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理理论的发展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对儿童社会化及社会适应有重要作用。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假装游戏、家庭规模、家庭中兄弟姐妹的关系、家庭言语交流、父母的教养态度、家庭背景等。家庭教育对策主要包括:常与儿童进行假装游戏;多给儿童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创造丰富的精神成长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劳兆威 《国际公关》2023,(22):61-63
儿童的成长环境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战略,促进儿童的交往和健康成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努力的焦点。高校作为知识传授的重要场所,是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主要参与方,发挥高校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将高校的语言文化艺术课堂引入社区,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艺术体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探究以语言文化艺术课堂进社区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路径,希望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社区生活是儿童发展的日常平台,社区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途径。发展社区儿童服务对促进儿童发展、提升家庭幸福、维护社区和谐具有重要作用。截止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够均衡,客观导致了城乡社区儿童服务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迫切需要专门研究和重点促进广大乡村的儿童发展。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严仲连教授团队高度关注我国农村社区儿童发展及其质量保障问题,并于近期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学术专著《农村社区儿童服务现状与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4.
许多研究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和儿童身体的健康状况、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发展都存在着一系列广泛的联系。它对儿童的影响从出生开始,一直到进入成年。心理学家提出各种各样的潜在联系机制,用来解释家庭经济状况和儿童成长的关系,但大部分都涉及到父母和儿童自身可接近的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对儿童来说,家庭经济状况在多种水平上影响儿童的成长,包括家庭环境和社区的影响,但是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的影响受儿童自身特征、家庭特征、外部支持系统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厘清文化创意产业与社区营造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两者在经济层面、文化层面、空间层面、人力层面互动发展的机理。研究认为:产业与社区在经济互动、文化传承、空间塑造与人力支持的层面下互为推力;两者结合发展可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为人力资源提供就业机会;当地文化、人力等资源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可靠的资源支持;社区在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广阔平台的同时,其自身的总体环境得以美化,最终塑造出一个具有文化气息的优美生活环境。本文的研究为拓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有效开发社区资源并转化为经济效益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对于最终实现社区产业化、社区文化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区是影响婴幼儿发展及家庭养育的重要外部环境,完善0-3 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对建设婴幼儿友好社区提出要 求。文章结合国际范围内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建设的经验,从空间环境、服务内容、实施体系三个方面探讨建设婴幼儿友好社 区的基本需求。同时,基于国内已有的儿童友好城市或社区相关政策及现状,提出建设婴幼儿友好社区的三点建议:国家政策 引领,完善相关制度及规范;城市因地制宜,提升儿童友好意识;社区普惠亲子,善用内外资源;以期通过多方协作促进更多婴 幼儿友好社区在我国顺利落地。  相似文献   

7.
基于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视角,以西部民族地区A市D社区“儿童之家”为调查研究对象,发现其发展突出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活动内容选择与儿童年龄特点不够匹配,活动过程一定程度忽视儿童的差异性;乡土文化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活动效果不够理想。主要改进建议:以年龄适宜性为构架,提供层级化活动服务;以个体适宜性为准则,健全个人成长档案;以文化适宜性为背景,创设多元体验情境;以教育有效性为目标,提供专业化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8.
十多年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缺乏对由此带来的农村学生道德成长风险的关注.儿童道德成长风险是指儿童道德发展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某种危害性后果出现的可能性.农村学生道德成长风险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与亲情的缺位、学校内部道德环境趋于复杂、学生易遭社区不良道德文化的侵蚀等方面.文章指出,为引导学生趋向道德成长风险的正向发展可能性,规避负向可能性,使学校撤并这一教育事件成为他们道德创生的触发点,要摒弃经济理性主义,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最终目的;加强调整合并学校后续建设,为学生道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亲子关系,增强家庭教育的道德内涵;加强学校周边环境建设,创建良好的社区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9.
隔代教养已经成为当今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这种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成长、发育乃至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在"教"和"养"方面突显出来的一些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关注。解决隔代教养产生的问题应从家庭、学校、社区及政府四大方面着手,以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帮助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儿童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养育方式对学龄前儿童发展有重要影响,改善家庭养育现状有助于改善农村学龄前儿童的生存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从家长教育观念、家长素养、亲子互动和家庭教育指导等四方面通过对陕西农村地区1161名0-6岁儿童家长的调研发现,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家长重视家庭养育,存在重智倾向,家庭养育受家长生活环境和家长实践智慧的影响,家庭教育指导难以满足家长不断增长的养育需求等。据此,通过依托社区建构0-6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发掘社区本土资源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建立政府主导的联动机制保障家庭教育指导的可持续性发展等策略,建构适宜于农村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其党组织开发好自身的丰富执政资源,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源、政治资源和思想文化资源。高校党组织只有积极挖掘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深入开展历史国情教育,不断完善高校党的民主建设,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开发好党执政兴国的历史资源、政治资源、思想文化资源,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任何生产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资源,投入资源之间会形成一定的比例。在很多情况下,投入资源之间的比例是可变的,即资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理想的状况是,是根据各种资源的稀缺程度、效率等因素对其进行合理组合。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资源秉赋,我国应增加智力资源的投入、减少物质资源的消耗,即实现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部分替代,这种替代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但它们的资源位有着明显差异。总体上讲 ,三资企业的资源位水平高于国有和民营企业。因此我国经济发展应重视几个问题 ,其中包括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 ,调整制度和政策取向 ;推进公平竞争的金融市场格局的形成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完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论文分析了云铜公司资源利用现状,阐述了开发再生资源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培育和开发再生资源市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闽粤赣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全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方针、目标、条件及应实施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6.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资源是旅游事业发展中最重要的生命线之一 ,它和其他一些资源一样属难以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对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 ,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我们在对此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 ,不得以牺牲环境、资源来换取眼前的经济利益。在我们大力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 ,如何保护该资源已成为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和使命。同时 ,对我国旅游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应制定相关的法律 ,而我国目前关于保护旅游资源的法律、法规甚不完善。只有通过法律规定各职能部门、团体和个人等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权利、义务 ,充分协调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三方面的关系 ,才能够真正实现人类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障碍,雨水资源化将成为解决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政府作为公共事业的管理者,应利用行政优势,在政策的制定和引导、鼓励雨水市场形成及搭建雨水市场平台等方面促进城市雨水资源化。着重讨论了政府在城市雨水资源化过程中政策、法规、标准制定和雨水市场形成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现有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存在的不足,吸收家庭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人力资源经济理论的部分研究成果,设计了一套以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和企业人力资源数据为依据,计量人力资源全部投资成本进而确定人力资源价值和人力资源投资收益的模型.该模型尝试从投入值角度计量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可明确人力资源的投资来源和追索权,有利于揭示隐含在人力资源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确定不同人力资源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水资源安全面临着两个突出的矛盾:一是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与水环境保护力度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发展所导致的水资源需求的迅猛扩张与水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在技术水平和制度条件给定的前提下,水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会日益严峻;在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持续进行的前提下,可能缓解水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要从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需求保障体系和贸易保障体系三个方面入手。其目标是通过市场创新、政府创新和社会创新,构筑起“市场—政府—社会”三足鼎立的制度结构。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的改善。发展的巨大压力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必须解决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问题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就资源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贴现率与资源竞争力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