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法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提高教法课程质量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翻转课堂是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笔者主要通过理论基础分析,环境创设可能性和学科自身特点探讨翻转课堂在学前教育教法课程中运用的可行性,并讨论可以通过导学案和微课的有效结合,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和教学资源库的创设等策略有效提高这种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中运用"现场教学"模式的意义、作用及取得的效果进行探讨。在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依据"园校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思路,在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中运用"现场教学"模式,目的在于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从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现状以及大学责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有必要,同时也是高校责无旁贷的责任。综合考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思想道德素养现状,影响师范生道德发展的因素有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和专业认同、高校思想品德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班级文化以及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需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已有的课程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有效的思想品德评价方式,多方举措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为入职后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专业理念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观、教育观和教师观的建构以及职业情感、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等专业素质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理念的塑造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休戚相关。幼儿文学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从阅读、教学和创作等不同维度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建立健全专业理念,发挥不可替代的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教法类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五大领域课程。但目前仍面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讲授与实训相 割裂及课时不足与质量提升相矛盾等困境。项目活动以项目任务为驱动较好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的实用性和实效性要求,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其学为中心、深度学习、技术支撑等特点高度契合教法类课程突破的需要。鉴于此,本研究以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为例,以职教云线上教学平台为支撑,基于项目活动的理念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建构并实施 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学前教育教法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职业人格特质、专业知识特质、教育实践特质及学术特质四个方面的集合体,它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结构。“专业素养”导向课程体系建构的实践逻辑是:以“专业素养”为纲,选择课程内容、整体性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包括:追求博雅的通识教育课程、结合实践的专业理论课程、联系理论的全程实践课程、理论与实践共育的系统化专业技能课程,并在四类课程中反映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术性特征。各课程模块是一个交叉整合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是培养教师的关键环节,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对增强自身竞争力,对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至关重要。研究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大庆师范学院256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社会生存能力相对较高;个人生存能力中人际交往、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较弱;家庭生存能力中,关爱家人、安全意识和家务劳动需要强化;集体生存能力中归属感较弱。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文章从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课程的建构、打造具有高水平人文素养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利用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熏陶、改革学校评价方式,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家庭和社会共同培育等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出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大发展的背景下,立足市场需求,着力实践训练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路,本文对市场需求、学生特点、教师情况进行了现状分析,从教学观念要更新、教学形式要创新、考试考查要重实践三个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研究运用问卷法与访谈法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及教师对现行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提出了改进课程设置的对策与建议,期许能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现况,指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合理饮食及为营养课程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幼儿食育教育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查阅文献及专家讨论的方式自行设计问卷,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6个班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水平较低,在改变不良饮食行为的态度上不积极,三餐进食不规律及膳食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鉴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不容乐观,应将儿童营养相关课程纳入幼儿教师培养方案,并通过各种措施改善学前教育学生营养素养,通过提高自身营养素养,为将来入职后更好的进行幼儿食育教育,改善幼儿营养状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当代期刊编辑理论研究,已经逐渐淡化了对期刊本身的功能、基本属性,办刊特色等的讨论,因为编辑学的理论发展,已经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对于人文社科学术理论刊物,现在更多的是在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编辑出版与全球化背境下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关联性;当代学术批评与编辑的选择性思维方式;当代学术期刊的编辑过程及编辑活动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当代网络化条件下的学术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关联研究等与文科期刊相关的更为重大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有入库规则说、平等受偿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从立法目的、法律功能、法律成本和效率、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司法解释的性质和来源来说, 中国应选择优先受偿说的观点, 赋予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权, 建立代位权上优先受偿权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3.
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认定犯罪中止,司法机关在办理中是仁者见仁,法学人士在讨论研究中是智者见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秘密起源".本文将首先说明黑格尔为什么要以"感性确定性"作为<现象学>的开端;其次,我们将阐明黑格尔本人对"感性确定性"的辩证分析过程;最后,我们将指出黑格尔在此处用语言瓦解感性确定性时所犯的错误,并就此提出我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背景凸显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新的理念和新的目标定位,创新方式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找准着力点是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绩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期货期权是期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目前虽没推出期货期权,由于它对深化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具有重大作用,因而其产生、发展和壮大是必然的。期货期权的主要作用是为期货提供避险工具,但同时它本身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风险。借鉴国外期货期权风险管理的经验,探讨我国期货期权风险的管理,对日后推出期货期权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美学意象概念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现代美学的主体间性而言,中国古典美学的主体间性是前主体性的主体间性,即主客体尚未充分分化、主体未获得完全独立状态的主体间性。中国美学的意象概念就是这种古典主体间性的体现。意象概念的形成经历了意与象的合成过程,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意象通过审美感兴而产生,突破物我、人我的屏障,达到了主体间性的审美境域。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的价值定位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进程中具有根本性前导功能的首要问题;法治价值在价值载体、价值指向和价值形式及价值重心诸方面都具有与法律价值不同的独特属性;从价值形态上讲,它是一个由法治的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法律价值和社会价值构成的有机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12年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修订《1930年关税法》的法案,以便对中国、越南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近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处于高发期,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外贸出口中遭受的贸易摩擦。应尽快转变原有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对少数国家的路径依赖,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以实现我国外贸战略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重庆市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认为影响重庆市城镇化水平高低的关键要素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将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分析还表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GDP对城镇化的贡献还不够,对重庆市城镇化进程存在一定的制约;在长时期中,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持续增长将是提高重庆市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的提高对重庆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的提高对重庆市城镇化水平提高的拉动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