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习近平指出,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耻辱,应该予以严肃批评,并在多个场合剖析批评为官不为,提出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加强责任追究。为官不为症结在于干部思想内生动力不足,干部管理监督外在压力不够。贯彻习近平治理为官不为思想,重在建立高效化的行政管理机制,健全制度化的惩戒约束机制,完善科学化的绩效考评机制,改进常态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强化长效化的思想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2.
懒庸顽劣是“为官不为”现象的集中体现,导致了怠政、懒政、误政等问题。近些年来,尽管国家反腐败的力度日益加大,社会中腐败的势头得到了有力地抑制,但是,这种“为官不为”现象却并未因此消失。从学理上来分析,“为官不为”现象是一种制度性的结果,与政绩考核的制度设计、反腐败的广度及传统政治文化的路径依赖具有密切的关联,这也构成了其产生的逻辑机理。如将个人政绩考核与集体政绩考核辩证统一起来,在加大反腐力度的同时拓宽反腐的广度,与此同时继续开创出全新的现代政治文化,这样才可有效地消除当前存在的“为官不为”现象。  相似文献   

3.
“为官不为”是官员个体行政行为与其职位要求不相匹配,游走于法律底线之上和道德标准之下的一种不良政治现象。官员“为官不为”行为孽生于行政责任隐性模块内部结构发育不良,行政责任主体意识、能力、信仰等隐性模块内部结构要素的不健全,还受限于行政责任制度、体制、机制等显性维度的失灵。治理当前基层官员“为官不为”现象,必须进一步强化官员责任认知教育、加强官员理想信念教育、优化行政责任体制机制,建构行政责任隐性模块和显性模块的强内聚弱耦合结构,为“为官有为”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为官不为是当前中国需要治理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给为官不为行为的解读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解框架。运用探索性研究对36名公共部门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基于扎根理论对为官不为行为的具体内容结构进行理论构建,来回答中国公共部门为官不为行为是什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公共部门为官不为行为主要包括态度上的不作为、动机上的不作为和心理认知上的不作为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不仅反映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公共部门人员的实际行为表现,同时还能为未来培育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有效作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政治生态中日渐凸显的吏治难题,"为官不为"是指官员放弃或不充分履行自身岗位职责的情形,属于失职渎职的范畴。究其成因,"为官不为"现象是由特定的观念、制度和环境三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其中,观念因素是指由于部分官员受到"权力本位"、个人利益至上等错误观念的渗透,致使他们在从政过程中迷失自我,对权力的认知发生异化。制度因素是指由于国家公务员制度中激励机制存在的失衡问题,抑制了某些官员工作的积极性,以及问责机制的缺陷可能被个人"钻空子"以逃脱监督。环境因素是指嵌入到官场生态中的官员,受到高压反腐情势、"乱为"空间的压缩、创新能力的不足以及社会舆论对官员的消极刻画等复杂环境的诱导与规制,从而策略性地选择"为官不为"。  相似文献   

6.
“为官不为”是一种公职人员在其位不谋其政、任其职不尽其责的工作作风或行为表现,它妨碍政府职能发挥、损害民众利益、污染社会风气、引发违法犯罪。“为官不为”现象在我国日渐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公职人员素质低下、体制机制运转不畅和负面舆论恶意炒作等,因此,治理“为官不为”应当从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理想信念和业务素质教育、监督管理与关心支持并举以及明确是非曲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7.
8.
9.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重要力量。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在积极而"为"的同时,也要"有所不为",这是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必然选择,是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积极而"为"和"有所不为"是辅导员工作理念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化解基层治理中鼓励和支持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担当有为与工作实践中不担当、不作为等“为官不为”现象之间的矛盾,容错机制成为激励干部积极作为的重要保障。然而现实层面中,容错机制处于虚置与泛化并存的尴尬境地,并面临制度化与规范化不足之症结。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容错机制与法治化的基本要求存在差距。法治化的容错能够为政治责任豁免提供合法性依据,并与干部激励的内在要求相契合,是破解制度瓶颈与实现制度目标的重要支撑。推进容错机制的法治化建设,应当通过制定动态清单等方式明确工作重点,在强化协同的基础上促进地方规则沉淀,为中央党内法规的制定奠定基础。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加强以数字化的形式通报地方容错案例,并注重完善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11.
腐败的本质是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为了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私制,而侵犯公众利益,腐蚀,破坏社会有机体即现存在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腐败最大量的表现在经济领域,最严重的危害在政治领域,反腐败是严重的政治斗争,任何腐败行为均是腐败主体,腐败对象和腐败机会三大基本素的结合,其中腐败主体是主观人为因素,腐败对象和腐败机会是客观因素,腐败机会是关键因素。惩戒腐败,要根据腐败发生的机理,对症下药,综合治理,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科学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权力的集权设置与运行、法制失控是国民党执政大陆时期腐败愈演愈烈的法律原因.国民党的贪必腐、腐必败的历史,反映了腐败消解国家统一意志和前进动力、导致社会灾难和政权倾覆的不变真理.能否有效地抑制和清除腐败现象,决定着一个执政党执政的成败, 也决定着社会能否长治久安.今人当从国民党盛衰演变的历史中认真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13.
腐败现象作为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产物,它的本质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权力私有化。通过分析近年来湖南省预防腐败出现困境的原因,试图从预防腐败的文化培育、健全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创新等,构建湖南预防腐败的合力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农民集体权益,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近年来农村社区腐败不断侵蚀农民集体权益,与产权改革的目的呈现冲突。农村社区腐败治理问题需要放置于农村集体产权的改革与变迁中进行理解,特别是从基础性的产权治理入手来进行探究。当前,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因集体产权归属不清、责权不明和保护不严等,使得农村社区治理逐步陷入缺乏合理有效产权支撑的困境,突出表现为社区居民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社区“两委”与集体经济组织、社区利益分配与集体经济主体缺位之间的矛盾。下一步,伴随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积极推进,农民财产权的保护成为农村社区矛盾解决的重点,农村社区腐败治理的关键,就是要确保农民集体有效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重点从明晰产权主体、实施政经分离、完善赋权增能等三个方面着手,通过采取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监督机制、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运行机制、创新农村集体组织成员参与机制等,有效建构起预防和治理农村社区腐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西方国家社会制度和形态不同、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国家管理中的矛盾性质和特点等方面探讨了当前我国社会中腐败现象存在的原因和特点,通过这种分析可以进一步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为正确研判反腐败斗争形势,明确反腐倡廉建设思路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事先预防、防治结合,构建期权腐败的道德防控机制,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构建全民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机制,增强思想道德防线的文化底蕴;完善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形成领导推进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健全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评价与监督机制,促使领导干部把外在的制约机制逐渐转化为对自己行为的内在调节动力,加固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堤防。  相似文献   

17.
2020年后,中国迈入一个由消除绝对贫困向解决相对贫困转变的新阶段。后脱贫攻坚时代,相对贫困依旧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相对贫困治理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困治理工作的重心,探索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该文在对2020年后贫困治理主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研究发现,解决相对贫困将比消除绝对贫困更为复杂,遇到问题更多,持续时间更长,必须要建立包括相对贫困动态识别检测机制、自主发展能力建设机制、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机制、兜底保障分类帮扶机制在内的"四维一体"长效机制,不断完备中国特色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8.
权力腐败和权力制约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同权力腐败的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当前社会转型期权力腐败现象的生成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也加大了规范权力运行和预防腐败的难度。权力失去制约必然会导致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权力制约因此也具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为了从根本上实现对权力腐败的有效治理,必须着力构建权力监督制约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流域协调机制是现代流域立法成熟后的产物,长江流域协调治理与系统保护的整体目标之间存在不小差距,协调机制难以满足流域长期性管理的需求;协同立法机制仍有待完善以及环境司法与行政执法的合作不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长江流域整体的协调发展。推动流域协调制度完善,需要完成对流域协调机制的体系化建构,明确流域协调机制的法律定位和构成要素;要建立流域协调的实体机构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明晰流域协调的行政协作运行流程,确立流域协调的立法协作细化规则,加强流域协调法律实施的整体联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