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现况,指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合理饮食及为营养课程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幼儿食育教育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查阅文献及专家讨论的方式自行设计问卷,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6个班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水平较低,在改变不良饮食行为的态度上不积极,三餐进食不规律及膳食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鉴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不容乐观,应将儿童营养相关课程纳入幼儿教师培养方案,并通过各种措施改善学前教育学生营养素养,通过提高自身营养素养,为将来入职后更好的进行幼儿食育教育,改善幼儿营养状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重庆市幼儿在外就餐的现状及家长的态度,以促进幼儿食育教育,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358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幼儿在外就餐的现象十分普遍,但饮食行为问题突出。幼儿家长对幼儿营养知识了解较少,对幼儿在外就餐时的食品安全、营养健康、饮食行为习惯等问题感到困惑,同时,对学习幼儿营养健康知识意愿强烈。建议幼儿园、家长和相关部门行动起来,既要加强对幼儿在外就餐的饮食教育,也要为幼儿打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就餐环境。  相似文献   

3.
长云 《社区》2003,(17):42-42
“食育”在日本并不是新用语,据说在明治末期(20世纪初)已与“体育”、“知育”、“才育”、“德育”并称为五育广泛使用。最近在日本复活的“食育”一词,正如文字表述的那样,是指“食事教育即言传身教”,也就是让孩子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就懂得进食的乐趣与重要性,并让他们掌握过理想的食生活的能力;进而在孩子们进入学童期后,推动他们独自考虑保持健康、个人判断选择对身体有利的食物的学习。在日本社会对食品的安全性、食物与健康的关心日益高涨之中,把“食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保育院和中小学不断增加。而且,创造与支援一个易于实现“食…  相似文献   

4.
培养和训练学前教育(营养与保健)专业学生特色能力。方法 在对学前教育(营养与保健)专业应用型本科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定位的基础上,以我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及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策略。结果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本科学生的一般教育能力优势突出,综合教育能力表现较好,但是专业特色能力却亟待提高。突出表现在食育教育能力和食疗保健能力两个主要方面。创新点 以特色能力培养为核心,分主题进行模块化训练。通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下园见习与实习、毕业设计等途径,切实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特色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问卷的方式分别在营养教育前、后对在校270名2011级初中起点5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营养知识知晓率和饮食行为科学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营养教育后,营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平均知晓率由55.02%增加到71.70%;饮食行为明显改善,平均正确饮食行为比率由46.11%增加到53.65%,营养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和转变饮食行为状况;女生营养知识知晓率提高、饮食行为改善方面优于男生,营养教育效果女生优于男生。  相似文献   

6.
当今国内对蒙台梭利的研究更多体现在宏观层面,而专门对饮食生活教育的研究较少受到关注,特别是缺乏“深描”性质的质化研究。鉴于此,研究者以6部蒙台梭利教育论著作为“访谈”对象,采用非交互性资料收集方式,深度挖掘文献资源,通过三级编码发展出蒙氏儿童饮食生活教育的扎根理论。研究发现,蒙氏儿童饮食生活教育思想体系包括饮食营养的价值追求、食物的来源及处理、儿童饮食行为的发展、饮食生活教育过程等4个理论构念,其中包含健康功能、健康权利、健康卫生、食品制作、食物选择、饮食文化、发展需求、发展阶段、营养因素、行为练习、饮食调控、教育误区等12个触发式概念。蒙氏饮食生活教育也是一个调节儿童与食物主客交互并具有积极价值追求的实践体系,对于当今儿童健康教育现实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付云霞 《中南论坛》2010,5(2):107-109
目的:探讨强化饮食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其疾病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将283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5例)和对照组(138例),两组同时接受糖尿病常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并强化饮食教育;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糖尿病饮食认知评分及饮食治疗依从性评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将强化饮食教育延伸至家庭及社区,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认知水平,以及饮食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社区卫生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六位一体工作的重要一环,是指导人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学会利用健康知识指导,合理保健、饮食、运动、起居等,以便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早期医学防卫性干预,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微杜渐,是社区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本人在社区工作多年,将自己多年在社区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的体会,形式与对策和同道共享。  相似文献   

9.
《人生与伴侣》2006,(3):4-4
新华网消息:最新出版的《美国卫生教育杂志》报道说,美国科研人员最近提出一种减肥新概念——“无节食饮食法”,或“直觉式饮食”,让那些想减肥的人不必和自己的食欲对抗,而是想吃就吃,但须适可而止。这项研究的领导者、杨伯翰大学保健学教授史蒂文·霍克斯认为,如果人们不再计算卡路里,而开始关注他们的饥饿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情况会好得多。霍克斯将他倡导的这种减肥新概念称为“直觉式饮食”。  相似文献   

10.
《老友》2011,(12):58-58
治疗糖尿病有“五驾马车”——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专家称,饮食疗法是基础.运动疗法是手段。药物治疗是关键.病情监测是保证.糖尿病教育是根本。由于糖尿病的治疗较为复杂.而且与患者的衣食住用行等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必须留意以下几大禁忌: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首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教育的社会背景条件,指出农村在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经费、师资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对婴儿的发展至关重要。经调查发现:在对早期教育的认识方面,家长重视早期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但较为忽视婴儿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培养。教育行为方面,家长在认知、健康、社会和情绪情感方面教育得当,但艺术熏陶稍显缺乏,且存在物质条件提供缺乏科学性等问题。教育需求与期望方面,家长对早教机构和早教交流平台有较大需求;对子女的学历期望多持顺其自然的态度。基于以上现状,多渠道构建早期教育公益讲座,建设早期教育交流平台以及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是发展城区婴儿家庭教育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根本内容是在尊重的基础上弘扬主体性。主体性的弘扬除了要尊重学生的情绪、愿望、价值观念等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层面,还必须尊重学生的生理结构和需求,尤其需要友善用脑。只有借鉴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尊重脑的运行规律,才能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机制、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愉快地学习、和谐地学习,使每位学生都成为积极热情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14.
卢梭的爱情教育观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其书信体小说《爱弥儿》及《新爱洛伊斯》中,包涵了道德教育、性别差异教育、价值观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自然教育,对当代仍具有教育启示意义,应对这些观点进行理性分析并合理扬弃。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发展成人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将成为人们的生活理念,成人教育是实践终生教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我们必须对成人教育的概念、特点、发展机遇和挑战、成人教育的任务进行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大陆素质教育与台湾通识教育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识教育本身是相对于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而言的 ;台湾高校进行的通识教育从理念上看已不是这一涵义 ,而与大陆的素质教育相近 ;台湾的通识教育有可操作性 ,大陆的素质教育是在对学生进行总体的设计培养中实现的 ,具有综合性。双方有不同的特点 ,面临共同的问题 ,应相互借鉴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浅论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鲁东大学学报》2003,19(2):156-159
论述了学校教育中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趋势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 2 1世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四个重要层次 :坚持终身教育、扩大学校教育、完善精英教育、加强社会教育 ,提出新世纪中国新闻教育的目标在于逐步提高全民新闻素质和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新闻人才队伍。四个层次的教育密切结合、协调发展 ,力争在 2 1世纪中期彻底改变中国新闻教育滞后于新闻事业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出现是令人深思的,它与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单一的以分数来选拔的制度设计、教师教育理论的不成熟密切相关。只有在这三方面同时获得转变与提高,教师教育才能迎来自己的春天———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成人家庭教育就是具有特定家庭关系的成年人,在共同的家庭生活中通过传递和接受、学习和交流等方式赢得身心健康和完善,不断提高各自身心素质和家庭文明幸福指数的活动。〖BP)〗成人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但不同于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成人家庭教育是成人教育,但不同于成人学校教育。无论是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还是从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与外部的联系来看,成人家庭教育都有自己的特点。成人家庭教育具有提升职业本领、保障心理支持、增进家庭幸福、建设和谐社会的功能,社会各界和政府应当加强对成人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