现儿童的游戏权利。  相似文献   

10.
空间是新童年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关注点,社区游戏空间是儿童游戏和发展的重要场所。通过田野研究发现:城市儿童社区游戏空间的儿童尺度不足;社区游戏空间中儿童自由在逐渐消失,驯养化现象严重,但是儿童也自主创设了一些游戏空间;社区游戏空间中关系网络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教育建议:在物理层面上,建设符合儿童尺度的自然友好型游戏空间;在心理层面上,建设有利于儿童自主的自由开放型游戏空间;在关系层面上,建设有利于儿童与物、人互动的交互型游戏空间。  相似文献   

11.
论儿童的游戏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游戏精神就是儿童的精神,并渗透、贯穿于儿童生活的全部过程之中。它携裹着原发性的生命动力,承蒙着后天社会文化的熏染,并以不断成长的姿态演绎出儿童生命与成长的历程。然而,游戏精神又不仅仅是童年生活与发展的产物,它也在以一种完整与和谐、自由与创造的精神倾向,赋予儿童生命与成长以完整与和谐、自由与创造。  相似文献   

12.
采用马赛克方法,目的性抽样选取山西省级示范幼儿园X幼儿园22名大班儿童参与研究,并运用儿童拍照、幼儿园之旅、魔毯等方式收集资料,结合参与式观察与儿童共同对资料进行回顾与讨论。主要发现:儿童在幼儿园户外游戏空间中深化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构建与表达自我,关注户外游戏空间中的自然事物、自然事物的变化及其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身心和合的想象生产个人意义,与他人情感联结生产集体意义,同时体验到被围困的“樊篱”;儿童理想的幼儿园户外游戏空间形态是多样性与动态性、亲生命性的,是能够建构自我与建立情感归属的社会空间,具有主体性存在的精神空间。今后需要重新审视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户外游戏空间认识论,应以儿童游戏空间实践的多样性为基点淡化户外游戏空间边界,其时空配置应充分体现空间正义。  相似文献   

13.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主动的活动,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有人把游戏称作儿童的第二生命。游戏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对儿童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则认为游戏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儿童游戏活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为进一步进行儿童游戏活动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期将承续上期2010年度中国儿童研究:回顾与展望专题,围绕儿童文化理论、儿童传播学、儿童艺术学、儿童文学相关学科领域,探讨这些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和思考这些领域儿童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5.
儿童游戏是儿童的生存方式,对于儿童成长有重要作用.对于儿童游戏的探讨,更多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游戏与文化的关系,从时代差异、民族文化差异、性别文化差异、制度文化差异四个方面来研究儿童的游戏行为差异性.重在说明游戏在传承文化上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游戏是个体在童年期的一个主要活动,对儿童身体发展和健康心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以及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做出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儿童游戏今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戏是进行儿童教育的基本手段,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儿童教育中,教育者们已初步认识到游戏对促进儿童体、智、德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无论是民间还是宫廷,更是创造出了种类齐全、花样繁多的游戏活动,这无疑是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充分认识与科学对待我国古代儿童游戏的价值,对发展和完善我国当代儿童游戏理论与实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儿童文化既构成儿童生存的现实又构成儿童对现实生存的理解、叙述和表达,儿童文化的这一深度图景,在功能属性上显现出儿童文化与儿童生存之间复杂的关联。只有当儿童游戏时,他才是儿童。潜藏在儿童文化中的游戏功能,对儿童的生存理解具有卓越性的意义。儿童文化是一个完整、多样、丰富的儿童世界,在生存理解所实现的秩序化方面,它显现为儿童对自我力量的确证和所属共同体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儿童文化既构成儿童生存的现实又构成儿童对现实生存的理解、叙述和表达,儿童文化的这一深度图景,在功能属性上显现出儿童文化与儿童生存之间复杂的关联.只有当儿童游戏时,他才是儿童.潜藏在儿童文化中的游戏功能,对儿童的生存理解具有卓越性的意义.儿童文化是一个完整、多样、丰富的儿童世界,在生存理解所实现的秩序化方面,它显现为儿童对自我力量的确证和所属共同体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度中国儿童社会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历年来的儿童社会学研究,或调查儿童生存权,或着眼儿童发展权,或强调儿童受保护权,或审视儿童参与权。而梳理2008年中国儿童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发现有两大突出的主题:儿童保护与儿童发展。这恰恰反映了我国儿童事业的现实情况,也对我国儿童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