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遗民逃禅”是明清之际的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本文通过对屈大均逃禅前后“历史图像”的勾勒,试揭示明清鼎革之际岭南遗民逃禅特点以及遗民“逃禅”与政治生态变动关系。本文研究认为:岭南遗民逃禅呈现出以下特点:一、岭南遗民“逃禅”与政治生态变动密切相关;二:岭南“逃禅”者多有心理上的矛盾,行为上的“悖逆”;三:岭南政治生态的多元化是岭南既开放又封闭文化特质的凸显。岭南在明清之际先后经历南明政权统治,南明与清政权的争夺,以及“三藩”时期,政治生态明显并于它地,且更替频繁、反复,所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生态,是造成以上特点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清初,易堂九子以文章、气节声震天下,总其生平之志,除著述、授徒之外,广交天下友也是他们苦心经营的一项重要“事业”,皖中诸遗民即是其遗民朋友中的至交。由于特殊的身份及时代背景,易堂九子与皖中遗民之交游有着丰富的历史蕴涵,除与其遗民情怀有关外,更重要的则是以“交游造士”作为救世方式之一,是其经世理念的体现,在明清鼎革之际的历史文化中具有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清初特定时代语境中,遗民曲家们为了传达其复杂而幽微的文化心态,往往在戏曲创作中采用虚拟“故国”意象、寓言和女性关照等书写策略。“故国”意象是政治伦理在清初遗民曲家心中的自觉内化,寓言旨在张扬他们作为遗民的个性价值,而女性关照则凸显他们“赏才”和“伤才”相交织的复杂、矛盾心态。这是清初特定时代思潮在遗民戏曲中的多层面折射,从而使其戏曲创作展现出不同于元明戏曲的独特文学风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在20世纪初年中国蓬勃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的特色表现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中国儒家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它继承了“经世致用”精神;重视道德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提倡社会物质和道德教化协调发展;坚持“和而不同”、“过犹不及”的中庸哲学。这对于我们今天如何继承和发展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清遗民是有着复兴清朝,反对民国政体的政治立场以及恢复与赓续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的文化观的群体,是道统与政统的双重维护者,在近代化中,这一群体并未从传统之“士”转化为“现代知识分子”。对清遗民群体进行类型划分,既是技术方面的要求,也是研究思路的体现。将清遗民作地域分类,可以看到他们政治文化选择的歧异。“租界遗民”的出现,则反应了遗民的时代性特征。“政治遗民”与“文化遗民”的分类,有助于分析“政统”与“道统”对遗民观念、行为的不同作用以及遗民个体思想演化的复杂性。就历史评价而论,“清遗民”的存在是民国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国近代社会“变”与“不变”的画卷中“不变”的一幕,也是历史发展中“反复”与“羼杂”的表现。对于这样的“反复”与“羼杂”的现象,应当通过“阶段论”、“类型论”、“内外因论”的多重评价标准来看待,以求对清遗民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澹归的《列朝诗集传序》,无论对于研究澹归本人,还是对于研究钱谦益,都是一篇重要文献,其中一些观点,如“析青田为二人,一以为元之遗民,一以为明之功臣,则凡为功臣者皆不害为遗民”等,震古铄金;提出的一些问题,如“虞山其为今之后死者宽假欤?为今之后起者兴起欤?”等,颇多待发之覆,遗民心态,则是其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作家弗·斯科特·菲茨杰拉镕的代表作。许多评论家认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角是盖茨比,其实小说中的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盖茨比,一个是尼克。因此,《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篇有“二元主角”的短篇小说。盖茨比代表了精神荒废,进而说明了美国梦的贬值与破灭;而尼克代表人们对道德成熟和精神成熟的企盼,是传统道德的代言人,他体现了人们对美国梦残存的一丝希望。  相似文献   

8.
自中美相遇后,美国在对华外交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不动武、不结盟的传统,展现出比其他列强更加自制友善的道德特征。至庚子事变和八国联军侵华,美国在首役大沽之战中并未开炮,表面上看似乎是对道德传统的延续。但就在公使失联、大沽开战的同时,美国政府在麦金莱总统的带领下果断放弃对道德原则的恪守,迅速参战并和联军共进退,暴露出它在道德之名下的现实利益诉求。随后通过进军与调停并行,美国还试图进行道德原则同现实利益的结合。结果它以“道德帝国主义”“绑架”了中国和列强,非战争状态成为中外共识,初步维护了其“门户开放”的利益。美国此种侵犯中国利权的别样形式,更具欺骗性和隐蔽性,清政府的联美构想终究是悲情和失败的。  相似文献   

9.
论南宋遗民词人对江湖士风的突破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宋遗民词人虽然承袭南宋时代的“道人”、“雅士”风度,但他们的人格精神在如下两个方面却有所突破和发展:一是他们在行为方式上优游湖山,寄情山水,在人生态度上追求独善其身,追求并实践着自由独立的隐逸人格精神,崇拜“野云孤飞、去留无迹”、飘逸清空的风度;另一方面则是南宋遗民词人在创作的隐逸人格形象中包含了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探索,具有反思色彩。  相似文献   

10.
林纾虽然被视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中的顽固守旧派,但从文化人格上看,他和那些被 称为时代“狂人”的“五四文化激进派”一样,也体现出一种“狂者”精神,同样属于中国“狂人”精神文化链条上 的一环。只不过与中国近代以来的“动作型”、“铁血型”的狂者有所不同,“畏天循分”的人生信条使林纾更体 现出“狷者有所不为”的一面,而“狂狷”与“循分”的融合则造就了林纾晚年身为“道德遗民”的人生方式。  相似文献   

11.
骈文在南北朝时凝结为一个美文学的象征,其文体语言结构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规范的仪式,也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形式,表征着汉字的"意"化特征和骈文"文"的属性以及中国文化精神,有其形式的自足和完满。这种文体语言结构同时受时代精神、时代情绪、社会审美风尚、诗性高涨的影响,从而凝结为一种士人文化精神的符号,使骈文逐渐走上诗化、非功利化和程式化,导致骈文不仅有一种不断追求语言新形式的动力,同时为其自我否定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敦煌曲子词中的婚恋词,以女性为抒情主体,叙写女性的生活姿态与情恋感受,笼罩着一层哀怨伤感的色彩。它们往往关联着宽阔纷繁的现实场面,拥载着丰富深沉的社会文化意义。它们在抒情上,热烈直率、大胆奔放,而且多为缘事生发,擅长叙事铺陈的表现手法,体现出浓郁的叙事性。  相似文献   

13.
夕阳的美学境界是神秘幽远的空间构成,表现为心灵与艺术的契合。在唐宋诗词意象里,诗人对夕阳情有独钟,夕阳不仅是感伤的,也是审美的。日暮西山的肃杀气氛吻合了离人的黯然神伤的情愫,温馨如画的夕阳晚照又让我们体验到了人类最深刻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4.
近30年,伴随着新诗创作的繁荣,中国新诗理论与批评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技巧论诗学著作尤其引人注目.诗评家们从近30年的诗作出发,对新诗的基本范畴、基本技巧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引领新诗创作向健康的方向飞速发展.自然,在这些论著中,也存在着观念滞后、话语方式单一等不足.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我国情绪心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近 2 0年来我国情绪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及其主要研究课题 ,并在此基础上 ,展望了未来情绪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20余年来我国学者对美国移民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余年来我国学者在美国移民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美国对华人移民政策的演变及美国近代排华问题、移民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华人移民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移民与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等方面.但研究尚有不深入或未涉足之处,还有待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The commercially successful Disney animated television series Recess featured a bold and physically active tomboy character in a leading role. Ashley Spinelli (referred to only by her surname) vocally disdained all things feminine. Spinelli’s nemeses were a clique of snobbish, scheming girly-girls, all of whom were also named Ashley. This dynamic is significant when read against the Walt Disney Company’s overall investment in discourses of normative femininity. It is also historically contingent with the ways in which North American popular culture has used the tomboy to address various perceived societal needs, including healthy lifestyles, masculine dominance and childhood innocence. The Recess episode “First Name Ashley” displays an androcentric and gender-entitled representation of girlhood, predicated upon the understanding that normative femininity is synonymous with cruelty. The liberatory possibilities in this representation are thereby compromised by the representation of female agency as dependent upon maintaining distance from femininity.  相似文献   

18.
李白的五言古诗《长干行》是美国著名诗人埃兹拉.庞德英译中国古诗中颇负盛名的一首,被纳入美国诗歌经典系列。这首诗以女子自述的口吻,细致地抒写出女子不同阶段心理状态的变化。马丁和洛斯(Martin&Rose)的评价理论为我们分析原诗及译诗中对评价资源的不同实现方式及其原因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9.
《女神》和《星空》是郭沫若最早出版的两部新诗集,它们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审美特征。两部诗集审美特征迥然有别,但都给我们以较高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20.
中国饮食文化滋味说的传统 ,以及南北朝时期品评滋味的风气 ,对钟嵘《诗品》滋味说有很大影响。钟嵘从纠正文坛时弊出发 ,反对用典、声律的过分雕琢 ,提出自然之美 ,更进一步提出滋味说 ,即 :从清雅的自然之美 ,到吟咏情性的感伤之美 ,再到赋、比、兴、丹采、风力的调和使用 ,完整而全面地展示了其滋味说的美学理想。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滋味说是钟嵘《诗品》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